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防治生猪养殖污染从哪儿着力?

防治生猪养殖污染从哪儿着力?

作者:程金波来源:中国环境报时间:2014-07-21 09:34点击: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所引发的信访投诉案件逐年增加。为此,湖南省临湘市环保局针对本市的生猪养殖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随着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大部分地区的生猪养殖已经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这就导致生猪粪便及污水量集中排放,区域地段污染增大,使得养殖区下游及其周边的水体、土壤、空气等遭到严重污染。

  经调查,目前临湘市生猪养殖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选址不合理。建设地环境承载量过大,且往往是未批先建,形成既定事实,一些生猪养殖场甚至把规模猪场建在饮用水水源上游、集镇河流旁等地方。有些养殖场根本没有考虑污染治理,甚至没有配套的环保设施。

  二是建设不规范。一些养殖场的排污沟与雨水沟仍未分离,排污沟仍采用明沟建设,消毒时大量消毒水一起进入沼气池,对沼气池内的有用菌产生灭活效应,导致沼气池不能有效运行。

  三是治理不达标。据调查,绝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治理设施,有些虽然建了沼气池等治理设施,但其设计与养殖规模不配套,或者附属设施不完全配套,污水处理链不完整。还有一些沼气池存在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造成污染物处理不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治理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环境意识缺乏。从政府而言,虽然予以了重视,但程度不够。原有一些分散企业未得到合理规划或整合,现有一些企业随意选址建设甚至未批先建,治污设施运转不良或无法运转,对这些情况,一些政府部门无人问津。从企业来说,往往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不愿进行环保投入,缺乏社会责任感。

  资金投入乏力。生猪养殖行业严重存在治污资金不足的问题,大部分猪场污染治理都是要等跑到项目才配套实施,主动自筹的情况很少,投入也很少。

  监督管理缺位。为规范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国家虽然相继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但是,由于从选址建场到粪污处理的全过程中,涉及农牧、环保、工商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尚未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导致监管不力。

  专业技术缺失。一些生猪养殖企业主及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非专业人员,不仅环境意识不强,即使是重视环保,也力不从心。一些企业建了治理设施,但质量不高或配套不够,导致污染治理设施闲置。

  在深入思考临湘市生猪养殖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各地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环保养殖之路,必须从以下5方面着力:

  第一,抓组织领导,在全面落实治理责任上着力。各地要将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乡镇、市直有关部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制定具体的污染治理方案,落实配套措施,加强监督管理。要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生产及环境问题,切实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如果执行不力、监管失控,导致治理任务无法完成,出现严重污染的,要对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追究单位“一把手”的责任。

  第二,抓规划布局,在严格实行区域限制上着力。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划定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优化养殖区和鼓励养殖区。坚决杜绝在城乡居民主要水源地和重要河流上游、城乡居民生活区、风景旅游规划区以及具有特殊用途规划用地等禁止养殖的环境敏感区域新建生猪养殖场。对已建成并正在使用,特别是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生猪养殖场所,逐步采取关停、取缔或异地搬迁等方式处置到位。同时,建立由环保、农牧、发改、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组成的生猪养殖产业准入审批领导小组,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实施严格准入制度,规范审批程序,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申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做到生猪养殖粪便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和养殖场的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抓监督管理,在控制养殖污染源头上着力。环保部门要加大对生猪养殖行业现行治理模式的调查和监测,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于已建治污设施并正在运行的要加强指导,未运行或运行不良的要督促运行或帮助改善,对没有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的要限期整改,仍不能达标的依法予以关闭。由政府牵头组织环保、国土、农牧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监管工作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和污染治理考核机制,加大执法力度,规范企业行为,从源头遏制污染源的产生。

  第四,抓资金投入,在改善企业污染现状上着力。生猪养殖户要扎实开展污染治理工作,以有成效的工作主动争取国家级及市委、市政府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性补贴资金。要加强治污设施建设,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加大对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要加大治理奖励力度,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支持养殖户开展污染防治改造,对于采取积极有效治理措施的养殖户,给予适当奖励。要整合项目资金,解决突出问题。要整合水利、环保等项目资金,加强对污染山塘清淤、塘基加固等项目建设,着重解决安全饮水、农民生产生活等问题。

  第五,抓宣传教育,在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上着力。要进行政策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强化全民环境意识,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要进行科普教育,调动农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生猪养殖企业的环境知识培训,普及科学治污技术,推广运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大力宣传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法,畜牧科技推广人员要深入基层,加强培训指导,促进生态环保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龚胡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