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猪价上涨赶超一线房价增速 养猪企业月均盈利10亿

猪价上涨赶超一线房价增速 养猪企业月均盈利10亿

作者:佚名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时间:2016-04-14 17:16点击:

  

  “现在丈母娘选女婿的标准变了,不是看你有没有房,而是看你有没有蔬菜大棚。如果,你还有一个养猪场,那丈母娘估计是要定你了。”

  虽然以上只是个段子,但猪肉价格一路上涨的确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也让从事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温氏股份日前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为29.97亿元至31.94亿元,同比增长了近4倍。

  仅在3月,温氏股份就对外公布便卖出商品肉猪140.21万头,收入31.27亿元,销售均价19.37元/公斤,按公司生猪出栏完全成本11.8元/公斤计算,一头猪差不多能赚700元以上。

  4家上市公司定增80亿元

  今年2月份以来,新希望、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天邦股份纷纷发布定增方案,这些定增方案的总金额,超过了80亿元。从这些公司的方案来看,既有购买其它公司股权,以获得标的公司的生猪养殖业务使企业主业加厚者,也有投入全新的养殖项目。

  而从行业来看,“像温氏、牧原、正邦等扎扎实实在养殖领域积淀10多年的大型养殖企业,已经具有很深厚的养殖管理技术等软实力的积淀,其流程管理、疫情控制以及饲养技术已经可以望及世界领先水平,这个阶段正是他们抄底市场的黄金时期,主要的风险来自于突发性的传染性疫病的爆发。”

  公开信息显示,这些上市公司正在积极推出定向增发“抄底”猪市,以在生猪养殖市场扩充版图。

  预计利润称霸创业板

  温氏股份于去年11月登陆创业板,从一季度业绩预告来看,仅今年前三个月的时间,就卖了410.89万头猪,净利润约30亿元,而去年同期的盈利为6.67亿元。如此高的收益,让其他创业板公司望尘莫及。目前公布业绩预告的有501只创业板个股,预计实现净利润总额132.88亿元至158.21亿元,而温氏股份一家便占了20%。

  温氏股份表示,公司商品肉猪出栏量稳定增长,同时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盈利大幅增长得益于此。

  猪价自去年3月份开始进入上涨通道。今年初,商品猪价格在元旦后持续上涨,春节后短暂、小幅回落,2月下旬重新上涨,3月份继续上涨,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态势。

  那么,今年的猪价到底涨了多少?相关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为19.02元/公斤,同比上涨55.3%,这一增速直接赶超了一线城市房价增速。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4%,影响CPI上涨约0.64个百分点。

  此外,温氏股份表示,饲料原料采购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也是盈利增加的一大原因。作为猪饲料玉米一季度均价2041元/吨,同比下降14.3%,豆粕一季度的均价为2620元/吨,同比下降了15.7%。

  飞上天的“二师兄”还让不少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另一家生猪龙头企业牧原股份(55.82,-0.49, -0.87%)2016年第一季度预计净利润最高可达3.75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2019.49万元。生猪产品收入占比近五成的雏鹰农牧(17.75, 0.98, 5.84%)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或超过1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8767.96万元。

  3月恰逢上轮“猪周期”低谷

  此轮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而其背后出现了明显的“猪周期”。4月10日,国家发改委撰文指出,在上轮“猪周期”中,生猪价格下跌期较长,养猪业长期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导致去年3月生猪价格进入上涨通道后,部分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仍然不高,补栏进程较慢,加之部分地方实施生猪禁养或限养,生猪产能持续处于低位。

  而去年冬天全国大部低温寒潮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也影响了近期生猪市场供应,使今年春节后价格不降反升。此外,今年3月生猪价格同比涨幅较高,与去年3月恰逢上轮“猪周期”低谷,生猪价格较低也有很大关系。

  “猪周期”的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华泰证券指出,根据历史数据,“猪周期”从波谷到波峰一般会持续长达15—20个月。

  农业部畜牧司司长马有祥4月7日表示,目前生猪产能在加快恢复。数据显示,种猪二元母猪销量增加了近60%,这预示着生产能力的扩大。

  国家发改委则在4月10日的文章中指出,按照生猪养殖周期和市场供求规律,预计9月份以后供求关系趋于宽松,明年春节后可能进入新一轮调整阶段。

责任编辑:王妍琪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