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闻 > 产业观察 > 猪易原创 > 养猪业生存法则!不进则退,适者生存!
作者:静书来源:猪e网原创时间:2017-08-29 13:28点击:次
就养猪业来说,如果往前看,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之前。然而作为一种产业快速发展,还是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正是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引导着生猪养殖业从散养逐步到规模化演变。从最初支持家家户户养猪,到如今扶持规模化猪场的发展;从最初谁都可以养猪,到如今有钱人才可以养猪;从之前找块地随便就可以养猪,到如今寻找养猪的土地难如登天;从猪粪直接还田,到如今需要配套处理设施达标排放,中国养猪业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场变革中,养猪业体现了丛林生存法则,不进则退,适者生存! 不少猪友会抱怨,如今国家并不支持家庭猪场的发展,在禁养区规划太严格,在猪场粪污处理要求太过分,这么多的投入,这可让猪场怎么活? 在这些猪友抱怨的时候,另一些猪友在做什么? 积极主动关注国家政策,寻找一些做得好的猪场、企业去参观、学习,尝试引进适合自己猪场的模式,不断调整,改进,最终把问题一点一点解决。 同样都是被规划在禁养区的猪场,有的猪场提早准备,找了3、4个月终于找到可以养猪的土地,在不得不拆迁的时候已经有转移的地方。 当然,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力的投入,没有钱,什么也干不了。 钱,又是从哪里来? 我们刚才说到,养猪业真正发展,也就是不到40年的时间,养猪经验最长的,也就是三十多年的时间(不算养一头两头的情况)。在静书走访猪场的时候,遇到很多养猪30多年、20年多的前辈们,养猪十多年的,在行业里比比皆是。 很多人,起步一样,时间一样,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 比如都是30-50头母猪养起,经过十几年、二十多年之后,有的猪场已经是300-500头,甚至上千头的规模。而有的猪场,还是保持在30-50头。 正中为猪场老板高尚坤,从100头母猪开始养起,如今母猪存栏1300头 猪场老板刘焕平,从50头母猪开始养起,养猪三十多年,目前母猪存栏400头 并不是说,猪场一定要不断扩大规模才算成功。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随着规模的扩大,猪场老板的思想意识、认知能力、养猪技术、行业资源、财力都在不断增长。整体上,规模越大的猪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是强大。 这也是为什么,在面临这一场变革的时候,大猪场会显得更为从容。不论是融资贷款,还是寻找环保企业来处理粪污,亦或是从政府部门了解相关的政策,大猪场都拥有更多的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淘汰散户,扶持规模猪场的原因。 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在规划禁养区,大量猪场都难逃拆迁的命运。限养区、可养区的猪场来说,不能做好粪污处理的,一样遭到淘汰。猪场都拆了,猪不让养了,老百姓吃肉怎么办? 肉要吃,猪要养,散户淘汰,那就只能是有能力做到的规模猪场来养。比如福建南平,前脚小散猪场刚拆迁,后脚就跟金新农签订了一百万头生猪养殖的项目。我们随便看看,河南、山东、辽宁、内蒙等农业大省,都在与温氏、正大、正邦、大北农等集团企业签订几十上百万头的养猪项目。除了集团企业,现在还在扩大母猪存栏的,更多也是200-1000头,甚至更多的规模猪场。 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规模猪场的高歌猛进,但是背后,是这些猪场老板汗水与泪水的付出。有句话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并不是说大猪场就高人一等,而是说,如今规模猪场占据了政策、融资等方面的机会和资源,只要控制要成本,大猪场的机会也将更广阔。 对于我们家庭猪场来说,现在是50-100头规模,也同样有未来。不论我们是要立志不断扩大,还是就保持现有的规模,都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尝试新鲜事物,了解国家政策,顺势而为。 还有句话是,我们今天做什么,决定了五年之后我们做什么。猪场也是一样。想要生存,并且发展得更好,不要抱怨,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从现在做起,积极努力,拥抱改变!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