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热闻 > 行业要闻 > 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大幅下调200万头 记者观察:猪价会不会借机大涨?养殖户心态如何?

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大幅下调200万头 记者观察:猪价会不会借机大涨?养殖户心态如何?

作者:佚名来源:央广网时间:2024-03-04 11:05点击:

央广网北京3月2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备受全国养殖户关注的生猪产能调控新政日前落地。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点就是把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调低了200万头。这意味着能繁母猪的淘汰空间更大了。这项调整会带来哪些影响?猪价会不会再次大涨?

山西生猪养殖户李高峰最近内心比较纠结。他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目前只有十几头,还不到最多时候的三分之一。由于周围很多人也是这种情况,李高峰预计今年猪价要涨,他怕踏空行情,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可他又听说,现在的猪还是太多,怕多养的猪到时候又砸在手里。

李高峰说:“今年生猪价格形势比2023年要好一点,可是赶不上的时候,卖猪还是不挣钱。等七八月份猪价好了,猪场没有卖的猪了,就怕是这样。”

有这种心态的并不是他一个人,不少生猪养殖户如今都是这种进退两难的心态。那么,市场上的猪如今到底是多还是少?从生猪产能来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1月末已经下降到4067万头,已经低于业内熟知的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目标。然而,最新修订印发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把这个2021年设定的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了3900万头,而且还把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常波动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下调到92%。这等于明确表示,生猪产能的下调空间更大了。

那么,这项调整有什么依据?《方案》明确,这是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的目标,而实际上,以前4100万头的目标也是以这个数据为参照设定。一样的数据,为什么会算出不同的结果?对此,不少养殖户反而并不觉得奇怪。吉林一家中等规模养猪企业的负责人刘莉莉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单头母猪的产能近年来明显提高。

刘莉莉表示:“以前,一头母猪可能一年下2.2窝到2.3窝,一窝按10头算,一头母猪一年能上市22头到24头(生猪),现在是轻松达到30头。”

当然,母猪生产效率如此大幅度的提升并不是在这两三年内完成的,但是,这类母猪在全国生猪养殖行业的渗透率最近两年却大幅提升。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晶告诉记者:“从2021年到现在为止,不论是集团养殖公司,还是中小养殖公司,还是散养户,大家都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这种产能比较高的母猪进行优先补栏。所以这种产能效率的提升,使基础母猪的保有量其实相对是有下调空间的。”

尽管如此,一下把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调低200万头,这会对生猪养殖行业和猪价带来怎样的影响,仍然受到高度关注。有消费者担心,这意味着全国母猪存栏量还有一两百万头的淘汰空间,万一造成产能短缺,猪价会不会大涨?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仔猪价格已经从每头200元上涨到500元左右,足以说明业内看好猪价走势。对此,扬翔股份副总裁高远飞认为,生猪产能短缺不太可能再次出现。

高远飞解释说:“经历了非洲猪瘟之后,母猪产能是随时可以上马的。极端情况下,三杂母猪也会拿来当繁殖母猪用,当生产母猪用。所以能够生猪仔的母猪实际保有量以及它的补充能力都是比较大、比较充足的。”

实际上,记者查阅方案,并没有发现调控生猪产能的强制性措施,也就是说,更多还是要靠引导和市场自发调节。因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方案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不会是立竿见影的。

朱增勇说:“我觉得主要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各个企业或者养殖主体会根据自己所在的区域以及自身能繁母猪存栏的情况,基于国家总的调控目标,包括市场的波动情况进行调整。我觉得主要还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养殖户适度进行产能的调整。”

生猪养殖政策的调整和猪价涨跌,与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利益都密切相关。近年来,猪价无论是涨是跌,都有很高的关注度。但在刘莉莉等多名养殖户看来,未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猪价或许会不再让人纠结。

刘莉莉称:“以前,50后、60后、70后这些人是吃猪肉的主力军,但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00后的孩子们,他们吃得很多样化,以后这样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责任编辑:滕海原  

猪易数据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