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生猪价格“跌跌不休” 三大对策摆脱“猪周期”困局

生猪价格“跌跌不休” 三大对策摆脱“猪周期”困局

作者:佚名来源:吾谷网时间:2014-05-05 14:16点击:

  3、外国猪来势汹汹 国产猪腹背受敌?

  然而,为什么一方面行业内部分养猪从业者觉得发展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外国资本及其他行业资本认为养猪业是中国最后一片投资沃土,而大举进发呢?从双汇重金收购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并将向中国扩大出售瘦肉猪为代表,这次恐怕已不再是“狼来了”那么简单。

  做为世界第一猪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国产猪品种能占到5%已属不错,世界上排名前五位的猪育种公司无一属于中国,与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十分不相称。

  反思中国养殖业,在养猪行情好时,企业早期采用粗放式的管理也能达到40%以上利润,到后来的3年一个周期——一年挣钱、一年保本、一年亏钱,再到现在的下跌周期延长,每到行情周期下降的时候,种种情况总是表现得比较突出,成为焦点,也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身,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就存在着基础性硬伤,品种绝大部分要从国外引进,做为饲料的最重要部分——豆粕60%以上要从国外进口,而生产水平低是多少年来的个体养猪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表示,中国一头母猪平均每年只能提供15头~16头商品猪,而在美国一头母猪一年可以提供28头~30头商品猪,两者肉价如何比再加上疾病、行情、成本等三重影响,行业赢利水平已经比过去明显下降,养猪企业已经逐渐到了要比真本领的时候。

  近三四年来,中国养猪业正处在快速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生活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大产业结构引导调整,但在规模化的过程中,因为基础并不完备,也导致了规模化的脆弱性,如首先是人才储备的短缺,其次是政府过度补贴导致为数不少的投机性养猪,不为养猪只为圈地和补贴,并且因政府干预正常市场化的规模化进程,导致养猪企业的发展脆弱,养猪业形成实质上的非健康发展,该面对的问题没有面对,抗竞争能力弱。最后是正常的行情周期被打破,因为非正常的全市场化进程,欧美的行情周期一般是五年,在国内前几年是四年,而近几年就变为三年,与此有很大原因。

  中国的养猪业,自基础便面临着和国外养猪业的不平等竞争,这一点甚至比养禽业更加严重。

  4、三大对策 谁能成为猪周期的终结者?

  近年来生猪市场行情暴涨暴跌,单靠政府凭借计划手段稳定生猪价格很难奏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金融保险的作用,既可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价格参考信号和避险工具,又有利于建立生猪市场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促进生猪产业有序发展。以下列举了三种针对猪周期的应对方案。

  (1)生猪订单生产

  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波动。比如,“温氏养猪模式”就是一种较好的产业合作经营形式,由公司向合作养殖户统一供应苗猪、饲料、兽药、技术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养殖户不必理会市场价格行情的起伏变化,只管埋头养好猪。在盱眙、大丰、滨海等地,每户平均每栏400头,一年出栏1000头,每头平均利润130元~150元,抵扣各项成本,每户每年至少赚10万元。合作养猪还有一个好处,养殖户除了投资建造猪舍,其余诸如苗猪、饲料、兽药等全部先由公司提供,实行记账赊欠,待出售肥猪时一次性扣除,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

  (2)生猪价格指数保险

  所谓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以生猪为保险标的、以生猪价格指数为保险责任的一种保险。2013年5月,北京市正式启动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如果平均“猪粮比”低于6∶1,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给予养殖户赔偿。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能够为养殖户确立一个最低收益水平,使养殖户在生猪价格过低时,依然能维持一定的收入水平。目前,北京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金额为每头1200元,保险费率1%,每头保险费12元,并纳入了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各级财政累计补贴保费80%,生猪养殖户承担保费的20%.养殖户投保每头生猪实际只需承担2.4元。继北京之后,四川、辽宁大连等地也试行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这一做法是从政策层面帮助生猪养殖场(户)规避市场风险的有益探索,值得在全国生猪主产区推广。

  (3)生猪期货

  期货是发现价格、平抑价格波动的现代金融手段,专家建议适时推出生猪期货贸易。美国、德国和韩国已先后都推出了生猪期货,我国虽然2008年就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基本完成了生猪期货合约、规则制度的市场调研和设计等准备工作,但至今没能顺利推出。目前,国内大宗农产品生猪电子交易平台有苏州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等4家,这些平台上也有类似的合约进行报价及交易。要加强对生猪产业链中各类市场主体的期货知识培训,特别是鼓励屠宰、养殖大型企业参与大宗饲料原料期货市场和生猪电子交易,积极培育和发展生猪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建立完善、合理的投资者结构,为中国生猪期货的适时推出和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生猪期货出台,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就可以给市场带来更多的远期价格参考,这样养殖户不必盲目补栏,用市场手段调节市场,有利于加强竞争、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生猪产业整合,市场调节功能与政策调节机制结合,更有利于产业发展。

  5、他山之石 看国外如何调控“猪周期”

  美国:产业链稳定利益公平

  美国政府几乎不干预畜牧产业,生猪产业市场化程度很高,产品价格与肉产品质量稳定,虽然猪肉的消费量大,但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利益分配公平,产业专业化壁垒值高,各参与主体进入退出难度大,生猪产业链的运行总体上比较稳定。

  加拿大:生猪溯源体系助力

  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肉猪出口国,该国投资700万美元建设国家生猪溯源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追踪生猪的流通信息。

  巴西:养猪户与屠宰场结盟

  屠宰厂与养殖户结盟的一体化生产模式,占巴西养猪业的比重约为70%。屠宰场给养殖户提供母猪、饲料和技术指导,风险则由屠宰场通过产品多元化来化解。

  纵观本次猪肉下跌,不仅给养猪户和养殖企业带来了切实的利益上的冲击,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无疑是重大而深远的,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也绝非政府调控那么简单,更深层次的是养猪业的转型“阵痛”。不应再迷信所谓的“猪周期”,市场没有定律,不能像公式那样可以推演定论,唯有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挫折中寻找规律。或许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下一个“猪周期”上重蹈覆辙。

责任编辑:龚胡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