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回顾:
★2006年1月我国出口玉米42万吨 据海关数据显示,2006年1月我国玉米出口量42万吨,同比下降14.7%。2005/06年度我国玉米出口量为188万吨。
★陈玉米竞价销售令市场振奋
吉林省2006年第一批“老粮”竞价交易会陈玉米拍卖顺利结束,经过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除一笔合约因质量偏差、运距偏远等因素流拍卖,其余450余笔合约全部成交,成交数量101.315万吨,此次陈玉米拍卖底价1060元/吨,受现场情况影响,经省粮食局、省财厅协商决定,玉米起拍价调整两次,一次调至1130元/吨,一次调至1160元/吨,最终此次陈玉米最高成交价1310元/吨,最低成交价1100元/吨,平均成交价1206.57元/吨,成交金额达到12.2亿余元。
★未来3-5月份吉林省玉米价格将平稳上扬 目前,吉林省玉米收购价折合成安全水分大体在1150元/吨左右。预计今年3月份吉林省玉米价格将保持小幅上涨趋势,但涨幅不会太大;进入4月份以后,受黄淮地区玉米销售殆尽,南方玉米消费企业开始转向东北地区采购及农民可售玉米减少的影响,玉米价格将呈现季节性上扬;8月份受气候因素影响,对玉米产量的估算将使玉米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但在11月份新玉米上市前,总体价格趋势依然会保持震荡上扬的态势。
★USDA报告利多
创五个月新高 过去一周里,全球玉米市场大多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国玉米期货价格创下五个月新高的提振,原因在于美国农业部对2006/07年度玉米的供需预测利多,吸引基金入市建立多单。周线图上,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近期月玉米合约比一周前收高2.0美元/吨,美湾玉米现货报价也每吨收高2.1美元,阿根廷玉米出口离岸报价和一周前持平,我国大连玉米期货则比一周前收高1.0美元。
市场分析预测:
★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继续上涨 本周,国内玉米市场大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同比继续走高,主要是受到深加工企业采购活跃的支持。而作为前期市场主要利空因素的吉林陈玉米拍卖给当前国内玉米市场带来更多的却是利多信号,最高成交价格竟达到1310元/吨。不过,影响目前市场价格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有利多因素,也有利空因素,价格出现回落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如目前国内玉米市场购销并不十分活跃,但农民玉米开始逐步恢复上市,对节前玉米供应短缺现象有所缓解,市场供给能力不断提高;而国内饲料、养殖业仍属淡季,国内禽流感疫情仍有零星发生,玉米消费较为疲弱,以致饲料企业玉米批量采购较为观望,补库滞缓。除此之外,国内玉米出口形势以及相关品种的走势也对玉米价格走高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将会呈现高位震荡盘整走势。但是,从玉米市场供需结构变化分析,玉米价格上涨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市场价格将受供需变化的影响,预计中长期玉米价格将在震荡中再现其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