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节后白条猪批发平均价快速回落。
2018年2月23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8.08元/斤,比2018年2月14日(新发地市场肉类交易大厅从农历腊月卅至正月初五休市,上周末是2月16日,是农历春节,肉类交易大厅正处于休市期间,故采用休市前最后1天2月14日的价格)的9.13元/斤下降11.50%;比2018年1月23日的9.25元/斤下降12.65%;比2017年2月23日的10.15元/斤下降20.39%。周环比大幅下降;月环比大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2月14日),年同比下降9.60%,本周同比降幅大幅放大。
本周(2018年2月17日至2018年2月23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明显下行。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8.95元/斤(2月21日),比上周的9.13元/斤下降1.97%;最低价8.08元/斤(2月23日),比上周的7.75元/斤上涨4.26%。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87元/斤,高出10.77%。肉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17.81%大幅收窄。收窄的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下降、最低价上涨,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本周的最高价出现在周中期,最低价出现在周后期,说明本周肉价在节后是在快速回调的。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786.67头,比上周(2月10-16日)的2372.8头减少66.85%;比前2周(2月3-9日)的2950.57头减少73.34%;比前3周(1月27-2月2日)的2607.29头减少69.83%;比前4周(1月20-26日)的2226.71头减少64.67%。
去年同期的日均上市量是1518头,同比增加-48.18%。上周同比增加为88.10%,本周同比增幅由正增长转变为负增长。去年同期,已经过了农历正月十五,各个屠宰厂已经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今年则是刚刚过了春节假期,正处于1年中需求最为清淡的时间段,而且有的屠宰厂还没有复工,所以,按照公历时间做对比,上市量是大幅下降的。如果按照农历正月初六至初八对比,去年同期的日均上市量是597头,今年同比增加31.77%,上周同比增加13.23%,本周同比增幅明显放大。
节前,进入农历腊月以后,肉价一直处于波动下行之中,只是在市场休市前1天,白条猪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这种反弹,属于非正常的价格,不具有趋势性的意义。因为在临近市场休市之前,超市、餐饮业、零售网点、居民等消费群体已经基本上全部提前备货完毕,屠宰厂也开始放假休息,所以,休市之前最后1天的上市量锐减,除了影响节前的日均上市量以外,其价格则带有明显的随意性。
节后,超市、餐饮业、居民等消费群体还有较大的存货或者库存,需求并没有恢复,所以,节后的上市量明显不及节前。这种节前、节后需求的天壤之别是完全正常的市场现象。由于一些屠宰厂还没有恢复生产,短时间内的价格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即便是价格带有随意性,但是价格环比、同比下降的趋势还是表现的比较充分。
后期,肉价还有继续下行的空间。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节后鸡蛋价格明显回落。
2月23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75元/斤,比2月14日的4.43元/斤下降15.35%;比2018年1月23日的4.33元/斤下降13.39%;比2017年2月23日的2.34元/斤上涨60.26%。周环比大幅下降;月环比大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末,年同比上涨103.21%,本周同比涨幅大幅缩小。
节后,鸡蛋的降幅很大,特别是产地的价格,已经由200元/箱(44斤)下降到150元/箱。批发市场的价格下降的幅度有些拖后,因为许多商户是节前高价位时备的货,节后难以同步下调。
后期,如果不把蛋价虚高的水分挤出去,对养殖业的损害就会明显表现出来。如果希望禽蛋生产能够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应该使养殖业得到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这个空间既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最主要的是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当然,期货的庄家只有通过价格的大起大落才有牟利的机会,所以,网络的报价如果只随着庄家的指挥棒起舞,将会对禽蛋养殖业造成严重的伤害。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节前、节后,蔬菜的价格经历了1轮过山车。
2月23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3.01元/公斤,比2月16日的4.06元/公斤下降25.86%;比去年同期的2.45元/公斤上涨22.86%。周环比大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末,年同比上涨66.39%,本周同比涨幅大幅收窄。本周末是农历正月初八,去年正月初八的价格是2.71元/公斤,农历同比上涨11.07%,上周末农历同比上涨26.88%,本周同比涨幅明显收窄。
本周内的最高价3.84元/公斤(2月17日),比上周的4.06元/公斤下降5.42%;本周内的最低价3.01元/公斤(2月23日),比上周的2.87元/公斤上涨4.88%。本周的最高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说明本周菜价是在快速下行的。
节前菜价出现了快速上涨,农历腊月廿六的价格是2.91元/公斤,春节当日的价格4.06元/公斤,5天的时间价格上涨39.52%,一举蹿到近几年春节当日价格的最高点。
节前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主要有3个:
1是节前反季节蔬菜需求量明显放大,又恰逢节前采购高峰期,反季节蔬菜的价格相对较高,上涨的势头又比较迅猛,拉动加权平均价快速上涨。同时,冬储蔬菜需求量下降,上市量也同步下降,造成市场上高价格的蔬菜上市量大,低价格蔬菜上市量缩小,使得整体价格水平明显升高;
2是拉动价格上涨的动力源主要是南方产区的蔬菜,由于天气的原因,南方产区冬季蔬菜受到很大影响,几乎是全面减产。豆角类蔬菜、椒类蔬菜、瓜类蔬菜、菜花、莴笋类蔬菜的价格同比涨幅都非常明显。有的蔬菜是南方露地生产与北方大棚生产的同一种蔬菜,由于南方蔬菜减产,也拉动北方大棚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比如南方与北方同时生产的椒类、圆茄、长茄等,由于南方产区产量不足,北方产区的尖椒、柿子椒、圆茄、长茄、西葫芦等的价格也同比大幅上涨。
3是节前用工的费用均出现明显上涨。比如北方冬储的大白菜,在地窖里是以毛菜的形态储存的,在上市之前需要雇人把毛菜从地窖里搬出来,再剥成净菜,装上车。平时用工的费用是10元/小时,节前上涨到20-25元/小时;海南到北京的运费,平时是400-500元/吨,节前上涨到800-1000元/吨。不加钱,司机宁肯休息不愿意出车,农户准备过节不愿意剥菜。实际上,有的司机把菜运抵市场以后,把菜车留在市场,自己赶快就买了车票、机票回家了,等商户销售完了以后再赶回来取车。
节后,菜价快速回落,这种回落也是正常的市场规律,也是由3方面因素构成的:
1是节后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价格失去需求的支撑;
2是北方产区春季蔬菜开始陆陆续续上市,南方蔬菜失去了自己的独家优势;
3是司机开始出车、农户开始干活了,用工费用快速下降了。
从本周开始,菜价进入下降区间。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认为,春节期间的价格属于不正常的价格,这种现象将一去不复返了。当然,明年春节前,菜价还会出现明显波动,但是今年6月份之前,菜价的总体走势是回落。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圆茄
2月23日,新发地市场圆茄的批发价是1.8-3元/斤,上周同期(2月16日)的价格是2.4-3.8元/斤,周环比下降22.58%。去年同期是1.5-2.8元/斤,年同比上涨11.63%。
每年冬季,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圆茄来自多个产地。一般来讲,过去主要以河北衡水饶阳为主,山东聊城及甘肃白银的圆茄为辅。近几年,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到海南海口种植圆茄、到云南西双版纳种植圆茄,到内蒙赤峰宁城种植圆茄,使得冬季圆茄的供应地十分宽泛。
今年,海南的圆茄在种植初期反复受淹,颗粒无收;云南圆茄连续受到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减产;甘肃圆茄自顾不暇,使得北京市场上圆茄的供应一直比较紧张,价格长时间居高不下。
上周末,恰逢春节,是圆茄需求最大、价格最高的时间段,内蒙赤峰的精品圆茄的价格一度突破5元/斤的价位。
春节过后,需求相对降温,云南气温回升,北方产区气温回升,对圆茄的产量都起到助推的作用。在产量增加、需求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圆茄的价格也随之下行。
近期,河北沧州肃宁的圆茄开始上市,后期的上市量还会继续加大,使得圆茄的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2、菜花(花菜、花椰菜、实心菜花、实花)
2月23日,新发地市场菜花的批发价是1-1.8元/斤,上周同期(2月16日)的价格是3-3.5元/斤,周环比下降56.92%。去年同期是0.8-1元/斤,年同比上涨55.56%。
节后几天,菜花的价格跌幅过半。北京冬季菜花的供应主要依靠云南红河、湖北天门和浙江温州。去年同期,菜花的价格跌到低谷,云南的菜花进京,售价仅仅相当于商品化过程所发生的费用,农户和商户都出现了亏损。今年,云南减种;湖北、浙江菜花受冻,使得菜花的价格在春节期间上涨到近几年同期的高点。
节后,四川成都的菜花开始上市,上海的菜花开始上市,使得菜花供应偏紧的局面快速改观,价格也出现腰斩。
四川、上海春季菜花的种植面积较大,随后,菜花的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3、黄瓜
2月23日,新发地市场黄瓜的批发价是1.2-2.3元/斤,上周同期(2月16日)的价格是3.5-4.3元/斤,周环比下降55.13%。去年同期是1.7-2.1元/斤,年同比下降7.89%。
北京冬季黄瓜的主要供应地是辽宁朝阳的凌源市,凌源的黄瓜在逐年扩种的,扩种的范围扩大到凌源的周边地区。春节之前,凌源地区的气温长时间的徘徊在零下27-30℃,影响了黄瓜的生长速度,使得黄瓜的价格在春节之前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
节后,北方产区气温回升明显,凌源黄瓜生长速度加快,再加上山东潍坊、河北廊坊的春季黄瓜开始上市,黄瓜的价格在1周之内下降的幅度超过50%。
黄瓜的供应在春节前出现短暂的短缺,这种短缺的现象在春节后快速得到修补,黄瓜的价格也进入下降区间。
4、土豆
2月23日,新发地市场土豆的批发价是0.6-0.9元/斤,上周同期(2月16日)的价格是0.6-1元/斤,周环比下降6.25%。去年同期是0.75-1元/斤,年同比下降14.29%。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土豆全部是冬储的,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土豆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和内蒙中东部。
去年秋季,北方产区的土豆获得丰收,土豆不仅种植面积增加,亩产也同样增加。在产量增加的同时,土豆的质量也相对较高,非常适宜储存,所以,去年秋季土豆的储存量是相对较高的。
由于土豆存量充足,所以,在春节前,许多蔬菜的价格都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土豆的价格则波澜不惊。同样,由于土豆的存量充足,现在面临很大的销售压力,价格的走势表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更为紧迫的是,云南土豆很快就要上市了,一旦新土豆开始上市,人们更青睐新土豆,库存土豆就会出现销售困难的窘境,使得冬储土豆面临的销售压力愈发大了起来。
责任编辑:崔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