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期价出现了剧烈波动,从7月18日冲高回落以来,各主力合约均出现了连续的调整。C601合约反应最为强烈,截止到26日,其下跌幅度超过4%,与“五?一”长假后的走势相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次下跌的技术点位、现货市场氛围,乃至外盘运行节奏均不尽相同。
一、出口进度需要恢复
1―6月份我国玉米出口49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03%,绝对增加量330万吨,增长幅度惊人,但这也为后期玉米出口带来了不利。
首先从进出口配额看,按目前的出口速度,国家今年首批出口配额500万吨在7月前就会全部耗尽。市场人士普遍预计目前已经签单但还未起运的数量在70万―80万吨之间,按常规计算,也就是1个月的出口量。市场担心如果国家不发放新的出口配额,则很可能引起出口的短暂停顿。从7月的装船数据看,截止到25日,装船量仅为368000吨,已经明显降低。
而从上半年的走势分析,支撑玉米价格走强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国家对出口补贴的调整激发了出口商的积极性。如果下半年出口进度不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就意味着会把更大的压力转移到对内需的依赖上,对此投资者要高度注意。
二、国内需求需要放大
总体而言,国内玉米需求在上半年一直保持较平缓的波动,以中转地大连为例,现货报价在整个第二季度都维持在1200元/吨的均衡水平。进入7月份以来,受到饲料消费的季节性旺季影响,对玉米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部分销区在遭受前期的洪涝灾害后,补库要求也较为积极。在销区需求增加和前期出口量放大的共同作用下,现货价格出现稳步上行的态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内需的支撑力度还需要加大。笔者提醒投资者注意大连玉米的仓单数量,在过去4周内仓单数增加了近两万张,目前仓单数为31770,折合实盘317700。特别是在7月玉米合约巨量交割后,仓单数量不减反增,这表明:一、机构在接盘后无法回避现货市场上销售价的较大落差,只能寻求在期货上转抛;二、9月合约连续大量减仓,与7月合约始终稳定的持仓规模形成反差,表明机构继续承接实盘压力的信心不足;三、持续增加的仓单与库存不足的市场传言形成矛盾。
三、其他相关因素
汇率:人民币升值后,表面显示为利空,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外盘采购报价明显偏低,国内出口商即使获得出口退税补贴,获得的利润也极其有限,这实际已经削弱了出口商的兴趣;二、就价格本身的波动看,其重心依就在国内需求上。按照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预计,中国玉米出口进度已经接近全年目标500万吨。
笔者认为,后期中国玉米出口若保持平稳甚至略有停滞也是正常的。要判断汇率调整对出口的影响,就需要观察第二批出口配额发放后的签单速度和总量。笔者认为,尽管升值压制了采购价格,但出口商仍能通过运费的下降找平,且价格波动的重心集中在内贸上,期价对汇率调整的反应还不能做简单的算术权重计算。
疫情:近来四川部分地区出现猪―人链球菌感染疫情。截止到26日,累计感染117人,死亡21人。经国家、四川省联合专家组调查检测,疾病病因已初步查明:患者均有私自宰杀、感染猪链球菌II型病死猪的历史,病因初步确认为猪链球菌II型感染。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猪链球菌病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
与禽流感快速而且广泛的传播不同,该病的传播途径相对有限,也利于采取预防性治疗和采取免疫、消毒等综合措施进行控制和扑灭。而且自该病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被首次鉴定出来后,法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国都出现过感染病例,我国江苏省也曾爆发该病。
回顾“五?一”节后的口蹄疫疫情,当时主力合约C511下行空间为1315―1255。而本次主力合约C511下行空间1310―1265,C601下行空间1315―1255,基本与前期相符。四川本地玉米现货价格则下跌20元/吨,为1320―1330元/吨。但就两次疫情看,本次猪―人链球菌感染疫情不论是发病地区分布广度、传染途径都受到明确的约束,注定影响不会持久。根据最新报道,生猪死亡态势已经得到控制,没有继续增加。笔者认为,期价对疫情的反应基本到位
四、结论
接连遭遇利空压制的玉米在后期需要在外内需求两个方面得到提振才能回到继续振荡向上的趋势当中。
当前位置 :
玉米后市回暖仍需等待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6-10
点击:
0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