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养猪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经验
作者:杨倩来源:中国环境报时间:2014-08-01 08:10点击:次
荷兰和中国同为农业大国,同样面临着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污染治理的压力。荷兰作为欧盟成员国,亦是欧盟畜禽养殖产业及环保政策的主要决策参与者,在清洁生产技术政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污染防治管理政策等方面都形成了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可为我国提供重要借鉴。 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荷兰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结构合理、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包括《动物粪便法案》、《空气质量计划》、《自然保护法案》、《恶臭气体法案》等国家法规,明确规定了国家、省、农场、养殖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限定了禽舍、牧场、粪便贮存场、生产室、农田的NH3、CH4、CO2、N2O排放标准阈值或排放总量要求。 同时,在荷兰政府积极推动下,科研机构加快技术研发,发布实施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导以及规范技术应用和工程建设。 覆盖广泛的鞭策性监管政策 荷兰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鞭策性政策覆盖了动物生产、物质流通、治污设施、施肥控制等各个方面,重点针对4个方面:减少动物圈舍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动物粪便贮存流失量、减少施肥操作损失量、减少作物生长氮肥流失量。 其中,在控制禽舍污染物排放方面,禽舍氨气排放指令规定了每个动物单位每年排放污染物的最大量,最佳可行技术中规定了单独设计每个禽舍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参数。 在控制粪便存储流失量方面,法令要求粪污存储设施必须密封以阻止氨气排放,饲料配比需要精准化以减少营养物质流失,同时要求只有在耕作季节施入动物粪肥。 在作物生长的养分管理方面,制订了氮肥施入标准,耕地是60千克/公顷,牧草地是90千克/公顷,目标是将土壤中的氮、磷元素控制在适中水平,对缺磷的土壤制定较高的标准值,富磷的土壤制定较低的标准值。 积极稳健的引导性财税政策 荷兰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引导性政策覆盖生产技术革新、治污设施建设补贴、动物福利改善等方面,重点针对3个方面:财政资金支持创新性技术和管理的研究和发展,补贴和财政手段刺激新技术的投入,支持示范项目、技术咨询服务、农场主网络等能力建设工程。 通过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开展技术创新实验、应用技术研发和技术示范工程等项目,鼓励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中试工程建设,重点开展畜舍绿色建设技术、温室气体减量化技术、沼液微生物有机质提取技术、沼气发电技术等创新性技术研发,以及技术示范工程和技术比选工程建设。 种养结合、优化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政策 荷兰从国家宏观政策制定到各省具体执行操作层面均强化落实“以地定畜、种养结合”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理念。 国家在产业结构宏观布局层面,根据区域土壤结构和物理成分,在荷兰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重点布置生猪、奶牛、蛋鸡和肉鸡养殖区域;此外,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实现畜禽粪肥在过量省份与不足省份,以及荷兰与欧盟其他国家之间的流动,最终降低粪肥过量省份的土壤负荷,一定区域上实现了种养平衡。 各省则积极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加强了政策的可操作性,实现农场中间的粪肥有偿交易,进一步提高了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 荷兰养殖单元主要包括两种:传统农场型和专业化养殖场。传统农场的农场主一般拥有养殖场和土地,养殖废弃物除了自己土地种植需要提供养分外,其余以协议方式施用于其他农场或做成固体肥料;专业化养殖场干粪基本用于生产动物粪肥,液体经发酵后生产沼气和培养绿藻(动物饲料)。 强化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技术政策 荷兰政府发布实施了可行性技术指南目录,包括清洁生产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和废弃物综合技术,这些技术均是基于“粪便营养物质综合利用”的系统物质循环理念。 首先是通过实用技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阈值,如厂房设置、粪便收集系统建设、通风系统建设采用的技术都是用来减少营养元素以气态形式的排放量,减少氮、碳元素的流失。 其次是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充分利用农业生态循环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如沼气发电技术、沼液微生物生物质提取技术、干粪生物制肥技术等,最大程度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 精细化管理与全程化的管控手段 荷兰政府与科研部门研究颁布了完整而细致的氮、磷营养元素循环表,明确农业生产的氮、磷元素转化与损失环节,用于指导全国开展相关政策设计、技术研发和循环经济发展。 荷兰科研部门研究重点不仅仅局限于末端的粪污综合利用技术,而是针对禽舍设计、养殖管理、粪污收集、养分提取等全过程的控制技术研究,突出生态系统循环经济理念。 畜禽养殖场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奶牛场为例,养殖场建立了奶牛的信息档案,掌握了每头奶牛的生长习性、生理特征,按照分析结果,设计饲养、活动、挤奶的管理时间和程序,实现了奶牛的最优化饲养,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和动物饲养效率,间接地降低了养殖场污染物的产生量,达到源头控制的目标。
责任编辑:龚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