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国内首单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获赔 成防范涉农风险范例

国内首单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获赔 成防范涉农风险范例

作者:佚名来源:农民日报时间:2014-05-31 08:00点击:

  5月16日,北京顺义区的养殖大户曹学义拿到了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兑现的9.4万元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理赔款。过去一年他养猪赔了很多,这笔钱正好弥补部分亏损,也提振了他的信心。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曹学义签下了我国首款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保单。这种探索为我国生猪生产和消费价格波动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保险解决方案。

  近年来,北京市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建立起完整的涉农风险管理体系,为解决农业农村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进行了有益尝试。

  赔付410万元,探索调控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保险机制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近年来,我们对农业自然风险的防控和保障基本覆盖到位了,如今的难点在经济再生产方面,主要是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关键是防范市场风险。”北京市农委副主任李海平说,生猪养殖正是这样的一个产业。

  曹学义所在的大孙各庄镇顾家庄猪场是年出栏生猪1万头左右的专业化大型养殖场,占全市生猪出栏总量的1/300左右。他和其他143户规模养殖户一起,是首批“吃螃蟹”的保险户,他们签下的保单为41万头生猪提供5亿元的价格风险保障。

  这款政策性保险是以生猪价格指数为保险责任,对国家发改委每周公布一次的“猪粮比”加总后简单平均,与我国生猪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6∶1进行比对,当保险期内猪粮比低于6∶1时,就按照制定的赔付金额对照表予以赔偿。

  之所以称其为“政策性保险”,是针对每头生猪12元的保费,由市区(县)两级财政各投入40%,养殖户自担20%,即每头猪交2.4元。以曹学义为例,他只需为投保的9400头生猪交纳23040元,就能最高享受1000多万元的风险保障。

  曹学义说,从去年5月1日到今年4月30日的保险期内,生猪价格就像在坐“过山车”。

  这一年,生猪价格打破了原有的价格波动规律,一反常态地“跌跌”不休,养殖户亏损严重。经过计算,保险期内平均猪粮比为5.95∶1,低于盈亏平衡点,于是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对承保的144户养殖场按每头猪10元进行赔付,共计410万元。

  对每头猪10元赔付并不“解渴”的说法,李海平说,10元是计算标准和单位,养殖户并非每头猪出栏都亏损,但10块钱会算到所有猪上。从保险公司看,12元的保费赔付10元,算上成本,公司肯定亏损。养殖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损失,对于用政策手段熨平价格波动,提振养殖户信心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也是探索用保险机制对主要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的一种尝试。

  实际覆盖45%,政策性保险资金杠杆作用逐步发挥

  包括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在内的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从2007年建立以来,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作用逐步发挥,政策成效不断显现,保护了农民利益,提高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从数据上看,保险险种从12类增加到21类,金额从15.3亿元增加到142.9亿元,保费收入从0.6亿元增加到5.5亿元,赔款从0.3亿元增加到5.1亿元。这是在北京“大城市小农村”的现状和农业生产空间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实现的,保险业务覆盖到全市13个郊区县和首农集团等国有涉农企业,参保农户从4.4万户增加到18.2万户。

  据了解,北京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实际覆盖率已达45%。政策最大的受益人还是农民,截至去年,保险公司累计赔偿19.2亿元,农民累计获得641.5亿元的风险保障,相当于政府出资1元就能为农民买到了51元的风险保障,农民支付1元就能获得106元的保障,实际发生保险赔款的农民缴费1元便获得了3.24元的赔偿。

  李海平说,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集合政府灾后救济,扩展了农业支持范围,提高了救助效率,财政资金效能也得到更大发挥。更重要的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农户防范风险和参加保险的意识,有部分农户还主动尝试参加了商业保险。

  经过多年摸索,北京市逐渐形成了“灾前预防与灾后补偿相结合、保险机制与救济机制相结合、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涉农风险管理新模式。

  服务“三农”,在生产生活生态方面建起风险管理体系

  农业保险是生产性保险,首要任务是充实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和秋播大白菜价格保险基础上,北京针对农业主导产业继续研发价格保险品种。鼓励蛋鸡企业购买“鸡蛋期货”规避价格风险。逐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综合性、针对性的价格风险管理体系。

  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今年推出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升级版”,给出一年和半年两种期限的产品供农户选择。“目的是使生猪出栏周期、价格波动周期和保险期限三者更加匹配。”安华农业保险公司总裁张剑峰说,“虽然去年赔了钱,但我们对这款产品有信心,关键是养殖户真正需要它。”

  同时,北京还进一步完善市场结构,实现不同险种协调发展,确保从事不同种养业的农户“愿保即保”。强化区县责任,将保险机制从“自上而下”逐步调整为“上下结合”,发展区域特色险种,使成本保险在区县层面覆盖更广。强化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建立业务考核及区域市场退出机制。强化银保合作,继续推进保险质押贷款等业务。

  除政策性农业保险外,北京还大力推动涉农保险发展,探索通过保险技术将农民财产和农村生态的风险管理起来。大力推进农民住房及财产险工作,截至去年9月底,已有3个区县实现了全区统保,61个乡镇开办了房产保险,涵盖1104个村,涉及农户28.75万。生态公益林的保险试点也已经启动。

责任编辑:陈宠霞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