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玉米价格跌势不止原因浅析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6-10 点击:
国内玉米自7月中旬高位下跌以来,已经历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至今仍末有见底迹象。目前,产、销区的玉米价格再度出现了下滑行情。其中,吉林产区的玉米价格已在1020元/吨,最低跌至1000元/吨,华北各产地的新玉米收购价近期有所回落,较前期下跌2元/百斤左右,而南昌地区作为玉米的一大销区,其市场价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挫,数量颇多的新玉米已由面市初期的1200元/吨出头跌到了现在的1010元/吨上下。结合目前的市场状况,我们就影响玉米的下跌的一些因素作以下浅析: 1、农业气象: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引发此轮玉米一跌再跌的第一个原因,进入7月份以后,各大玉米产地均出现了连续降雨过程,不仅较大地缓解了产地旱情,同时,市场预期的玉米产量不减反增,从而使得国内玉米价格开始从高位回落,从目前的实际产量看,已较上年度增产4%,今年的玉米总产量在1.10亿吨左右。 2、季节差异:从往年的市场行情看,每逢年度玉米上市,其价格都有一个回调过程,因为此阶段的市场正值青黄不接,产区粮食部门忙于推出陈粮以扩仓容,而销区的用粮企业又在静观新粮上市,从而造成市场有价无市的局面出现,同时,市场也在期待着即将面市的新玉米的市场合理定位。 3、收购政策:除东北三省一区今年仍执行玉米保护价收购外,其它产区的玉米市场普遍放开,因此,参与收购的主体增多,加上粮食部门多采取以销定购、以贷定购的方式,自主经营宽松,使得这些产地的新玉米一上市就呈现出平开低走的走势。据了解,东北三省出台的玉米收购价虽比去年有所提高,但实际价格水平则与去年相当,原因在于今年将按新的质量标准收购,要求容重为685克/升,粮食部门还将对不合标准的玉米实行扣水扣杂。 4、陈粮处理:近期郑州、大连等地接踵而来的陈化粮竞价销售,使得近百万吨的降化玉米流入市场,并且郑州830元/吨的销售均价和大连900元/吨的均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对本已疲软的玉米市场再度形成打压。与此同时,还有一百多万吨的稻谷、小麦也在处理之列,这批定向饲料、酿酒行业的陈粮也将对粮价带来负面影响,何况陈化粮的处理还将在各地不断跟进。 5、出口受阻:在国内玉米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改变之时,玉米的出口量却是大幅下降,这对国内玉米的下行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截止到今年10月份,我国共出口玉米486万吨,而去年1-10月份的出口量达867.12万吨,减幅为43.7%,原因之一在于高企的中国玉米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据了解,我国玉米进口大户韩国在近期以101.9美元/吨C&F购入52000吨玉米后,就以出口商报价太高为由拒绝了后继投标。 6、加入WTO:中国已经入世,这对以往多依靠政府补贴方式出口的玉米构成不利,届时,国内高昂的种植成本将难以实现玉米出口。与此同时,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国外玉米进口到国内将不可避免。国内市场价格势必再度受到冲击,玉米市场价格也将寻求新的平衡点,而这一平衡点应低于目前的价格水平,受此心态影响,带动了国内玉米价格在近期进一步出现下跌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关于猪e网 - 广告宣传 -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网招聘 - 网址导航
©版权所有 1999-2008 中国猪网 - 猪e网 - 猪易网
业务联系: (010)82921526 51617197
京ICP备05012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