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猪易原创 > 分析6月和9月猪价下跌的原因,总结后市:继续压栏还是适时出栏好?

分析6月和9月猪价下跌的原因,总结后市:继续压栏还是适时出栏好?

作者:王妍琪来源:猪e网原创时间:2016-10-12 14:42点击:

  截至目前,猪价从6月初的高点累计下跌已经超过4个月,累计下跌约4元/kg。其中,6月和9月下跌幅度最大,两者走势有一定相似性,却又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为何6月以来猪价跌跌不休,至9月利好不断,猪价却加速下跌,一举跌破养殖户的心理防线,恐慌性抛售再现,背后是否有一股力量在推动。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先说一下共同的原因:

  1)经济低迷,肉类替代品增加,高价抑制等原因,抑制了今年的猪肉消费量。

  2)进口肉大量增加,虽然在总量上不足以与国内猪肉消费总量进行抗衡,但在供需接近平衡时还是压制了国内生猪养殖的利润,给了食品企业以更多的压价空间。 

  3)今年的猪从总量上还是比往年少,再加上“千元”仔猪的无奈,因此,很多养殖户今年的猪都养的大了些,出栏均重高于历史同期水平,无形中也增加了猪肉供给。目前,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4)环保政策渐严,南方地区猪场拆迁愈演愈烈,造成局部地区的抛售行为。

  5)恐慌性抛售。我不抛,别人抛,看着心慌。

  分别说:

  6月:6月份的猪价暴跌验证了一句话,“猪周期”的风险存在于猪价最高的时期,因此,在价格逐渐接近“天花板”的时候,该出就出了吧,不要等待最高点。年后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大增,仔猪价格又一路飚升,绝大部分养殖户都提高了出栏重以盈利,二次充肥比例大幅增加,人为增加了供给。而6月份天气开始变热,牛猪生长速度变慢,饲料价格突涨,养殖户出栏需求开始增加,供应紧张的局面由此缓解,给猪价下调提供了基础。夏季又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加上进口猪肉数量大增,南方猪场拆迁局部地区抛售增加,养殖户对市场信心明显减弱,收购方趁机联手压价,导致猪价暴跌。

  经过6月份猪价大跌,养殖户集中抛售,生猪出栏体重开始明显下降,并逐步回归至正常出栏体重。

  经过6月份暴跌,屠宰企业在亏损了近半年后逐渐掌握了市场,拿回了主动权。

  9月:进入9月,正是猪肉消费需求逐渐回升的时候,生猪屠宰量开始回升,屠宰企业采购需求旺盛……但今年正好相反。据业内人士反映,今年“中秋”“国庆”屠宰企业屠宰量并没有增加太多,且“国庆”的屠宰量要少于“中秋”,在“国庆”之后,屠宰企业屠宰量又进一步下调,体现了消费的低迷。

  再加上前期养殖户压栏等待“双节”档期,供应开始在9月缓慢增加,屠宰企业抓住机会压价逼量,造成了恐慌情绪。6、7、8月屠宰企业屠宰量同环比大幅回升,也给9月份压价逼量提供了空间。此外,国际上的因素,美国生猪期货价格“雪崩”也增加了养殖端的恐慌情绪,此次抛售在10月上旬达到高峰,养殖户出栏头均重环比也下降了1公斤。

  此次抛售预计已接近尾声,大猪也出的差不多了,预计10月份大部分地区生猪价格不会再大幅度下跌,后市仍等待消费提振,不排除仍有反弹机会。再次提醒一下,如理性出栏,后市没有大涨大跌的基础,在下行周期压栏不利于后市。

  请养殖端理性对待猪价下跌,猪真的有那么多吗?只能说是在某一阶段内猪肉供应量增加了,这个供应应包括热鲜肉、冷鲜肉、进口肉、走私肉,甚至是“上市”的“病死猪肉”,等等,屠宰企业抓住压价的机会掌握了定价权,利用持续压价或大幅压价造成养殖户恐慌性抛售,养殖户抛售又给了屠宰企业以继续压价的空间,由此恶性循环,造成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或暴跌!老话常谈,建议养殖户有序出栏,合理博弈。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突破了自己,你就是最后的赢家!

责任编辑:王妍琪  

锐奇数据

热门讨论

头条推荐

全球市场报告 – 美国全球市场报告 – 美国
10月12日豆粕大豆早盘分析摘要10月12日豆粕大豆早盘分析摘要
猪价或还能重回9元 最重要的是头均盈利水猪价或还能重回9元 最重要的是头均盈利水
豆粕须警惕新一轮下跌豆粕须警惕新一轮下跌
汪洋:东北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场硬仗汪洋:东北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场硬仗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