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猪易原创 >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瑞:我们行业正处于变革的浪潮之中!
作者:静书 刘吉霏来源:猪e网原创时间:2016-07-01 15:21点击:次
今天是2016年7月1日,2016年上半年已经成为历史,下半年也已悄然开始。回首这已经过去的上半年,猪价大涨,豆粕、玉米等原料大涨,继而是饲料价格上调,不论是养猪人还是饲料人今年上半年的情况都开始好转。同时,新希望六和、大北农、唐人神、正邦等等饲料大佬纷纷转战养猪行业,一个个拿出几十亿来搞养猪,提出的目标更是要在三到五年内达到1000万头的规模。另一方面,正大、新希望、正邦纷纷与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京东等进行合作,试图通过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来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点。放眼行业外,阿里、京东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仍旧加大对我们畜牧业的渗透,在今年5月份把养殖、饲料企业的各大老板们请到阿里去做客,共同谋划更多的联合。 看起来有些混乱,但实际上都同属于于传统畜牧业变革的范畴。为了能帮助大家梳理清楚如今畜牧行业的情况,猪易传媒于6月30日采访了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瑞,其对关于当下畜牧业变革之中的饲料电商、畜牧业品牌的塑造、去掉经销商、食品安全等等问题给予了详细解答。这其中的内容,将对我们养猪人、饲料企业、经销商等对象均有帮助。在文章开始之前,猪易传媒对刘瑞副秘书长表示感谢! 一、在国家支持电商进农村的背景下,除了淘宝、京东在发力饲料电商之外,业内也涌现出一批专业的饲料电商平台。您是如何看待饲料电商这件事的,会不会成为一种趋势?或者说传统的饲料经销渠道会不会被改变? 答:就广义的畜牧行业来讲,饲料行业处于养殖业的上游,但基本上属于工业的范畴。对新技术的洞察力和迅速转化为提升行业效率的能力都很强。你提的这个问题对整个畜牧业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有这几方面: 1、改变产业格局 我们粗略地把饲料电商分为这几个类型 互联网企业 这部分的企业优势是可以同时容纳不同的饲料厂商,产品种类多,可选择余地大,形成集聚效应。可以同时吸引饲料厂商、各级代理商、养殖者多个层面。对于无意立即投资自建电商平台的饲料企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饲料企业 有些传统大型饲料企业有实力建造自己的电商平台,并对整个行业开放,同时,以其他服务吸引终端客户,是种一举多得的模式。优势是服务更专业,更全面,客户粘性高。困难是,难以吸引行业内产品趋同,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大型饲料企业入驻电商平台。 在某个领域耕耘的饲料企业,这部分企业的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优势,专注自己产品的网络营销,效果会更显著,会坚持使用自己的电商平台。 全产业链企业 这部分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和投资意愿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并对行业开放。除了销售饲料,也提供其他服务,客户粘性同样很高。但也存在同样的困难,难以吸引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入驻。 新进入的企业 以往不主要从事饲料开发与销售,但与畜牧业沾边的企业,与金融投资业合作获得雄厚的资金支撑,以电商平台为切入点,也可以快速进入饲料行业,迅速占领电商阵地,或许还有更大的目标。从而不仅仅改变饲料行业的格局,甚至改变整个畜牧业的格局。 媒体 这个群体的特点是思想活跃,锐意进取,易于变革,客户群广。可以帮助客户做品牌推广策划,突出产品优势,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迅速打开新产品市场。对于推广饲料企业的少数产品有特殊优势。想让某个产品迅速脱颖而出,不妨充分利用这类电商平台。 总之,不利用电商平台,是饲料企业的一大损失。不妨各种平台都利用。如何利用才是关键点。这几种从事饲料电商的企业会同时存在,同场博弈,难以一统天下,用得好,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中小企业提升销售业绩会更明显。从而改变整个饲料市场的格局。 谈到“传统的饲料经销渠道会不会被改变”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网络销售明显是一种直销方式,对传统的多级代理分销的模式有很大冲击。饲料厂商、各级代理、养殖场,三方的利益分配方式会改变,得实惠的应该是养殖者。至于说中间商如何应对这种冲击,有几个选择。这要看到目前网络销售仍存在的缺欠在哪,从而选择自己的角色改变。 一是最后一公里,货物能直接运到终端客户手中吗?如果不能,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二是饲料销售后,面对面的售后服务不再需要了吗,如果仍然需要,谁来做;三是新产品推出,谁来做市场开拓,饲料厂商有这个精力吗?四是饲料厂的货物能从生产厂直接迅速运往全国各地吗?五是应付各种小批量订单会不会远程运输成本很高?各级代理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吗?各级代理商如果把电子商务看成一种机会,可以迅速扩大自己代理的产品销售,而不是没顶之灾,积极参与到饲料销售方式的大变革,对整个行业无疑是一个幸事。 2、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对养殖业来说,会享用上越来越好的饲料产品,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 首先,产品的推广速度和范围,产品问题反馈的速度,好产品的口碑传播,都比传统单靠人力传播的方式要快很多 其次,在同一平台上同时展示多个同类产品,有特点,产品优势显著的产品更易于销售。而销售业绩不佳的产品会被更快地淘汰。从而倒逼企业不得不开发更好的产品,形成明显的差异性。 再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比如大数据分析技术,洞察销售规律,自我更新产品,或开发出更适应不同区域的产品 最后,提升畜牧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从而,更加容易接受其他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其潜在影响不容低估。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和培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3、互联网企业进入其他畜牧业电商领域 由于饲料产品的工业属性,具有客户群批量大而稳定的特征,易于推广电子商务。互联网企业可能会以此为突破口,摸清畜牧行业电子商务的运营规律,从而扩大战果,迅速占领其他细分领域,也值得关注。有意把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企业,不妨早早布局,精耕细作,尽早占领属于自己的优势领域。 以上谈了饲料电商对于畜牧业可能的影响,有些观点有待进一步研讨。 总之,互联网将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预测更远一点,电子商务在运行的过程中会积淀大量数据,不利用,只是金矿而已;积极利用,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规律,运用于销售,行业统计,畜牧业经济发展预测,都是很有意义的。例如,销售数据与客户数据结合可以推测出哪个客户在何事何地需要订购下一批饲料,从而生产计划更精准,库房备货发货更有效率;将各个电商平台的数据汇集到一起,可以描绘出全国的畜牧业运行情况,市场预测更精准,适时预警,调整供求关系更顺畅。 二、互联网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效率,砍掉中间环节。那么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畜牧行业的经销商群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这个问题上面以饲料行业经销商为例谈过了。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对于传统模式都会有冲击,但是也意味着更大的机会。就看经销商群体能不能从新模式中找到自己转型的切入点。没有完美的商业模式,新的需求一定会产生,就看你有没有欲望去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或融入,活得更好,或抵触,被淘汰。 三、 在种植业来说,已经有很多比较响亮的牌子,比如褚橙、柳桃等。但是我们畜牧产品,特别是猪肉、禽肉、水产品却还没有形成很多全国性的品牌。要树立品牌,俨然也是当下要做的一个重点。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呢? 畜产品的品牌问题,你戳到了畜牧业的痛点。 在整个畜产品安全问题出过一些让消费者难以接受的事件的大背景下,单个品牌的创建更加困难。植物产品和动物产品的生产有很大区别。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前者涉及到的主要是土地、环境、化肥、农药、品种;后者主要是环境、饲料、疾病防治、品种。后者更难以控制。前者,单个品种出现问题,不大会联想到其他品种,例如,苹果出现问题,消费者不会联想到梨也不能吃了。但是,后者,如果猪肉出现问题了,吃的饲料,用的兽药都差不多,消费者会联想到所有肉都不能吃了。一家企业的产品出现问题,会立即拖累整个畜牧行业。我想,这可能是畜牧业不易树立品牌的原因之一吧。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整个行业的齐心合力,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痼疾,对消费者普及畜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科学技术,打消他们的顾虑,给消费者一个畜产品大体安全的感受。单个产品做大量广告,自己的产品是挣了个“眼熟”,但是在树立自己品牌的同时,贬低大众消费的畜产品,长远看,不利于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况且,树立了少量畜产品品牌,也不能树立中国畜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良好形象。这是我要谈的第一点,养好孕育品牌的土壤。 其二,培育和创造品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首先要制定品牌战略;第二制定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比如设计标识、注册商标;第三开展一系列的品牌打造活动,委托推广公司策划推广计划、打广告、在各种会议展示、参与各种品牌推介会和各种评比,这些在打造品牌过程中起着让受众“认知”的作用。在这方面中国畜牧业协会有着丰富的资源,有很多平台可以利用,例如:畜博会、各行业发展大会论坛及其展示活动、各种产品推介会、与权威媒体共同主办的各种品牌推广活动、与专业机构合作的品牌评估、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矩阵等。 你刚才谈到的褚橙的迅速走红,得益于名人效应,精心策划。“褚时健70多岁,在云南潜心种橙十多年,是朴实创业、人生奋斗的典范”。励志的切入点远远超出了“橙子好吃”的层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迅速传播作用,这些都加快了“认知”的速度和广度。10年的积淀和对人的肯定,有了起码的“认同感”。但是,有了知名度和初步的认同感之后,仍然要靠良好的产品品质赢得口碑,从而迅速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产品。 品牌的定义有很多种,在不断争议中变换着内涵和外延,但是,“品牌是消费者对于某商品产生的主观印象,并使得消费者在选择该商品时产生购买偏好”的描述,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并接受。所以,品牌不是自己认为是就是了,也不是单靠评比可以确立的,最终还是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就是第四个阶段,长期的品牌维护管理,才能获得稳定的“忠诚度”,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 四、食品安全当下已经是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上到国务院,下到地方政府,都在把食品安全当成重点来推进。那么我们畜牧业作为食品的源头,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障呢? 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就生产环节谈点看法。 首先,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文化。 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信誉危机并非只在畜牧业存在。在这个大环境下,彻底恢复消费者对畜产品的信任并非易事。当说话没人信的情况下,多说无益,只能靠做去挽回信任。 相信大部分畜牧行业的企业都是很好的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质量是高度负责的,对企业的声誉是精心维护的。但是,由于畜产品的趋同性,极个别的企业出现问题会立即殃及整个产业。人们对于伤及身体健康的事件的记忆不太容易消除。一次食品安全事故,会影响畜牧业几年,甚至几十年。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怎么办呢? 打造企业的诚信形象。一是真正做好,二是主动披露,三是随时可查。 真正做好。严格遵守国家规章制度,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生产出安全的畜产品; 主动披露。以各种方式曝光企业的生产过程,与“透明厨房”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例如,新的VR(虚拟现实)技术拍摄的视频可以让企业的食品生产线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展示,让消费者如身临其境,感受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把关;应用物联网技术,让消费者“看到”生产过程。在6月20日举办的2016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上中国经济网共推出5部VR视频。加工企业比较好做,养殖业牵涉到众所周知的问题,还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随时可查。积极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告诉消费者我是不怕查的。关于这点要密切关注政府的导向,6月23日农业部发布了《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要求,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健全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加快构建统一权威、职责明确、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保障公众消费安全。明确表达了政府的决心。另据媒体5月报道,国家级重庆生猪交易市场将在各地建立分中心,将结合农信互联猪联网管理平台,猪场可以记录商品猪从出生到出栏的关键性数据,并与猪交所对接,实现生猪生产过程追溯,提升当地生猪品牌影响力,打造安全猪肉。政府与企业合作,使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无缝连接,快速实现全程可追溯的模式。这种模式也值得密切关注,及时决策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 做到这三点其实是很难的,是不是自己难为自己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底值不值?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会做出不同的回答。谁做到了,谁就能从行业中脱颖而出。如果所有企业都做到了,相信消费者对畜产品安全性的认识会彻底改善。即使出现偶然事件,也不会动摇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有一些误区。2012年媒体炒作“速生鸡”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消费者容易被误导,源于不了解畜牧业的生产过程,对于其中涉及到的科学技术一无所知。这就提醒我们,特别是媒体,我们能不能做些有益的科普工作,帮助消费者建立正确的认识。畜牧业的媒体要形成合力,起码在出现舆情事件时,冷静思考,怎样应对才是对行业有利的。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推波助澜,进一步伤害行业。能站出来澄清事实就更好了。
责任编辑:刘吉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