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热闻 > 产业观察 > 猪易原创 > 2017年双汇将加速扩张屠宰业务!

2017年双汇将加速扩张屠宰业务!

作者:静书来源:猪E网原创时间:2017-03-09 14:31点击:

说起双汇,在生猪行业内外有着良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在消费者眼里,提起双汇想到的便是双汇的火腿肠。而就我们养猪业来说,双汇则代表了中国屠宰业的巨头。实际上,屠宰与肉制品也是作为双汇的两大主营业务。2014年以来,双汇陷入了产品老化,业绩下降的泥潭之中,特别是当时还背负着收购史密斯费尔德的50亿美元的债务,当时的双汇一度被行业内外看衰。于是我们看到,2015年、2016年,国内猪价大涨,双汇大量进口猪肉以提升业绩,并且在2016年偿还了50亿美元的债务。另一方面,双汇不断推出新的产品,高温、低温产品,重点包装史密斯费尔德美国味,但遗憾的是,市场并不买账,双汇的肉食品业务增长并不明显。当下已经进入2017年,作为国内屠宰+肉制品巨头的双汇,又将施展怎样的战略?

027bec4418c141a38dcb390693c873e3_th.jpg

2月4日—6日,双汇2017年业务暨职工代表大会在河南召开,万洲国际、双汇集团、双汇发展各级管理人员,业务及职工代表约4000人参加会议。会上,万隆做了《抓住历史机遇 继续做大做强中国双汇》的报告,其指出了2016年经营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调了2017年“调结构、扩网络、促转型、上规模”的经营方针,围绕“屠宰业要上规模,肉制品要调整好结构”,对2017年重点工作提出了要求,强调了要强化营销,抓创新、降成本、控费用、保目标;抓好中美协同,加快外贸发展;建好配送中心和供应链管理公司;做大财务公司,加快拓展电商业务,支持主业做大做强。

很明显,2017年双汇屠宰业要继续上规模。然而,根据屠宰行业的表现来看,2007年开始,商务部对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的升级改造、区域性冷链运输网络体系建设予以支持,屠宰行业进行了一轮转型升级至终。雨润、双汇等屠宰企业纷纷大量上马屠宰业务,一方面是可以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是可以获得国家的补贴。然而很快,今年入2012年之后屠宰行业产能明显过剩,特别是中小屠宰企业的落后产能。目前全国屠宰企业数量大致在10000多家,而年产量在2万头以上的企业仅为3500家左右。以双汇为例,年产量在1300万头,大概占全国总量的2%。对于屠宰企业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生猪的收购成本,大致占总成本的60%-70%,因此每一轮猪价的大涨都伴随着大量屠宰企业的退出。2015年、2016年的这一波猪价大涨,就有大量屠宰企业关闭。以山东为例,2016年底全省畜禽屠宰企业1419家,相比2014年减少了17.3%。

也就是说,经过这一轮猪价上涨,屠宰行业一些产能已经退出,双汇这个时候要上规模,就是要抢占这些市场。

除了市场调整下的退出,还有来自国家的政策支持。

2月16日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引导屠宰行业转型升级部分表示,各地要健全完善屠宰企业准入管理制度,严把准入条件,规范屠宰企业准入审批。按照减数控量、提质升级的目标要求,综合考虑城乡规划、养殖规模、市场消费需求、交通运输状况和屠宰企业配送能力等因素,抓紧制定本区域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屠宰产能调整,遏制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引导屠宰企业采用兼并重组等手段,加快整合乡镇小型屠宰场点,力争2017年再压减一批乡镇小型屠宰场点。

作为人大代表,万隆在目前的两会期间接受采访表示,要抓好食品安全,一定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政府应该从食品安全大局考虑,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中小屠宰企业。让中小企业向大企业集中,小屠宰场越少政府就越好治理。

我们仔细看2013年、2014年双汇的报告就可以发现,基本没有提要上规模这个事情。但是2015年猪价大涨之后,一批抗风险能力弱的屠宰企业退出之后,双汇又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双汇有进口肉这个秘密武器,再加上其肉制品业务的高毛利,双汇自然成为黄雀在后。

对于屠宰企业来说,必须有肉制品加工环节才能分担生猪收购的风险,体量也必须庞大才能够保障话语权。 2015年1月份的时候,万隆曾提出到到2024年,万洲国际要使肉猪屠宰量由4000多万头(双汇1300万头+史密斯菲尔德3000万头)增加到9000万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养猪业在上演圈地大战,而屠宰行业的兼并收购也日益激烈。 做饲料的想养猪,养猪的想介入流通和屠宰,而屠宰的想着如何更大更强。仔细看看,几乎都是上游向下游的扩张。在蚕食完中小企业之间的份额之后,势必将迎来巨头与巨头之间的较量。

责任编辑:静书  

猪易数据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