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自媒体 > 猪场老板思享汇 > 致散户:农村拆迁完毕之日,就是养猪业崩塌之时
作者:磊子来源:猪场老板思享汇时间:2016-08-27 13:16点击:次
郑州的城中村沙门要拆了。 由于我家的小区刚好建在沙门村旁,自2009年交房入住7年来,就享受着这个大城市芦苇荡的生活配套。现在,要china,我家的傍芦苇荡生态也将不存…… 城中村的改造,始终无法摆脱与民争利之讥,也引起我一写和养猪有关的思考。 1 想当初,沙门村肯定也有人养猪。呼啦啦,城市的膨胀将之裹进,种地、养猪,就此永别。涌进来的乌泱乌泱的小鸟,使村民以收租为生。这多人,聚在一起,吃的猪肉,只能从他处运来。 政府要拆,理由很简单,不论建筑属性和质量,一概蔑为:棚户区改造。城市又吞噬一个村庄。 ![]() 对拆迁,国人早已“审美疲劳”。该野蛮粗暴的,铺天盖地。一夜全村成百万富翁后,悄无声息。只能感伤与回忆,不能质疑和反对。做抗争和维权的,更多的可能图利益,鲜为正义。各种执政之道理和危害,中西方地权之比较,已被媒体讲得透彻至极,他们都充耳不闻,黑着眼拆完。 谁还会相信,这样的城中村改造,是为了村民的利益、城市的发展? 或许,他们也不在乎大家信不信。 谁叫你脚下的这块地值钱呢! 城中村改造就这么一直带病前行。 城中村拆迁原理:谁叫你脚下的这块地值钱呢! 2 “城外村”的拆迁,也如火如荼。原理,和城中村一样:地价驱动。 拆!拆!拆!众知,我国的养猪小散户基数大,占据半壁江山,遍布大小角落,却处在这个行业链的底部,抗风险能力弱。吾忧:在拆迁风暴中,散户的消失一旦突破某种量,整个养猪行业就像被掏掉了根基的巨塔。 是的,猪场都在农村。温氏、牧原、雏鹰,无论怎么扩张,选址都是农村。养猪业的两级分化已很严重,但在猪场的选址方面,却共守“农牧行业”的老本营。“公司+农户”被证实为最有生命力的养殖模式。 养猪企业和开发商竞拍土地建猪场?不是找死,胜似找死。养猪可规模化、工业化,但养猪的场地,必须农业化、反工业化。“农户”不存,“公司”岂不只剩下“工业化”?而纯拼“工业化”,我们干得过地广人稀粮食比我们便宜一半的美国? 什么决定着养猪行业的生死?大家都在提环保、管理、技术、资金,很少有人提到地价。大家在算成本时,都不算地价的。当极权的政府对村庄所在的地皮虎视眈眈时,我们才意识到,土地才是养猪行业的“阿克琉斯之踵”。这个“踵”,还由不得我们。 无论多大的猪场,都建在农村 3 猪场的拆迁,实在是中国农村拆迁中,太小太小的组成部分。 有人不认可散户是养猪行业的根基,甚至污为:猪周期就是散户造成的!“猪价一低,大量的散户退场,导致未来一年的生猪供应量严重不足,价格一下子被推到极高;行情一好,散户又一哄而上。” 言下之意,跟大企业在行情好的时候不会加大投入、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不会减产似的! 恰恰相反,散户钱少,预判力缺,即使是扩大或减产,排气量也无法和大猪场相媲美。我反倒觉得,散户是“迟钝”而稳定的水,载着规模猪场的舟,遇波动,舟易先觉,水跟着逃,才更接近猪周期时各自的表现。没有散户,行吗?一个追问是:若小散尽去,全国的猪掌控在100家千万头规模的大猪场手中,国家管控的风险是更高,还是更低? 规模化猪场就一定能够提高养殖水平?貌似,实未必。养猪有无效率,并不取决于规模大小,而取决于三个要素:养殖环境是否合理、养殖技术是否科学、养殖者是否有责任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规模化养殖场不一定都赚钱,专业户不一定都不赚钱。 鉴于以上各种因素,有人指出,小农场是将来国家扶持的一个方向,种养结合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模式。既能解决农民工回流的工作问题,又能解决农民工的归宿问题,减少环保压力,增加食品供给。 但愿如此。 ![]() 4 中国的农村城镇化,已是大势所趋。对错勿论,估计也无回头路可走。 农民用什么来维系城镇化带来的相对增加的生活成本?都出去打工?不现实;养猪?又地价飞涨,难以支撑。 千百年来,养猪都是农民增收的一个副业。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集中,原以为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事实却是,很多企业拿到土地后,并没有扩大猪粮生产,而是囤地待嫁,或争取国家政策,令政府苦不堪言。 当然,我们的祖国地大村多,拆不尽,总有地方不用拆,总有地方养猪。 有层出不穷的散户养猪,从来都不应被视为一件错误的事。所有的行业,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中国的散户越多,越能证明这是一个商业上充满野心的国家,社会的阶层壁垒会被迅速突破。温鹏程、侯建芳,都是高中毕业回家养猪创业,若无此大环境,可能吗?要相信,未来的养猪大鳄,一定在民间。 我就怕,我们把村庄拆没了,拆得太厉害了,这样的年轻人想找块场地养猪,找不到。 5 散户是由中国国情衍生来的,有深刻的存在意义,不要轻易否定。 “农村拆迁完毕之日,就是养猪业崩塌之时”,可以从两层涵义来理解:一,公权之专横,民权之孱弱,使得养猪业建基于农村无保障的沙土之上,若不警醒,只能有表面的光鲜,不可能成为伟大的行业。二,养猪业不尊重散户之作用,就难以获得新鲜血液之供给,终将难以为继。当所有的行业均如此,农业现代化和中国城镇化,就无从谈起。 散户永不消失。
责任编辑:刘吉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