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养猪新闻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政策普及:农业补贴政策变化大
作者:佚名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时间:2015-07-08 09:32点击:次
“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支持地力保护农资综合补贴的20%+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三项补贴”增量资金: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农民问:今年的补贴还有没有? “这都到7月份了,补贴还没发,难道真取消了?”7月2日,本报编辑部接到唐河县黑龙镇一名农村妇女的电话,她的语气有点质问的色彩。她说,她家种了十三四亩地,往年的农业补贴到三四月份都发到手里了,今年的到现在还没有信儿,村里的人都有点着急。 像这样的电话,本报编辑部最近接到很多,还有不少农民朋友在网上发牢骚。伴随种种质疑声音的,是各种猜测:有的说今年的农业补贴没有了,有的说补贴到粮食价格里了,等等,甚至有人煽动不良情绪。看来,农民等补贴等得不耐烦了。 本报从一开始就捕捉到农民的声音,分别于5月26日、6月23日在《惠农政策》版面对有关政策变化和我省相关工作进行报道,今天再次对有关政策变化进行解读,并说明一下我省相关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希望农民朋友更多关注本报和中原三农网的报道,及时了解更多政策动向。 别信谣,补贴没取消 今年的补贴没有取消,这一点很明确,请农民朋友不传谣、不信谣,耐心等待。 就今年补贴政策调整问题,记者持续与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保持着联系,根据最新消息,我省的实施方案草案已经初步制订,相关部门正在协调,待报省政府审定后即可立即实施。补贴资金已经拨付到位。 由于今年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这三项政策要优化调整,里面有许多实施细节问题需要事先考虑到,相关部门需要协调好,所以,不但我省,其他很多省份的补贴到现在都没有发放,这种情况在政策调整期很正常。 其实,这项政策调整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就体现出来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选择部分地方开展改革试点,提高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同时提出,要保持农业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 为贯彻这一改革精神,财政部、农业部在5月份联合出台了《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选择安徽、山东、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个省开展改革试点,在明年全国铺开。我省今年虽然不是这项改革的试点省,但我省准备先行一步,在今年就开展相关改革。 政策方向一:“三合一”保护地力 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要把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成“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怎么“三合一”呢?就是把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合并成“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为什么要这样改呢?这就要说到WTO的要求了。 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农产品的“黄箱”补贴不得超过产值的8.5%,据测算,我国已经逼近这条“黄线”,所以必须进行政策调整,把“黄箱”补贴改成“绿箱”补贴。 所谓“黄箱”补贴,简单说,就是与价格支持、现期农产品产量和面积挂钩的直接补贴对贸易有较大扭曲作用的补贴,是WTO农业协议规定不禁止但必须承诺逐渐消减的补贴类型。所谓“绿箱”补贴,是指没有贸易扭曲作用,或者扭曲作用非常小的国内支持措施,包括一般服务、与生产不直接挂钩的收入支持、环保等方面的补贴,WTO对这类补贴没有限制。 原来的“三项补贴”直接与面积和价格挂钩,而且持续增加。今年,中央财政预拨的种粮直补资金为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为1071亿元。近几年,财政部每年安排的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稳定在200亿元以上。这样“撒胡椒面”的做法,一方面不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效能不明显,另一方面也逼近“黄线”,有必要进行调整完善。 “三合一”后有什么变化呢? 合并后,这部分农业补贴的政策目标调整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仍然是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的农民,补贴方式仍然是现金直接发放,但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 那些已经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不再给予补贴。 政策方向二: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新野县樊集乡冀湾村村民张先生两口长年在外做生意,家里的耕地流转给了村里的种地大户,按照约定,大户每亩地每年给张先生近千元,地上的各种补贴仍归张先生所有。像张先生这样自己不种地而得到农业补贴的情况,目前在农村比较普遍。对这种情况,农民普遍反映说,要说补贴是仨核桃俩枣,平时看不到眼里,但时间长了,流转的耕地多了,补贴的钱总是给原来的承包户,叫谁心里也觉得不平衡。 从2002年开始,我国陆续建立起了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这四项补贴体系。虽然政策要求粮食直接补贴发放给种粮的农民,良种补贴按实际种植面积补贴,但在实际操作中,“三项补贴”多是按照原先的计税土地面积发放给承包户,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得到补贴。这样一来,承包户种不种地、种不种粮都能拿到钱,“三项补贴”实际上变成了对农民的收入补贴,补贴政策的针对性很差、效能低下,对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大大降低。 所以,这次要对之前的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方向是支持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具体做法是:从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中提出20%的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的适度规模经营。 这意味着:对承包农户的补贴总量上会减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会减弱;已经不种地的农民有可能在享受补贴上遇到更多的政策障碍。 由此看来,今后,农业补贴的新常态很可能是:谁种地谁拿补贴,地种得越好越多拿的越多。 如何支持适度规模经营? 根据这次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精神,今后,补贴资金主要用于这三个方面:一是重点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二是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贷款进行贴息,三是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给予直接现金补贴,包括对其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等方面进行奖补。 政策名词 WTO 即世界贸易组织,英语全称是WorldTradeOr-ganization。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有“经济联合国”之称。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加入。 “黄箱”政策 “黄箱”政策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包括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的补贴等。这些措施对农产 品贸易产生扭曲,成员方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价格支持;(2)营销贷款;(3)种植面积补贴;(4)牲畜数量补贴;(5)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6)某些有补贴的贷款计划。 协议要求各成员用综合支持量来计算其措施的货币价值,并以此为尺度,逐步予以削减。综合支持量必须涵盖1986~1988年平均水平,并从1995年开始,在6年内发达国家成员逐步削减20%,发展中国家成员10年内削减13%,最不发达国家不需要削减。 “绿箱”政策 “绿箱”政策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 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这些措施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不会产生或仅有微小的扭曲影响,成员方无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政府一般性服务,如研究、病虫害防治、培训、推广与咨询服务、检验、市场促销、基础设施服务等;(2)由于粮食安全原因的公共存储所需费用;(3)与生产不挂钩的直接收入支持;(4)国内粮食援助;(5)农业结构调整援助,如生产者退休计划,资源休作项目及投资援助;(6)作物保险与收入安全计划;(7)自然灾害救济;(8)环境或储备计划;(9)区域援助计划下的直接支付。 “绿箱”政策不在削减范围。
责任编辑:宋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