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闻 > 国内新闻 > 湖北宜城大力发展生猪产业
作者:康大夫来源:猪猪论坛时间:2012-02-05 07:49点击:次
宜城市紧紧围绕建设畜牧强市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生猪产业, 2011年全市出栏生猪85.65万头,比2010年净增11.65万头,增幅15.7%,存栏能繁母猪7.58万头,净增0.49万头,增幅6.5%,生猪人工授精覆盖面达到100%,受配率达到91%,增长五个百分点。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市畜牧业朝着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完整的现代畜牧业阔步前进。 一、推进标准化生产,做大生猪养殖规模。我市坚持把推行标准化生产作为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主要抓手,以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为契机,以生猪标准化改扩建和生猪良种补贴等项目为推手,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的“六化”标准,全面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今年以来,宏全牧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在刘猴镇新建了标准化万头猪场,安装了目前最先进的母猪智能饲喂系统,存栏母猪2000头,年可出栏商品猪3万头以上;襄大农牧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在板桥店镇新建的标准化原种猪场已基本完工,存栏种猪1.2万头,年可出栏父母代种猪5万头、商品猪23万头;光大公司山河猪场扩建项目也已动工建设,扩建后可存栏种猪2400头;中大公司标准化改扩建如火如荼,计划出栏商品猪5万头;云峰公司在王集镇新建的标准化规模场,设计规模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畅远公司在南营韩公村林场新建的标准化万头猪场也正在建设之中。标准化规模猪场在我市遍地开花,示范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2011年,全市创建标准化畜禽示范场36个,其中省级7个,市级29个;新发展标准化150、500等模式化生猪养殖户187家,新建标准化猪舍216栋,全市标准化猪舍达到614栋;全市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3354户,新建标准化万头猪场3个,万头养猪场达到12个,生猪规模养殖生产比重达到80%。这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已成为全市现代畜牧科技的培训基地,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基地,畜牧业增产增收增效的生产基地。 二、推进产业化经营,做强畜牧产业龙头。我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畜牧业,以产业化思路推进畜牧业,一方面着力培植畜牧龙头企业。2011年,我市积极扶持培育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设立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成长工程进行奖励,对投资规模大,经济带动强的龙头企业,推行“五个一”制度,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队伍、一套方案、一包到底。先后扶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宜城市襄大农牧有限公司,完成了种鸡场、饲料厂扩建项目以及孵化场、种猪场、商品示范猪场等建设项目,投资5.5亿元的襄大畜禽食品加工产业园于今年建成投产,年新增生猪屠宰加工能力150万头、家禽5000万羽,冷冻肉品1.2万吨,形成了畜禽产品“育种、养殖、屠宰、熟食、配送”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正发展成为立足湖北、走向全国的一流农牧企业。我市在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农产品加工特色园区,产生了规模集群效益,初步形成了以饲料生产、养殖示范、科技服务、流通销售、产品加工五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网络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 另一方面着力着力建设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财政适当补助、政策全力扶持等措施,支持龙头企业领办、大户领办和农民自办畜牧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大大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9家,共网络养殖户5.13万户,占全市养殖户的96.5%。全省“十佳合作社”之一的小南河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员246个,网络农户1200余户,2011年为社员担保贷款980万元,外销生猪5.48万头,为社员增收870多万元。正是在“小南河”这样一些示范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带动下,刘猴生猪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全镇生猪出栏总量多年来稳居全省乡镇前列,2009年被评为全省生猪生产大镇,连续三年被评为襄阳市生猪生产大镇,2011年全镇生猪出栏突破40万头,成为该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的60%左右来自于养猪业。 三、推进优质化服务,做优畜牧发展环境。我市把生猪产业作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规模养殖场基本建设管理的意见》、《关于支持刘猴镇生猪养殖大镇创建工作的会议纪要》、《关于规范畜禽规模养殖企业享受税收奖励的会议纪要》等文件,从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建设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水电路配套等方式,鼓励养殖业主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市供电部门对畜禽养殖用电统一按照农业生产用电收取电费,并为标准化养殖小区架设专用供电线路;市交通部门把标准化养殖小区进场道路纳入“村村通”工程,保证晴雨通车;市国土部门对达到省级标准的养殖小区,在减免土地出让金的前提下,优惠办理养殖用地手续;市财政部门对达到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的规模养殖企业在办理土地手续时所缴纳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实行先征后奖。目前,已有24家符合条件的养殖小区(场)优惠办理了用地手续,本级财政以先征后奖形式返还专项资金3380万元。2011年全市共发放标准化生产和龙头企业建设奖励扶持资金1647万元,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修筑通场水泥路面21.5公里,各金融机构发放畜牧业生产贷款2.46亿元。 四、推进节能减排,做实养殖污染治理。我市以汉江、蛮河等流域养殖污染治理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划定了禁养区和限养区,推广行之有效的粪污综合治理模式,为全面开展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一方面组织养殖业主到外地考察学习粪污综合治理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座谈交流统一认识,总结推广适应不同生产规模和区域环境的粪污综合处理利用技术工艺。目前,沼气处理、深度净化、“零排放”以及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等技术在我市均得到很好应用。目前,全市65%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标准化改扩建,配套了贮粪场、沉淀池、沼气池等设施,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襄大公司刘猴养猪场投入380多万元建成了一套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日污水处理量400吨,通过厌氧发酵、好氧曝气处理,使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类水质标准,可以直接排入河流,成为我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的典范。同时,宏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生物肥项目也在我市刘猴镇建成投产,可实现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利用,解决了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固体排泄物污染和综合利用问题,成为我市养殖污染治理的一大亮点。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