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行业会讯 > 会议报道 > 黄路生:中国优质高产种猪培育的自主创新之路

黄路生:中国优质高产种猪培育的自主创新之路

作者:黄路生来源:猪e网时间:2012-10-29 14:05点击: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博士

  在生猪养殖面临巨大市场挑战时,国家种猪领军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自主创新,实现种猪自主培育?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国生猪去年产量6.67亿头,按照正邦去年200万头的出栏量,需要300多个正邦才能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可见,中国生猪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我们的生产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生产水平要不断提高。

  目前,我们的种猪还需要从国外引进,我们自己还谈不上创新,更谈不上超越。我们从国外引进种猪,再进行培训,达到的效果只能是跟进了国外的发展水平,但这将导致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

  国际育种公司不断对中国市场进行扩展,国家有市场,行业有需求,对于我们的大型的、民族的企业来讲,要及时抢占市场先机。企业是种猪创新的主体,也是主要受益者。面临市场大发展、种猪大机遇,企业要抓住关键问题,实现自主创新。

  首先,企业的认识、政策和规划是能不能实现种猪培育的核心问题。在市场有很大需求时,有很多做法,如直接从国外引进种猪,这可能不需要花太多的技术人员,但这种做法到一定发展阶段时将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育种问题是既是长期的也是短期的,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

  其次,育种群体的规模和水平也有重要影响。育种群体的大与小是两回事,例如,在500头中选1头最好的与在50万头中选100头最好的,效果完全不同。50万头中排名第一千的甚至会比500头中排名第一的好很多,可见,育种群体的规模将在很大程度决定育种水平的高低。当然,育种群体本身的基因也是因素之一。

  技术包括已有的技术和现在研发的,已有的常规育种是基本的,现在研发的创新性技术是飞越。二者要有机结合。例如,我们的育种目标是多生、少死、快长、优质、低耗。当前,国际上多生、快长问题已经解决得比较好,我们可以引进他们的技术;其他如时间消耗、肉质、抗病等问题仍是国际同行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我们种猪企业的发展机遇,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解决。

  基于此,实现我国的种猪培育,常规的事情要做好,要做得真实、准确;现代的技术要布局和推动,我们的种猪领军企业有基础、有条件也有责任做好。在常规育种方面,尽管中国的养猪历史最长,资源最多,但我们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希望在新一代育种技术出现,在企业大发展大变革时,推动中国种猪育种新的发展。

责任编辑:陈宠霞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