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玉米季节性弱势特征表现明显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6-10 点击: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在供给压力不断增强、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下季节性弱势特征表现明显,价格下跌加速。不过,价格的下跌并未掩盖市场利好因素的存在,长期来看,待利好因素全部得到释放,势必会再次推动市场价格走强,国内玉米价格仍有回暖反弹可能。
    短期内促使价格下跌的因素主要包括:
    1.新玉米上市速度加快,对价格形成冲击
    目前,东北产区新玉米收获工作已经完成,新玉米少量上市。关内玉米主产区秋播冬小麦现已基本完成,粮农集中时间整晒新玉米,新玉米上市量明显放大,而且,当地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数量加大。国内玉米市场供给量大幅增加,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冲击,部分地区回落幅度较大。
    2.养殖业恢复滞缓,企业采购步伐缓慢
    禽流感疫情目前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受疫情影响,很多地区的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已缩减了饲养规模。由于今冬明春是国内禽流感疫情易发期,因此,将进一步影响国内家禽养殖业的补栏积极性。
    3.玉米出口逐月下降,短期内难有好转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我国的玉米出口呈逐月下降趋势。上周,韩国买入了142000吨玉米,从这次招标的结果看,中国玉米的报价仅比美国玉米每吨便宜了3美元,可见我国玉米出口的优势并不十分明显,预计近期出口数量将继续有所减少。
    4.腾仓纳新工作继续开展,陈粮出库数量将增加
    受新玉米上市量日益增多影响,产区收储企业正在积极进行腾仓并库工作,陈玉米出库数量较前期有所增加。由于今年国内玉米市场全面放开,企业对老库存的销售积极性较高,后市东北地区仍将有较大数量的陈玉米进入市场流通,有待市场进一步消化。
    长期支持价格回暖的因素主要包括:
    1.农民惜售心理加重,对价格形成支撑
    新粮上市后,国内农民惜售心理严重。今年新收获的玉米水分与去年比相对偏高,但农户销售玉米的意愿仍不强烈,大部分农户仍以观望为主。另外,比价作用也对玉米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东北地区新上市的大豆收购均价为 2450元/吨,折合成水分14%以下的玉米收购价格在1020元/吨左右,若低于此价格农户会更加惜售。
    2.饲料、养殖业需求后期将呈恢复性增长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目前国内各地鲜肉、鸡蛋的价格仍然很高,这将对养殖业采购有一定支持作用。此外,南方饲料流通企业和终端消费企业库存量相对较低,若供应不能及时满足消费,则引发原料供应断档,迫使饲料企业进入市场抢购,并加大库存储存规模,促使玉米饲料价格上涨。后期各地养殖业恢复速度将会加快,存栏上升对玉米饲料的需求有望放大。
    3.东北粮食运输将再度紧张
    随着东北粮食主产区秋粮收购全面展开,东北地区的粮食运输将再度陷入紧张局面。煤电等能源运输将优先安排,外运困难将引发车皮费用增加,铁路运力紧张将成为影响南方粮食到货量的中长期因素。近期国内船运费再度上扬,大连至蛇口的大船运费已达80元/吨。运输成本的增加,直接增加了玉米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支持玉米价格。
    4.生产成本提升,对玉米价格上涨有所推动
    由于今年种子、化肥以及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使得农田种植成本大大提高。目前,吉林地区深加工企业新玉米收购价格在0.40―0.42元/斤,从收购价格与种植成本对比来看,价格水平并不高。而且,种植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农民的惜售心理增强,农民惜售对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5.收购市场竞争激烈,有利于价格上涨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玉米深加工企业将引领收购市场价格。目前,吉粮集团的改制工作正在进行中,改制后将以更强的实力参与收购市场的竞争,收购市场上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对市场收购价格的攀升将起到推动作用。随着新的收购者不断介入,新玉米收购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较小,未来的价格走势将以目前价格为底部稳步上涨。
    综合来看,短期内由于阶段性的需求降低和禽流感的影响,玉米价格保持弱势格局的时间会比预期延长,但长期走势仍然向好。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关于猪e网 - 广告宣传 -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网招聘 - 网址导航
©版权所有 1999-2008 中国猪网 - 猪e网 - 猪易网
业务联系: (010)82921526 51617197
京ICP备05012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