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批发平均价走势相对平稳,波动的幅度很小。
2017年9月2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8.88元/斤,比9月15日的8.90元/斤下降0.22%;比2017年8月22日的9.20元/斤下降3.48%;比2016年9月22日的10.20元/斤下降12.94%。周环比微幅下降;月环比明显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15.24%,本周同比降幅有所缩小。
本周(2017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走势基本平稳,略有波动,波动的幅度很小。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9.05元/斤(9月20日),比上周的9.03元/斤上涨0.22%;最低价8.88元/斤(9月16、21日),与上周的8.88元/斤持平。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17元/斤,高出1.91%。肉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1.69%略有放大。放大的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微幅上涨、最低价持平,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略有拉大。
本周的最高价出现在周中期,最低价出现在周后期,说明本周中前期肉价略有上行、周后期略有回落。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993.29头,比上周(9月9-15日)的1973头增加1.03%,比前2周(9月2-8日)的1929.86头增加3.29%;比前3周(8月26日-9月1日)的1913.43头增加4.17%;比前4周(8月19-25日)的1878头增加6.14%。
去年同期的日均上市量是1666.86头,同比增加19.58%。上周同比增加3.31%,本周同比增幅明显放大。
上周白条猪的整体价格有所回落,本周小幅波动。如果纵观近3周肉价的走势,基本上仍然是处于小幅波动的状态。既没有出现连续性的上涨,也没有出现连续性的下降,肉价总体上表现出小幅调整的状态。
肉价这种反复小幅调整的状态与毛猪价格反复调整的状态趋于一致。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复调整的状态,与供销之间处于僵持的态势也是一致的。屠宰厂对待毛猪的收购,有压价的企图,养殖场则在努力维持价格的稳定;屠宰厂在白条猪销售方面也曾几次有抬价的冲动,由于供应相对充足,抬价的企图也难以实现。
总体上看,屠宰厂之所以有压低毛猪价格的企图,是基于毛猪供应相对充足,毛猪收购环境相对宽松;屠宰厂之所以有提高白条猪价格的冲动,源于近期肉类消费在逐渐转旺。正是毛猪供应相对充足,日均白条猪上市量也在逐渐增加,白条猪日均上市量增加的幅度与需求增加的幅度同步,白条猪价格难以出现上涨。
屠宰厂打压猪价和提高白条猪售价的企图是屠宰厂的行业属性,只要这个行业存在,与行业属性相匹配的举措就不会停止。
按照近期毛猪的产能来看,屠宰厂压低毛猪收购价的行为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得逞,而提高白条猪销售价格的企图则很难奏效。猪价、肉价正在进入1个缓慢的下降区间,这种缓慢下降的态势一直会延续到冬季销售旺季到来之前。
此前我们曾经谈到: “后期肉价还会继续波动下行,这种波动下行的态势会一直延续到今年年底。所以,养殖场,特别是那些小型养猪场还是应该坚持顺时出栏的原则;压栏,有可能得不偿失”。从近期肉价的走势来看,这种大势所趋的态势没有改变。
冷静思考近期肉价的走势,我们感觉到有2个类似:
1个类似是近期毛猪的供应与2013年类似
2013年,毛猪供应能力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迹象,但是价格还处于盈利区间,许多养殖场并没有意识到毛猪产能与价格走势之间存在着1个滞后期,在产能已经超过需求而当期毛猪的出栏量并没有完全显示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养殖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乐观情绪的,完全没有意识到风险即将来临。据新发地市场的数据显示,近几个月白条猪的上市量已经超过2013年同期,仅仅低于2014年;
2个类似是毛猪生产与2016年鸡蛋养殖业类似
2016年,鸡蛋供应已经表现出供大于求的迹象,价格在逐渐下滑。但是,由于鸡饲料特别是玉米价格低廉,蛋鸡养殖业仍然处于盈利区间,许多养鸡场补栏的热情不减。近期,毛猪的价格也会出现下滑,即便是继续下滑,养殖场仍然处于盈利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规模养殖场仍然在继续扩充产能。这些养殖场或者养殖集团纷纷赶到环境压力较小的地区抢点布局,仍然在加速扩大养殖规模。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防止养猪业再一次出现2014年那样的局面或者蛋鸡养殖业2017年上半年那样的局面。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大幅下降。
9月22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4.03元/斤,比9月15日的4.56元/斤下降11.62%;比2017年8月22日的4.38元/斤下降7.99%;比2016年9月22日的3.78元/斤上涨6.61%。周环比大幅下降;月环比明显下降;年同比小幅上涨。上周末,年同比上涨16.33%,本周同比涨幅大幅收窄。
前期虚高的价格确实是 “高处不胜寒”,本周的价格是在从高处跌了一下,后期还会继续跌几次,直到重新考虑压缩产能。
在前几周的《每周动态》中我们曾经反复强调:“在这种情况下,养鸡场最好不要储存鸡蛋,趁着别人为你抬价的时候尽快出货,消化自己的库存。不要急于扩充产能,看看再说。”
当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提示,主要依据就是前期鸡蛋价格上涨并不完全是因为供不应求所致,其中掺杂着人为拉动的因素。往年鸡蛋价格上涨,是因为供应不足,批发商在产地收不上来鸡蛋,为了争取货源而被迫提价。本轮价格上涨则是在货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出现的连续暴涨。
在鸡蛋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对养鸡场是有利的,但是也对养鸡场造成误导。在8月18日的《每周动态》中我们就指出,误导的表现形式是大量补栏:“近期雏鸡孵化场的生意火爆,雏鸡生产的订单通常已经安排到2-3个月以后”,也指出价格暴涨“是养鸡场的‘福’;在鸡蛋产能仍然略大于需求的状态下,受到暴利的刺激,养鸡场集中、大批量补栏,几个月以后,蛋价又会跌入低谷,这将是养鸡场的‘祸’。这种价格的大起大落,有人欢喜有人愁,非常不利于养殖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现在看来,后期鸡蛋价格的走势势必会引起养鸡场的极大关注与担忧。
近期鸡蛋价格下降的另外几个原因是:糕点厂制作月饼的工作已经进入尾期,用蛋量大幅下降;高温天气消退,蛋鸡产蛋量恢复;大量新鸡很快就要相继进入产蛋期,鸡蛋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会再一次上演。
现在需要防止出现的是: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蛋鸡养殖业则进入寒冬。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蔬菜供应又进入换季时期。夏季冷凉地区的蔬菜陆陆续续退市,后续产地与设施蔬菜陆陆续续上市。在这种情况下,新发地市场蔬菜的整体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小幅波动,略有上涨。
9月22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02元/公斤,比9月15日的1.95元/公斤上涨3.59%;比去年同期的2.00元/公斤上涨1%。周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微幅上涨。上周末,年同比下降3.47%,本周同比由小幅下降转变为微幅上涨。
本周内的最高价2.02元/公斤(9月21、22日),比上周的1.99元/公斤上涨1.51%;本周内的最低价1.98元/公斤(9月17日),比上周的1.95元/公斤上涨1.54%。本周的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说明本周菜价是波动上行的。
9月的前半月,是北方冷凉地区上市的高峰期,价格是逐渐下滑的,这种下滑的趋势在本周有所停歇,导致本周价格略有回升。
其实,这种回升不过是暂时现象,随着北京及周边地区蔬菜逐渐进入上市高峰期,价格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下降空间的。
目前的菜价比较纠结:一方面是近几年全国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蔬菜产能总体上表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卖难现象时有发生,菜农的收入难以增加;一方面是商品化过程的费用在增加,包括人工费用、包装费用、保鲜费用等都有所上涨。所以现在的价格表现出的内容与前几年的内容存在差异。过去市场上蔬菜价格的上涨与下降,与地头价格基本上是同步的;而现在则不完全同步。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地头的农产品价格有所下降,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有所上涨。
根据本周蔬菜供应的状况,表现出以下4个特点:
1、冷凉地区露地蔬菜已经或者正在退市;
2、北方地区设施蔬菜(包括冷棚、暖棚生产的蔬菜)开始在市场上露头;
3、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蔬菜正在或者已经上市;
4、近期北方产区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蔬菜生长,供应充足。
在产地转换和生产方式转换初期,没有出现断茬现象,供应链衔接比较顺畅。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生姜
9月22日,新发地市场生姜的批发价是3-5元/斤,上周同期(9月15日)的价格是3.5-5.2元/斤,周环比下降8.05%。去年同期是0.9-1.5元/斤,年同比上涨233.33%。
最近2周,新发地市场生姜的价格连续下降,本周的价格继续下降,后期还有可能继续下降。
2016年,山东生姜生产是获得丰收的年份,生姜入窖、入库量是比较大的。所以,去年同期生姜的价格非常低廉。据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年初,一些公司进入生姜流通领域,不断加大生姜的储存,并且连续提高生姜的收购价,造成生姜价格出现快速上涨。今年春季以后,生姜的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并且没有降价的趋势。在生姜价格上涨以后,农户有惜售现象,公司则一边收购、一边销售自己储存的生姜。
今年,山东生姜仍然是丰收的年份,据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山东春季生姜的种植面积比去年扩种约20%,部分地块在夏季有被雨水浸泡现象,减产约20%,总产量应该与去年不相上下。
山东地区的生姜,一般在寒露与霜降节气期间收获,姜农地窖里还存有大量生姜,为了给鲜姜腾窖,现在到了急于销售的时候。
现在,公司不或者少收购生姜了,等着生姜价格下降以后再说。
2、大蒜
9月22日,新发地市场大蒜的批发价是2.3-3.4元/斤,上周同期(9月15日)的价格是2.4-3.6元/斤,周环比下降5%。去年同期是6.3-7.3元/斤,年同比下降58.09%。
本周,大蒜价格出现松动,略有下降。
今年大蒜的价格在5月份出现快速下降,由5月1日的19元/公斤快速下降到6月1日的4.7元/公斤,1个月的时间下降了75.26%。随后,价格有所抬头,7-8月份的价格在6.3元/公斤左右。9月份,价格缓慢回落,本周末的平均价是5.7元/公斤。
据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由于价格较低,蒜商储存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今年的入库量明显超过去年。据悉,去年入库量在200万吨左右,今年则超过300万吨。去年由于入库量不足,7月份以后蒜价出现连续上涨的态势,一直上涨到今年的5月初,今年由于入库量过大,近期价格出现松动。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蒜还属于“库外蒜”,库外蒜还需要半个月左右才能够销售完毕。往年,“库内蒜”要等到库外蒜销售完毕以后才能出库,今年则有些沉不住气,在本周已经在市场上露头。
市场上的商户给蒜农算了一笔账,认为今年蒜农的收入在4000-5000元/亩之间,还是比种小麦合算,所以今年蒜农种蒜的积极性没有受到打击。近期正是种植明年大蒜的时间段,据悉,河南、江苏大蒜已经种植完毕,总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山东地区的蒜农正在筹备种蒜,预计也会与去年持平。如此看来,如果后期不出现极端天气的话,近2年大蒜的价格总体上会表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
3、扁豆
9月22日,新发地市场扁豆的批发价是0.8-2.5元/斤,上周同期(9月15日)的价格是1.5-4元/斤,周环比下降40%。去年同期是1.5-3.3元/斤,年同比下降31.25%。
本周扁豆的价格大幅下降,得益于河北保定地区的扁豆大量上市。此前市场上销售的扁豆,主要来自河北张家口地区(豆角类蔬菜产地比较广,包括山西大同、内蒙赤峰及东三省地区),既有露地种植的,也有大棚种植的。上周同期,价格较低的是露地种植的,较高的是大棚种植的。
本周,保定地区的定兴、徐水一带的扁豆大量上市,由于是新开园的,质量明显好于张家口尾期的,对张家口扁豆的价格进行了打压。
目前,保定地区的扁豆批发价在2.5元/斤左右,张家口大棚的扁豆也屈从于这个价位,至于张家口露地扁豆,批发价下降到1元/斤上下。
保定地区的扁豆刚刚开始上市,在后期没有明显降温的情况下,销售时间能够维持1个月左右。
4、油菜
9月22日,新发地市场小油菜的批发价是0.5-0.7元/斤,上周同期(9月15日)的价格是0.8-1.2元/斤,周环比下降40%。去年同期是0.5-0.6元/斤,年同比上涨9.09%。
北京地区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非常明显,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北京及周边地区生产的蔬菜价格就会明显下降,气温不适宜,价格就会快速上涨。特别是一些小品种蔬菜,生长周期比较短,春秋季只要3-4周就可以生产出来一茬菜,冬、夏季则价格高企。
近期,北京及周边地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正是这些小品种蔬菜生产的黄金季节,所以,供应充足、价格低廉。
与小油菜价格走势相仿的还有香菜、小菠菜、小白菜、油麦菜、散叶生菜以及空心菜、苋菜、芥蓝、菜心、茼蒿、蒿子杆、木耳菜等等。
责任编辑:崔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