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猪易原创 > 环保问题有“软肋、硬伤”,家庭农场未来也“身不由己”?!!!

环保问题有“软肋、硬伤”,家庭农场未来也“身不由己”?!!!

作者:刘吉霏来源:猪e网原创时间:2017-05-23 11:39点击:

中国养猪业在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由“小、散、乱”到“规模化、集约化”,逐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在转型发展中,我们也遇到了诸多问题。针对当下,中国猪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中国猪业未来发展趋势,在第十五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召开之际,猪易传媒对四川省畜科院研究员、猪营养专家-畜科华神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游启雄进行了专访。我们来看,针对中国猪业发展,大咖有何独到的见解。

1.png

南北差异客观存在,家庭农场身不由己?!

当下中国猪业规模化进程逐步加快,面对当下规模化猪场、家庭农场、小型散养户“三足鼎立”的格局,您如何看?有人说,家庭农场是中国猪业的未来,对此您有何看法?

首先,如果回到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养猪业的发展史来讲,规模化猪场、家庭农场、小散户“三足鼎立”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按照养猪业现在的发展趋势而言,小散户在“三足鼎立”局势里面已经不能算作“一极”,因为散户退市的速度要远远高于我们之前的预期。

再看规模猪场和家庭农场的问题。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到现在,养猪业与各行各业的变革速度的同步性越来越强,人才、理念、资本正在成为养猪业发展最核心最活跃的驱动要素,所以说,未来规模猪场一定会成为权重越来越重要的“一极”。所以,对于家庭农场而言,未来决定其是否成功的不只是家庭农场本身,而是取决于未来我们是要单独的以家庭农场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温氏、牧原等龙头企业自身战略带动模式有相当的关联?这些巨头愿不愿意整合资源,带动家庭农场的发展,怎么带动家庭农场发展?也就是说,家庭农场的未来之路相当一部分不完全由其自身来决定,而更可能是由行业主导的养猪集团公司来决定。

有人指出,中国猪业南北差异较为显著,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养殖理念、养殖技术等诸多方面,您如何看待这种所谓的“南北差异”?随着大企业纷纷在北方养殖区域的发力,这种局面是否会得以改变?

中国猪业南北的差异来源于几个方面。首先,我认为这种差异来自于你对养猪业的认知,也就是养猪理念以及对未来的看法、远见。第二,跟经营意识和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在经济社会,我们永远追求低投入、高产出,总体而言,南方地区企业都是相当有经济头脑的,而且相对而言资本比较宽裕,信息传递相对丰满。第三个方面就是,中国养猪业在过去由于南北气候的问题,使得北方养殖环境跟南方相比有所差距,简单来讲,同样的养殖环境需求,北方猪场硬件设施或许成本更高,因为北方秋冬季节的气候等问题需要更多的资金、技术等去解决。这只是基本的三方面,当然还可能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因素。

基于以上三方面,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养猪业的“南北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随着整个行业养猪投资主体的变化(过去养殖巨头在南方地区大力投资,现由于环保问题出现了“西移北进”趋势),其规模被挤压、被淘汰出去以后,中国猪业将发生巨变——

1、未来,充发挥好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的地域资源优势,养猪业在北方必将全面发力!

2、养猪业饲料原料投入是个大问题,而北方地区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产区,原料成本(玉米)差价大概在150-300元/吨,这样来算的话,每头猪在玉米原料方面的投入,北方相较于南方就会节约45元左右的成本,所以在饲料原料成本上,北方是具有很大优势的。另外,西南地区虽然几乎没有原料成本优势,但是西南川渝地区在猪肉消费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热鲜肉在西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所以西南地区也是未来中国养猪的的一大优势区域。

综上所述,大企业、行业龙头拥有了资本、规模、人才和技术管理优势,但是被地域环境问题所限制,那么,在北方,养猪企业拥有了人才、拥有了技术、拥有了规模和资金,养猪业也一样能够做起来,发展的很好。所以,在未来中国养猪业的差异化会越来越小,每个公司都会发挥自己的特长,打造区域优势,最终将养猪事业做大做强!

未来发展需长远战略,环保问题有“软肋、硬伤”

2.png

随着中国养猪业规模化进程加快,大企业不断开疆拓土,抢占市场,在此背景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未来的发展之路在哪里?

以畜牧产业链为例,温氏无疑在养猪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就产业链的角度来讲,他一定是最强的,但不一定是最完善的!这个不完善或则不全面就是机会,所以我认为,行业上下游企业以及所有的相关个体,在行业新的发展大趋势下,我认为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大家也都是刚刚开始。行业到今天为止,所有的企业机会都是非常巨大的,也就是说对所有企业也都是十分公平的。大企业可以做规模,中小企业也存在着很好的机会,走出差异化路线是谋求更好发展何尝不可。大企业要规模,但中小企业要不了,可以选择有差异化能获得更大溢价的点或则链来做呀,只要能在差异化上获得市场认可也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积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大企业“迈半步”,中小企业就要“迈一步”!就像身上有很多东西,你是不是已经很重很大了?但是你想要飞起来的时候,就要背负更大的重量,所以,大企业游大企业的舞台,小企业有小企业的春天!

世界对于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您怎样洞察机会、创造机会、抓住机会、转化机会,让机会成为企业永续发展的生命力!让我们每个企业为行业、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大到不可战胜,也没有一个企业小到没有机会,问题在于我们的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向以及长远的战略感知力!

在国家环保政策的高压之下,“禁养、限养”让养猪人十分难受。发展生态、环保养猪业成为了全行业共同的诉求,您认为解决中国猪业环保问题,痛点和难点在哪里?

当下中国养猪业环保的痛点问题主要体现在成熟的、针对性的、标准化的环保技术和模式以及资本制约。第一:环保投入很大,资本需求让众多养猪业主有心无力。第二:过去,国内养猪业是粗放式的管理和发展,没有注重环保问题的解决,但是现在的“环保高压”,打了中国养猪人和养猪企业一个“措手不及”。另外,在行业内有不少企业还抱有侥幸心理,想要在环保问题的解决上蒙混过关。这种心理,站在企业的角度可以理解,但是,站在行业以及国家的角度是不可理解的!第三,中国养猪业的环保板块,在技术上来讲,当下还没有一个真正完全非常成熟的、完全标准化的、权威性的、针对性的养猪环保问题解决方案和模式标准。

所以,中国养猪业环保问题的解决,既有“硬伤”,也有“软肋”。硬伤就是没有一个典型性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资源不足以承载环境压力。“软肋”则是资本的问题、技术的问题、前瞻性理念等多方面问题。

举例说明,温氏接近20年飞速的发展,整合了“公司+农户”很多优质的资源,帮助了很多养殖户创业、致富,自己也获到了很丰厚的回报。但是,温氏走到今天,是具有危机感的!为什么呢?因为其公司本身的环保问题虽解决的很好,但是与其合作的农户受限于当初社会起点低、思想意识及其他方面的原因,面临着十分巨大的环保压力,潜在的危机不言而喻。所以,温氏要想在养猪领域取得更好地发展,除了“自扫门前雪”以外,应该还要帮助其合作养户在环保问题的解决上进行快速的提升和转换。如若不然,当某天国家一刀切硬政策出台,温氏的猪还会有那么多的容身之所么?!

其二,虽然现在“一刀切”还没有到来,什么时候来,我们都不知道,但相信这一天迟早会来。温氏都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业内诸多企业还是纷纷效仿温氏“公司+农户”的模式?从短期战术来讲,这种效仿是值得认同的,但是如果从长远战略发展来看,如果仅仅是为了抢规模而抢规模争抢“公司+农户”农户资源,那么这方面的环保问题或许与10年前没有什么区别,存在巨大的潜在隐患!所以这本身就是一大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看问题,针对当下问题的解决,是对行业智慧的考验,如何突破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长远规划。

食品安全需功力,猪病防控需高度!

4.png

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面的市场上层出不穷的“生态肉”、“无抗肉”、“品牌肉”等产品,我们该何去何从?有言论说——所谓高端猪肉,成本并没有都是想象那么高,实则是对消费者的道德绑架,对于此观点,你有何看法?

一块有差异化的猪肉,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块简简单单的猪肉,而是赋予了其更多的商品属性。就像我们的苹果手机、电脑等,再联系到品牌肉上来,它首先是商品,商品我们要看它的价值而不是价格,如果我们单单以成本作为其定价标准的话,我认为是不太理性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因为一款商品的价格并不是由其成本来决定,而是由其背后的技术、特点、差异化表现和价值塑造等带来的价值表现出来的,所以这方面不存在道德绑架的问题。作为一款“无抗肉”、“生态肉”,恰恰就是做出了这种差异化,所以他的价值肯定会大于普通的原料肉,价值决定价格,本身就是一个基本的经济规律。简言之,要生产“品牌肉”或许不难,但是要将其做成品牌,并且生产、销售最终让特定消费群体认可他,这不是由简单的技术、饲养管理能够解决的,这靠的是运营和策划,是要将其商品属性进行深度挖掘塑造的,这个成本及智慧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简单举例,为什么豪车在国内比欧美贵上好多,但国人依旧趋之若鹜?这就是我们的人性——想在别人面前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传递这种印象!所以这块肉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有智慧的人,对消费群体进行深入了解、消费心理揣摩等,这需要很深的功力。

希望更多的人都能站出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具有高度安全性、可口性、可追溯性的猪肉产品,精准定位我们的消费群体。品牌肉是一个新兴的产物,几乎所有企业也都是在路上,现在还是星星之火,当有一天我们的所有企业的猪肉都形成了的品牌肉时,也就没有品牌可言了,就真正的回归到了健康的食品、健康的民族、健康的国家层面!

作为一名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高管,您如何看待当下中国养猪业疫病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该如何进行高效疫病防控来保障养殖效益?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相较于国外养猪业发达国家是更加复杂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1、国内现在拥有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品种、品系的猪,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猪种博物馆”,这么多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猪,也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猪病博物馆”。因为有猪进来,就一定会有病进来。也就是说,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就是世界疫病在国内生根的三十年。

2、中国养猪业近几十年来,养殖理念、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与猪业发展速度不匹配等也对猪的健康状况带来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3、猪病的产生,与业内兽药企业、动保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有着紧密联系。例如业内争议较大的“药物保健”,猪没有病去搞“保健”?一头健康的猪怎么会每天去吃抗生素呢?有抗生素存在就一定会有耐药性!另外,很多兽药动保企业字切入我们行业之时,更多的是以商业目的为首选动机,其次才是以行业健康发展和价值传递为动机,导致过渡营销后遗症,这种本末倒置,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4、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原料,以玉米为例,这些个霉变玉米到哪里去了?除了食品以外,更多的是到了猪的肚子里面去了,饲料中抗生素添加、霉菌毒素、矿物元素里面的重金属等,我们算不算天天在给猪“投毒”,我们还想要猪群健康,这可能吗?所以,抗生素、霉菌毒素、重金属等诸多营养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由其是抗生素的使用上,我们要清楚——抗生素只是一个应急用品,用来治疗疾病的,是“救火队员”,而不是一个保驾护航的产品。

大家都在谈养重于防、防重于治,但我个人认为养猪首先应该站在一个跨学科、系统性的高度思考,因为它涉及到基建、设施设备、品种、营养、生物安全、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等。所以,我更看好大型集团公司在养猪业逐步完善的整体的系统运营前景。

我作为一个刚刚涉足动保行业的新人,有幸加盟四川畜科华神这家高科技生物制品企业,也是基于看好这家企业具有独特解决力的高科技专利技术产品给行业带来的四两拨千斤的巨大价值。作为养猪产业链上的一员,我想呼吁动保行业同仁——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着力于企业的价值取向和长远发展,更多的需要我们跳出企业的范畴与局限,站在行业、民族、国家的角度去思考去审视养猪业,这必将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大好事!希望我们全行业能共同努力,养好健康猪,生产健康肉,为行业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价值!

责任编辑:刘吉霏  

锐奇数据

热门讨论

热门猪病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