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猪易原创 > 是谁?在拖中国养猪业的后腿!
作者:流星来源:猪e网原创时间:2017-04-19 18:07点击:次
现在只要一提到进口猪肉就会引发猪友们的激烈讨论。既然国内生猪养殖那么多!为什么还要从国外进口那么多数量的猪肉?为什么国外生猪价格如此低廉?今天咱们就来讨论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 国内母猪生产效益不高。就拿MSY来说,目前平均水平不到17头,虽说国内有产仔数量多、耐粗饲、泌乳力强的太湖等猪种,但由于生长速度较慢、瘦肉率较低等使得消费受到限制,而料肉比较杜长大等的品种高;而从进口的长白、大白、杜洛克以及皮特兰等生猪品种来说,虽说生产性能较好,但是也比不上本国留存的种猪,再加上长距离的运输及环境改变使得猪产能没有故土的好,特别是皮特兰等品种应激较大,效果也很难达到国外的水平。 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仍偏低。当从中国生猪养殖规模来看,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占比在2016年初仅为44%,并且大部分地区的猪场还是人口比较集中,而猪友们比较喜欢议论的美国地区,养猪比较多的地区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广人稀,防疫等成本能降低,再加上屠宰场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高,平均的成本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生猪的防疫有保障,加上先天性地广人稀远离病源,自然让中国的猪场望尘莫及。 母猪管理未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从母猪料来说,现在还没有说某家的母猪料做的特别好的,也没有后备母猪料、妊娠母猪料、哺乳母猪料等的明星产品;加上猪舍的温度、湿度及养殖密度等只有较少的养殖场达到了严格的控制,这些因素的累加,母猪的产能必然受到影响。虽然大部分猪友都说只要母猪养好了,猪场的保育猪、育肥猪等的就没太大的问题,但对于养殖以盈利为先的考虑,既然最后的生猪售价自己掌握不了,那就只有从降低成本来考虑,所以养好母猪的行动也没有严格执行下来。 饲料成本等投入较欧美等国家高。虽说2016年以来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价格降低了不少,豆粕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价,但由于玉米产销地区分布不均,部分销区运输成本不少,玉米价格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从饲料豆粕来说,虽说从前几年的四千多元一吨下降至近一年以来的三千多元一吨,但由于基本从美国、巴西及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豆压榨后得到豆粕用于饲料生产,每次卖方都会根据各种手段进行炒作提价,最后仍是猪友们买单。而欧美等国家就不大相同,除了地广人稀之外,猪场规模化程度较高,并且进行集约化管理,成本投入明显降低了。 最后除了近年来当地政府部门对生猪养殖这块的排污有过多干预外,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就是中国养猪行业跟风较为严重,并且好多中小规模的猪场老板不仅养猪,还从事其他行业,还没有达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多种行业同时经营始终精力有限,没有达到精细化管理,自然生产效率也受到影响。上月走访山东猪场时,一位60岁左右的猪友告知他的母猪每胎能提供至少8头肥猪。那些MSY没达到16的猪友究竟是干了什么?如此拖中国养猪业的后腿!
责任编辑:刘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