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养猪,成为资本投资“最潮”事儿!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养殖业联盟时间:2016-02-21 13:03点击:次
![]() “中原特区,肯定包括河南,而且是重点投资区域。”18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000876)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话中告诉记者。新希望规划88亿元投资布局养猪,成为最新一个扩大养猪规模的企业。其中,特设中原养猪特区,足显新希望对河南市场的重视。 事实上,各大养猪企业都在加码布局养殖规模,比如河南知名公司牧原股份与雏鹰农牧,就连商业地产商万达,也加入到了养猪行业,新一轮养猪热潮已经到来。养猪一时成为眼下最被资本看好的行业之一。生猪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新希望转型养猪 新希望发布公告称,拟投资88亿元布局养猪,并收购本香农业70%股权。记者了解到,在新希望同日发布的《养猪业务战略规划》中,新希望“将从饲料销售为主的商业模式转为商品猪销售的商业模式,中长期,公司将成为鲜肉和肉制品的提供商”。 在新希望发布规划中称,除了公司将在西藏成立“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种猪养殖管理、服务、投资综合平台之外,此次养猪布局包括山东片联、成都片联、华北片联和中原特区分别成立养猪产业公司,从事生猪放养业务。 而收购本香农业,就是新希望扩大养猪规模的第一步。 据介绍,位于山西省的本香农业系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本香农业已具备商品猪30万头的养殖能力,2015年商品猪出栏量超过20万头。 设立中原养猪特区 “中原特区,肯定包括河南,而且是重点投资区域。”2月18日,新希望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话中告诉记者。 不过,这位工作人员没有回答中原特区具体区域。但从中原的区位含义看,中原狭义上是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说,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属于中原,包括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大片区域。 “这一大片区域正是生猪养殖的传统区域,养殖条件好,养殖规模大,只是近年来,散养户退出,留给市场的空间可能会更大。”河南省信念集团董事长叶传林告诉记者。 特区特在哪里? 到记者发稿之时,发给新希望董事会办公室的采访函也没有获得回复。不过,从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理解特区,一定是给予较多经济资源支持,给予发展一定的优惠政策与便利,把这一区域作为公司发展的示范与样板。 “新希望重视中原,重视河南,是有原因的,新希望在河南布局的六和饲料公司产销量在河南与泰国正大饲料有一拼,有了饲料原料支撑,对于养猪来说,是提高养殖效率最关键的环节。”焦作六和饲料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据介绍,饲料成本占据养猪成本的60%。 养猪,争相加码投资 养猪,看似最传统的行业,恰恰是当下资本最热的追逐标的。 除了新希望大举进入养猪业之外,另据记者了解到,去年底,万达集团、国务院扶贫办、贵州省扶贫办与贵州省丹寨县签订扶贫协议。协议中,万达在贵州丹寨一项投资就是“养猪”。万达预设的目标和体量很大——目标是30万头,为此付出的投资高达数亿元。要知道网上炒得火热的网易丁磊养猪,不过400多头实验猪而已。 记者了解到,牧原股份去年底不仅新设立了山西闻喜,河南太康、商水三个新公司,还对四家子公司湖北钟祥、南阳卧龙、山东曹县、南阳唐河进行了增资。可见,在巩固河南养殖规模的同时,牧原股份扩大养殖区域范围也在加速推进。 雏鹰农牧在河南滑县拟投资建设70万头产能的生猪养殖新基地。 有券商分析指出,各路资本纷纷进入养猪业,很大原因是市场转暖,去年部分拥有生猪养殖业务的上市公司业绩上行。 2015年第一季度生猪价格仍持续低迷,但自3月下旬以来开始出现回升,8月份上涨至最高点。虽然九、十月份生猪价格出现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在较好的获利水准。尤其伴随传统消费旺季的第四季度到来,养猪企业的业绩年报可望看到较大幅度的获利。 规模化是新一轮养猪新特色 新希望由饲料主业向养猪主业转型,除看好生猪养殖前景之外,还与新希望多年在产业链的尝试布局有关。 据了解,在产业链的下游,即在生猪屠宰和猪肉制品加工上,新希望已在南北布局多年,“北有千喜鹤,南有美好”的口碑由来已久。“千喜鹤”和“美好”都是新希望旗下的肉制品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渠道建设,新希望的猪肉产品销售具备了相对优势,拥有固定的客户群体。 “加码转型下游养殖,还与行业的景气周期有关。算上去年第一季度,生猪养殖遭遇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周期性下跌,致使大部分生猪散养户退出市场,这给了拥有实力的产业资本进入这个行业的机会,而随着大众消费升级,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更安全更高品质的生猪需求,已是市场消费趋势。”牧原股份一位人士对记者说,“规模化生产,则是保证生猪安全、高品质的前提。” “眼下,我国规模化生猪养殖模式已成主流趋势,大资本之间竞争将成常态。”河南省生猪养殖协会人士介绍,长期以来,包括河南在内的全国生猪养殖以家庭散养为主,基础设施薄弱、饲养技术落后,规模化程度较低,不仅成本普遍较高,营利困难,而且散养农户具有较强的从众效应,往往无法判断市场行情,养殖存栏数波动较大,导致猪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因此,生猪饲养模式从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王妍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