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热闻 > 产业观察 > 热点人物 > “教官”改行当“猪倌”

“教官”改行当“猪倌”

作者:康大夫来源:东方圣城网时间:2012-08-02 09:19点击:

  
核心提示:张玉龙放弃军人职业学校教官身份,回乡创业养野猪,做“猪官”。

  又是一个炎热的“桑拿天”。在位于泗水县青龙山脚下的天福生态野猪养殖基地,记者见到曾在军旅13年而今当上“猪倌”的张玉龙时,他正举着一根前边扎着彩色塑料袋的“教杆”,对野猪进行“集训”。在偌大的野猪活动训练场上,张玉龙威风凛凛地将手中的“教杆”一挥,二三百头野猪箭一般从场北冲向场南。他再一挥“教杆”,野猪又从场南冲向场北。

  “这种集训大约每次半个小时,每周三至四次。”张玉龙看到我们对野猪训练感兴趣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高强度训练,不仅可以保持野猪的野性,还能预防猪的疾病,提高肉的品质。我这里养殖的野猪只所以不愁销路,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对这种训练。通过对野猪的‘集训’,野猪几乎不生病,不用药,绝对纯生态。”

  在张玉龙养殖场里,长鬃獠牙的野猪,一群群地吃饱后悠闲散步。那一窝刚刚出生不久的小猪,身上披满花纹,淘气地跟在母猪后边玩耍着。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陆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土壤、水、空气、猪肉等项目检测报告”等,以及“青料+精料+运动”的“松树岭”特种野猪养殖理念等图板。谈起他建设生态野猪养殖基地的创业经历,不善言谈的张玉龙话多了起来。

  今年42岁的张玉龙是泉林镇三合村人,1990年12月入伍,1994年10月复员后,被天津市东丽区第二预备军人职业学校聘为教官。2008年6月,他偶然看到中央电视台农科频道播报养野猪致富的新闻,便萌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在考察创业项目的过程中,他先后到苍山、蒙阴、潍坊等地找野猪养殖户实地考察,发现养野猪虽有一定风险,但如果与大酒店和超市等对接好,搞订单养殖风险大大降低。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他的天福生态野猪养殖场开工建设了。他建设的野猪养殖场与一般养猪场并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多出了一个占地4亩多的野猪训练场。“我基本上没走弯路,这说明野猪的确好养。”张玉龙脸上露出了自豪:“第一头野猪是我从苍山花了一万块钱买回来的,后来下了七个小仔。随后,为保持野猪品种的纯度,又分别从潍坊、内蒙等地购进了几批野猪。”据张玉龙介绍,喂养野猪与喂养家猪不同之处,在于野猪不仅抗病能力强,还很好喂,不挑食。野猪的饲料主要以地瓜秧、花生秧、玉米秸等草粉为主,适当添加玉米、麸皮、豆萡等精料。平均每头育肥猪每天成本3元钱,一般情况下,180天长到到100公斤左右出栏。目前,存栏公猪和母猪120头,育肥猪控制在300头的规模,年产值可达300万元。张玉龙跟度假村、特色餐馆都签订了供销合同并保证供应。

  张玉龙成功了,但他想的不光是自己,还有左右乡邻们。对到养殖基地参观学习的群众,张玉龙总是热情接待,并手把手传授技术,对有养野猪创业意向的村民,张玉龙让他们可以先把小野猪抱回家,随后再付钱。对于育成的野猪,只要质量保证,可以回收后贴他的牌子销售。现在他已扶持帮助8位乡亲养起了野猪,走上了致富路。

  问起他养野猪的发展前景,张玉龙满怀憧憬地告诉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野猪养殖的规模扩张非常重要,就在前几天,有济南、青岛客户要与他签订供销野猪合同,因能力所限,只好婉言拒绝。下一步,他将注册野猪商标,成立泗水县天福特种野猪养殖合作社,走“合作社+农户+品牌”的经营模式,同时探索“带猪入股”、“托管养殖”等投融资模式,和泗水周边的农业生态游、农家乐紧密结合起来,开展“观野猪、吃野菜、住农家”等旅游项目,把这一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记者感言:全民创业吹响我市经济跨越发展的集结号。创业该如何创?路子怎样选,不当教官当猪倌的张玉龙和他的成功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养野猪在我市养殖业发展中算的上是一个新兴产业,而张玉龙作为“率先吃螃蟹的人”,获得了成功。转变观念、选准路子、放下架子是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愿我们的全民创业队伍里涌现出更多像张玉龙一样敢于创业、做大实业的实干家。

责任编辑:  

猪易数据

热门讨论

热门猪病

产品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