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媒体调查:“猪周期”有望成为历史?

媒体调查:“猪周期”有望成为历史?

作者:王晔君 王飞来源:北京商报时间:2014-03-13 09:55点击:

  每逢“两会”,“三农”问题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的价格。九三学社今年提出《关于推进生猪期货市场建设》的提案,建议推进生猪期货,稳定物价,保护养殖户利益,应对我国当前“猪周期”振幅加大、周期缩短局面。记者调查发现,在经过多年发展后,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已经迎来转型,规模化占比已接近50%,散户养殖明显减少,市场供应稳定性增加,生产周期、定价方式都已经发生较大变化,此前持续困扰消费者、养殖户的“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暴涨暴跌的“猪周期”有望成为历史。

  “猪周期”怪圈

  散户养殖模式埋下暴涨暴跌隐患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囤里有粮,圈里有猪,心中不慌。猪肉和粮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食品安全的两大基础产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

  猪肉价格变化周期一直是农业经济研究的重点。农业部生猪波动规律性研究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显示,从改革开放到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呈现波动中增长的态势,主要经历了六次明显的价格波动,主要标志是年环比增长超过10%.其中,个别年份价格的环比增长超过50%。研究还显示,从生产和价格波动的历史情况看,二者波动的平均周期为6年左右,上升期和下降期平均分别为3.5年和2.5年左右。

  然而2007年后,猪肉价格又先后经历了两次波动,“猪周期”表现为时间明显缩短,“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约3年一个周期,而且振幅加剧。尤其是2011年春节后,猪肉价格持续上扬,形成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第四次大波动,当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更是达到70%。这种周期性大幅波动,使猪农、消费者叫苦不迭,“赚一年、赔一年”,“价高伤民、价贱伤农”。

  张法庆经营着一家叫北京昊越养殖有限公司的生猪养殖公司,今年他在大兴的养殖基地养了将近有8000头毛猪,但他发现,越来越低的生猪收购价已经使企业亏损不断加大。张法庆称,自2011年猪肉价格大涨后,这三年基本就没有大涨过,去年7-8月时又一轮价格上涨,当时毛猪收购价格在7.9元左右,每头猪大概可以赚200元,可惜好景不长,11月中旬肉价就开始下跌,一直跌到现在不足6元/斤。

  张法庆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毛猪价格已经跌至5.6-5.8元/斤,现在猪料比为1:3.2,这就意味着生猪每长一斤肉就需要消耗3.2斤的饲料,按每斤饲料1.6元计算,光饲料成本就有5.1元,加上水费、电费、人工,每斤猪肉的成本在7元左右,现在的价格基本每斤亏损1元,卖一头猪要亏损200元左右,如果加上繁殖母猪(光吃料不长肉),每卖出去一头猪亏损达300元。

  散户养殖模式埋下暴涨暴跌隐患

  农业部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仅36%左右,年出栏万头以上的比重7.5%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室副主任李国祥指出,规模化养猪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稳定生猪市场。散养和小规模养猪往往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猪肉价格上涨时,养殖户蜂拥而上,下跌时,群起屠宰,使猪肉价格剧烈波动,规模化养殖可减少市场风险。二是规模化养猪保障了食品安全,对养猪生产实现全程监控,出了问题也可以追根溯源。

  除了养殖模式外,疫情、成本因素也是影响“猪周期”的重要因素。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认为:“猪疫情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疫情近年来逐年加重与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不无关系,导致疫情泛滥的可能性变大,成活率的降低,使得猪肉供应环节出现了不应该有的缺口,2011年猪肉价格暴涨除了供应不足外,疫情也是重要因素。”

  “猪肉价格的大涨大跌,对于养殖户和消费者也是不利的,猪肉价格大涨时,养殖户赚到了钱,但最终由消费者买单,而价格大跌时,消费者享受到了低肉价,但是养殖户要为亏损买单,市场的剧烈波动对于双方都有很大风险。”卓创生猪分析师姬光欣说。

  姬光欣进一步解释称,我国之前猪肉价格暴涨暴跌,频现周期性怪圈与此前散户养殖为主有关,散户生产非常具有盲目性,当猪肉价格上涨时,养殖户纷纷加大补栏数量,最终导致供大于求,价格出现大跌,当价格下降时,养殖户又竞相淘汰生猪,导致产量大减,为下一轮大涨又埋下隐患,如此陷入一个周期性的循环。

  对于“猪周期”产生的原因,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坦言,猪肉价格主要由成本、供给、需求这三个方面决定,从成本看,这些年虽然有所上涨,但是相对稳定,需求基本以一年为一个周期,因此决定此前每三年一个“猪周期”的还是供给。

  规模化养殖进展加快

  2011年猪肉价格大涨,被业内视为一个新传统周期的开始,整个生猪养殖行业开始补栏母猪。母猪是生猪行业的“产能”,母猪的数量决定着生猪出栏量。随着我国政府加大对生猪养殖的补贴,加上一些知名企业竞相进入生猪市场,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提高,导致生猪出栏量一年上一个台阶,供需情况变化使得“猪周期”也悄然发生改变。

  2011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38%,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此后,国家还出台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补贴》政策,对建设规模养殖场提供10万-80万元财政补贴。

  记者梳理发现,在2011年猪肉价格达到高峰后,肉价呈现出震荡下降趋势,但波动幅度明显放缓。卓创资讯监测显示,2012年初,全国批发市场猪肉均价还维持在25元/公斤的高位,此后价格不断下跌,6月猪肉价格跌破20元/公斤,2012年全年猪肉批发市场均价还维持在20元/公斤以上。进入2013年,猪肉价格继续下跌,但降幅收窄,受消费淡季影响,4月降至17元/公斤左右,此后价格出现小幅反弹,直到12月中旬涨至年内高点,突破22元/公斤,此后价格一直下跌,截至今年2月17日,全年猪肉批发市场均价已降至18.7元/公斤,降至近年来低点。总的来看,在2011年经过暴涨后,猪肉价格有涨有跌,但涨跌幅度基本控制在4元/公斤内,再也没有出现类似2007年、2011年价格基本翻倍上涨的情况。

  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又下发通知,决定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生猪、蔬菜生产用电执行农业用电价格,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用电,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冷库用电实现与工业用电同价。

责任编辑:陈宠霞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