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行业会讯 > 会议报道 > 狮子山下,论道猪业 ——记首届狮子山论坛
作者:佚名来源:赛尔畜牧网时间:2016-04-18 08:35点击:次
![]() 4月15日,由华中农业大学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狮子山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养殖行业的知名企业家、行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士近700多人同聚狮子山下,共论当前养猪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姚江林致大会欢迎辞,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教授、何启盖教授分别主持上下午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正邦集团总裁林印孙、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陈俊海博士、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事业(中国区)白善霖、华中农业大学医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肖少波教授、新希望六和总裁李兵、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温室食品集团研究院院长吴珍芳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汤细彪博士等进行了现场报告。 报告精粹 关于当前中国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 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具有必要性。首先畜禽养殖产业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表现为总产值大、就业人口数量大、产业带动作用大、发展潜力大。其次,畜禽养殖安全关系食物供给与粮食安全。最后,畜禽养殖安全关系公共安全与食品安全。针对我国养殖业面临的问题,唯一的解决方式是加快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合理运用“三创”精神指导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当前,是创新与创业的机遇期,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当前的困难与挑战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创新能力不足,农业基础薄弱。他强调突出创新驱动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养猪环保与对策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秦英林 当前养猪行业面临着两大挑战:环保问题与食品安全。随着行业的发展,行业面临的挑战还将更多,未来养猪行业的挑战有三个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做好成本控制?如何让消费者体验到更好吃,更健康的猪肉?如何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动物福利?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者不得不思考养猪行业社会价值与社会法治进步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当前养猪人的内部价值正在向外部价值延伸,从最开始的关注经济效益,到关注社会效益,最终到关注生态效益。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在推动养猪人实现这一转变,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推进与法制化进程的加快,相信未来五年国内也将迎来新的猪场关闭潮同时全球资源匹配也会更加合理。 牧原股份在环保方面采取资源化利用的方式:猪养田——种养循环,提高猪场肥力;猪-田—一合理匹配,改善生态。其实一个养猪场就相当于一座肥料厂,10万头的猪就会生产386吨氮,相当于1个产量840吨的尿素厂或2270吨的碳酸氢铵厂。转变思维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转变,回归到养猪生产者的本位上来思考当今的环保现状,就会清楚的认识到,社会发展日趋合理,现实无法回避,环境随着经济额发展将会越来越好,而污染环境的行为将再也不会被纵容放任。 规模生态养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正邦集团总裁 林印孙 中国养猪规模化进程可谓是一直在曲折中前进,90年代,养猪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母猪存栏量2600万头,特点是小规模、小栏位,大多采用干清粪的方式;到了2000年代,母猪存栏3900万头,规模化刚刚起步,但是在猪场建设方面仍然不愿投入;到了2010年以后,养猪真正形成产业,母猪存栏量达到5000万头,真正的规模化养殖时代可以说刚刚开始。但是数量的增长,并不代表质量的提升,当前的规模化养猪仍然面临几大困惑:首先生物安全,很多猪场在建设之初就缺乏完善的设计理念,不仅没有隔离舍,而且缺乏与周边环境的配合,引种也缺乏科学管理,导致疾病问题突出;其次,对自动化猪场管理团队的技能困惑,管理团队缺乏自动化猪场技能的培训和培养,导致自动化生产效率不高;最后,规模化管理团队打造的困惑,往往忽视组织体系及间接管理的体系建设,缺乏规模化管理团队的打造及培养;育种长线投资的困惑,往往表现为企业缺乏专业团队的经验积累,导致难以持续和稳定。 未来规模生态的养殖业应该如何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猪舍的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信息技术;种养结合,北方地区种粮集合,南方地区种林/果结合;规模两大类并存——家庭农场+大型养殖公司(全产业链),引领中国走向世界养殖强国。 农牧行业产融集合实践及思考 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陈俊海博士 很多农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融资的难题,总结起来有四大痛点:再无融资受限;权益融资难度大;民间借贷成本高;行业周期波幅大。如何破解这四大难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措施一:搭建以家庭农场和集团养殖公司为核心的平台,专注服务于养猪生态;措施二:实现四位一体(员工、客户、伙伴、股东)的创富计划;措施三:以研发、数据能力为核心驱动能力实现养猪产业链与金融发展的深度融合;措施四:永远与客户为伴,发展壮大我们的客户群体是产融深度融合的根本。 全球化背景下养猪业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与商业实践 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事业(中国区)白善霖 2015年,中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约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0%,虽然体量巨大,但是中国养猪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生产经营模式遭遇系统性压力,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效率低下:2016年3月全球猪价比较中国猪价为19.6元/公斤,远远高出其他国家的猪价,而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平均每头能繁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数据显示中国为16,丹麦则可达到30,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平均每头能繁母猪年产毛猪重中国为1540kg,而丹麦可达3036kg。回头再看美国养猪业进35年的变化,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了20%,生猪出栏量增加了25%,同时猪肉产量增加了41%,这都真实的警醒我们要迫切提高养殖效率。 疫病问题:当前动物疫病的成因与传统应对能力的弱化,宏观因素是产业布局、产业经营行为、市场流动特征、社会防控体系的变化;微观因素在于项目布局、工艺设计、种源、营养、环境、管理。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养猪业恰恰快速形成了日益巨大的洼地效应,产业投资的潜力十分巨大。 新发与再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及其防控 华中农业大学医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肖少波 当前猪场的新发猪肠道冠状病毒为猪δ冠状病毒(PDCoV),再现猪肠道冠状病毒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美国农业部已经发布联邦政令,设立了包括PEDV、PDCoV在内的致腹泻肠道冠状病毒病例报告机制。新一轮PEDV在韩国、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大肆流行,同时加拿大、墨西哥、哥伦比亚等美洲国家也出现了PEDV。在当前的情势下,经典毒株疫苗对流行毒株不能提供完全保护,原因主要在于毒株类型。要想真正将PEDV从猪场清除,还有待于开发针对流行毒株的弱毒活疫苗,因为灭活疫苗能够阻止发病和临床表现,但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弱毒活疫苗依靠细胞免疫有望杀灭PEDV,从而将PEDV从猪场清除,同时弱毒疫苗制作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新发的猪δ冠状病毒(PDCoV)。2014年2月,美国俄亥俄州农业部门实验室在送检的腹泻样品中,发现有一个猪场并没有PEDV、TGEV和RV感染,但同样发生严重的腹泻。经过进一步研究证实,腹泻样品中可以检测到PDCoV,当前,中国的部分猪场PDCoV的阳性率超过60%,PDCoV与PEDV的共感染比较普遍,需要重点预防。 服务培训病句,以人为本的农业产业再造行动 新希望六和总裁 李兵 当前的农业产业正在迎来一场再造运动,各种因素综合推动了这场运动的进行,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产业再造的机会;其次,技术服务提高了养殖水平和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希望推出了数据和金融两大服务体系,数据服务主要指新希望六和云动保服务,包括4个中心专项实验室,43个分布于全国卫星试验室,为养殖户提供畜禽疫病诊断、抗体检测分析、动保产品效价评估、免疫程序评估等服务;金融服务主要指新希望慧农(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户的资金困难问题。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以人为本,企业才能长效发展。当前产业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所以新希望重点打造承接高等教育,补足产业短板。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新希望产业培训包含以下基本要素:建立培训评估体系、教材准备、个性化成长方案、专家培训队伍、优质的培训基地。2016年3月14日,新希望六和产业学院正式启动,致力于打造成为集教育平台、认证平台、人才输出平台、社交平台、知识共享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产业学院未来三年计划建立八所产业培训大学,实现八所大学试运转;建立并固化实施培训评估考核流程,严格做好培训质量把控;建立新希望六和个性化培训方案,实现人才逐级梯队式培养。 种猪,引种还是自主创新?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温室食品集团研究院院长吴珍芳教授 当前我国的种猪主要依赖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但是正如同《晏子春秋》中所言“橘生于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引进种猪未必适合当前中国生猪产业的需要,首先在养猪生产条件上存在显著差异,从疫病威胁上来看,部分国家已经净化了猪瘟、口蹄疫,但是我国养猪也还受到PRRS、PED、伪狂犬、流行性腹泻、支原体等疾病的威胁。其次,从全球的视野来看,世界普遍采用同样的瘦肉型种猪,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所以自主培育种猪将成为未来国内的焦点领域。通过数据比对,到2030年,我国的原种猪(含终端公猪)约30万,纯种约160万~170万头,杂交母猪1500万头~1750万头。考察国外市场,国外种猪育种企业的市场份额约6~8家知名种猪育种企业已占当地市场份额的70%以上。国内外种猪育种体系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育种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急需解决专业化猪育种企业发展滞后以及专业分工合作不健全的问题。 当前猪病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华中农业大学汤细彪博士 当前我国的养殖业仍然被疫病问题困扰,2006年到2015年我国养猪也重大疫病流行状况如下:2006年PRRSV流行;2008年流行FMDV;2010年流行PCV2,2011年流行PEDV,2012年~2016年流行PRV。 当前猪场的疫病流行现状包括后蓝耳病期,后病毒性腹泻期,伪狂犬转阳以及保育猪疫病多发的状况。以伪狂犬病为例,2011年—2015年全国有20多个省市检测到伪狂犬野毒的感染流行,部分猪场猪群阳性率达到100%,妊娠母猪35%出现流产。而之所以在猪群中广泛流行、发病的原因在于商品猪群未免疫或免疫滴度不高,导致病毒在育肥群大量增殖,重新感染种猪、仔猪,而且猪场生物安全不彻底,也容易导致传播途径增多。还有一点原因就是Bartha-k61疫苗株不能完全保护猪伪狂犬流行新毒的感染与攻击。 最后,首届狮子山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宋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