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闻 > 猪市行情 > 行情点评 > 养猪业会“生于小散,易主规模”吗?
作者:佚名来源:猪e网时间:2015-04-21 11:23点击:次
生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养猪,从小散时代开始,持续 了几千的小散养猪时代到 了21世纪,难道将要结束? 小散退出的声音此起彼伏 2014是深度亏损的一年,2015是生猪调整结构的一年,是环保的一年,在行情和环保的压力下。不少养猪人退出养猪业,不信你看这些新闻:浙江嘉兴8万农户退出“养猪圈”、浙江省临海市累计关停禽畜 其中2014年湖南监测的1431个散养小区42863户农户的生猪散养户为10124户,比2013年减少1156户,下降10.2%;比2012年比减少1794户,下降15.1%。 除了官方数据外,据网站做的有上万人参与的草根调研也发现,近半养猪户有退出行业念头,仅16%仍觉有盼头,还有8%的人表示坚决不养猪了。由于生猪行情的深度亏损,目前部分地区70%以上猪场资 很残酷的官方、调研数据,而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也可以得知,这其中,小散退出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行情惨淡、猪价低迷而逼迫退出;二是由于环保的压力处在禁养区或限养区而不得不退出。也就是 21世纪是小散的“末日”吗 但照这样的趋势,也似乎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小散的数量将越来越少。存在了几千年的小散真的要终结在21世纪吗?其实在不然,像湖南,尽管养殖户数不断下降,但养殖却由分散开始走向集中,养殖户 家庭农场养猪——小散的升级版 所以说,小散不可能从养猪业中消失,只是得换一种更现代化的或别的方式存在着。集约化、规模化是生猪行业的发展趋势,家庭农场则是更具有现代化、更有竞争能力的“小散”的升级版。 家庭农场养猪,其实和小散有许多相似的特点: 第一,规模小:家庭农场规模小,转型容易,有活力,创新能力强,容易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第二,灵活:大型企业一旦进入养猪行业,当行情不好时,进出两难,只能等着亏损。为什么国家重点扶持中小企业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第三,污染易处理:家庭农场更容易处理粪便带来的污染,而大型企业处理起来很难。 第四,成本低:家庭农场成本低,大型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不说其他的,人工成本就多了小散好多,再加上如今的人工成本也渐渐提高,据四川方面反映人工成本较之前是已提高10%。 同时,对于小散,解释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家庭农场技术落后,然而经过多年生猪遗传改良,农民已经掌握现代育种与繁殖技术、饲料配合技术、疾病防控技术,况且还有很多专业化公司可以提供服 而在中国,畜牧法规定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养猪,这就是造成中国养猪业没有门坎,谁都可以养。但猪e网需要提醒 养猪人的是,,由于环保的迫切需要,许多省份已划出了养殖类的限养区,禁养区。 国家许多产业正处于调整期同,身在养猪业,如今更是深知“调整”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意味着淘汰。不管是小散还是规模企业,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不被“整”掉并享受最后的胜利。 因此,中国养猪猪e网小编认为,养猪业是不可能“生于小散,规模称雄”的,只要有养猪业的存在,就会有小散以各种姿态存活着。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