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生猪补贴缘何成为贪腐“重灾区”?

生猪补贴缘何成为贪腐“重灾区”?

作者:佚名来源:赛尔畜牧时间:2016-02-15 18:22点击:

  2016年随着规模化养殖的进一步加快,生猪补贴的热度也在逐年提升。但是在补贴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广东省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查办与预防涉农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有关部门透露,2015年全省立案侦查涉农领域职务犯罪案件975件1277人,占同期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总人数的39.9%。其中,重特大案件676件,县处级以上要案38人。这些案件共造成国家、集体经济损失24856万元,检察机关通过办案挽回损失7537万元。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支农惠农政策性补贴、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四大领域职务犯罪是重点查办对象,其中共查办支农惠农政策性补贴领域职务犯罪268人,占立案侦查总人数的21%。犯罪涉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补贴、渔船柴油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等15个项目。如梅州、河源、江门、韶关、汕头等多地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补贴领域犯罪88人,涉案金额超过6000万元。

  广大基层养殖户一直饱受困扰,或是对当地补贴政策不了解,或是缺乏主动申请补贴的意识,或是滞留在复杂的申请流程途中,或是该有的补贴流进了他人的口袋。生猪补贴,原本是一项惠农利民的好政策,缘何成为了贪腐的“重灾区”?要破解补贴申请难的困局,又该从哪些地方做出改进?

  蘅芜君:监督举报体系亟待完善

  广东作为养猪大省,对于生猪补贴的惩处力度也在不断升级。但是上文中所提到的现象还仅仅是中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中央专项补贴乱象的冰山一角。在赛尔畜牧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关于补贴的系列文章中,大家在评论区的留言也尤为激烈,很多养猪人表示,期待国家补贴公开、公正、公平。国家对于补贴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但是到了地方却总是在执行上存在问题,导致真正有需求的养猪人反倒拿不到补贴。虽然,法制雷厉风行,足以震慑一些利欲熏心之人,但是在利益的面前还是会有人不断触碰法律的底线。补贴落实工作涉及面较广,涉及内容较为复杂,所以监督举报体系的建立更为迫切。而作为监管部门也应该强化对补贴资金的监控,及时了解资金运行情况,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用于指定项目建设,严禁挪作他用,对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作出严厉处理。同时应该由项目主管部门会同审计、纪检监察等第三方部门组成验收小组,按照项目建设方案现场严格核查项目实施情况。由养猪人组织、第三方组织和监察机构共同构筑一道防范补贴“黑洞”的围墙,让补贴真正补到所需之处,补给所需之人。

  广东作为养猪大省,对于生猪补贴的惩处力度也在不断升级。但是上文中所提到的现象还仅仅是中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中央专项补贴乱象的冰山一角。在赛尔畜牧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关于补贴的系列文章中,大家在评论区的留言也尤为激烈,很多养猪人表示,期待国家补贴公开、公正、公平。国家对于补贴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但是到了地方却总是在执行上存在问题,导致真正有需求的养猪人反倒拿不到补贴。虽然,法制雷厉风行,足以震慑一些利欲熏心之人,但是在利益的面前还是会有人不断触碰法律的底线。补贴落实工作涉及面较广,涉及内容较为复杂,所以监督举报体系的建立更为迫切。而作为监管部门也应该强化对补贴资金的监控,及时了解资金运行情况,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用于指定项目建设,严禁挪作他用,对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作出严厉处理。同时应该由项目主管部门会同审计、纪检监察等第三方部门组成验收小组,按照项目建设方案现场严格核查项目实施情况。由养猪人组织、第三方组织和监察机构共同构筑一道防范补贴“黑洞”的围墙,让补贴真正补到所需之处,补给所需之人。

  慕乐:政策之评价不应局限于贪腐

  关于生猪补贴政策衍生出来的腐败新闻层出不穷,这一政策也成为众矢之的。普通人不懂也就罢了,但是行业人却不能跟着瞎起哄。评价一项政策的好坏绝对不能以贪腐作为标准,因为政策本身是无辜的,是有人利用政策制造了寻租空间。可以说,各行各业只要有权力就会滋生腐败,监管严格腐败就少,监管不力腐败就严重。这是自古以来的社会规律,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世道就是这样。如果前面的逻辑成立,那么是不是可以要求取消一切机构和政策了。任何政策和机构都有可能产生腐败,所以,不能以腐败来评价生猪补贴政策。当然,要求更合理的监管和监督,以及依法从严查处贪腐人是合理的要求,也是必须要做得。

  评价生猪补贴政策该怎么评价呢?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有没有真正的促进养猪业的发展,二是有没有真正惠及到农民。从这两点出发,讨论生猪补贴政策就有意义了。

  首先,这一政策肯定存进了养猪业的发展。大量的资本和技术以及人才流入这个行业,中国养殖业能够初步实现工业化这一政策功不可没。抛开稳定国内食品供应等社会效应不说,但从行业本身来说,就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只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这个政策还适应现在养殖业的发展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养殖业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行业产业过剩,急需淘汰过剩产能。

  其次,这个政策有没有真的惠及到农民?农民肯定受到了一定的实惠,只是这样的实惠并不能达到政策的初衷。最大的收益者是规模猪场,他们养殖水平更高,成本更低,所以得到的补贴也就更多。所以,如果换一种更精准的补贴方式,可能效果会更好。另外让农民参与到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也是提高他们收入的方式。

  综上,生猪补贴可能会被改变,但绝对不应该以贪腐的名义。

  青木:让权力运行到阳光下

  处在政策两端的政府和养殖户都难以发挥主动性,说到底是执行程序出了问题:宣传同生产脱节,基层信息接收不畅,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中小型猪场被“屏蔽”在福利政策以外;补贴的申请与发放过程透明度不足,加之对申报猪场的实地考察环节没有执行到位,全程监管缺乏后力使国家的良性举措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违规操作成本低,缺乏针对性的惩罚措施,给虚假申报者可乘之机。即便抛开以上外力因素,单从养殖户的角度来看,也有很大的弊端,申报过程繁琐,而养殖户对时下政策的研究和解读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往往需借助外力才能顺利知晓-申报-获得补贴,这对矛盾关系的存在,也使生猪补贴政策的操作陷入困境。

  惠民政策从简,是国家近年所呈现的总体趋势,而落实到行业里,生猪补贴亦应如此,建华申报流程,实现生猪补贴一卡到位。此外,欲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一方面要增加专项人员的配备,监督相关文件如实落地,一方面要将惩罚标准以文字形式规定下来,作为政策的配套文件,加大惩戒力度,提高处罚底线,让权力运行到阳光下,使养殖户真正受益。

  Julie:论官民互动的重要性

  生猪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成本高、利润薄、周期长、风险大,从盈利到亏损往往只在毫厘之间,市场行情稍有变动,养殖户就可能受到巨大的损失。生猪行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每年为全国14亿人民提供数千万吨猪肉,保障消费者菜篮和餐桌的质量,推动畜牧业发展。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又具备如此多的不确定因素,国家对它自然会多加注意,并给予一定程度的扶持,确保它持续良性发展,生猪补贴政策也应运而生。

  每年以亿计的生猪补贴,从总量上看很多,从均数上看很少。2015年中国存栏生猪大约在3.8亿头到4亿头,每头生猪平均补贴不超过两位数,相对于一头生猪的养殖成本、防疫保健成本、设备折旧成本、人工成本而言,不过杯水车薪。或许正是出于这一考虑,生猪补贴没有简单地平均发放,而是制定详细的发布细则,通过各项条件筛选出真正需要帮扶的猪场,再集中发放。这一方面能促使宝贵的补贴资金到达最需要它的猪场中,一方面却也留下了隐患——复杂的补贴申请条件、繁琐的补贴申请流程,原本是为了保障筛选出的猪场符合政策要求,但这些信息对部分养殖户而言过于复杂;且部分地方政府与基层民众互动不足,官方网站上缺乏相应信息公示。最终的结果就是需要申请补贴的养殖户即不了解申请流程,也不知道可以从哪里去寻找帮助,甚至有部分养殖户未曾意识到自己符合条件,从而错过了申请补贴的机会。

  生猪补贴作为一项惠民政策,不应该出现这种流向不明、贪腐多发的情况。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难题,还需要加强官方与民众的互动,让人们真正了解补贴政策,了解申请条件,掌握申请流程。政策到家,才是真正好政策。

责任编辑:王妍琪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