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企业财经 > 温氏股份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佚名来源:同花顺财经时间:2018-04-10 09:44点击:次
4月10日消息,温氏股份(300498)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在文件要求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机遇。同时,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着力推动文化创意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提出50条举措,推动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繁荣发展。 2017年10月20日,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业内首家主板上市公司,这是公司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以此为契机,公司管理层紧密围绕经营目标,贯彻执行董事会的战略部署,坚持"设计领衔、科技依托、跨界总包"的经营理念,以服务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好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为口号,公司的中标金额、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发展正迎来新时代。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919.90万元,同比增长22.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15.68万元,同比增长47.57%;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275,580.46万元,同比增长5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29,025.62万元,同比增长124.85%。 1、公司主营业务中标结构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中标项目92个,同比增长29.58%;累计中标金额365,811.27万元。 2、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分析 3、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情况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科技文创领域的数字文化展示行业目前已呈现出展馆类型不断丰富,展示空间与展示内容的高度融合,展示手段不断更新的趋势。 1、展馆类型不断丰富 展馆是展示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对于展示行业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各方对于展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逐步认识、认同,国内对于各类专业性的展示场馆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也成为展示行业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各地政府、规划建设及文化旅游等主管部门主导的城市馆、园区馆、博物馆、科技馆、旅游景区展示体验中心等场馆纷纷建设,以满足其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公益的文化基础设施配套需求,实现地区品牌宣传、招商引资、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市民教育等功能;同时越来越多企业在市场化运作中不断产生展示需求,除了参加各类会展外,积极兴建各类企业馆、商业体验馆、各型主题馆来展示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品牌、促成商业交易。 2、展馆空间与展示内容的高度融合 现代展示空间已不仅仅作为展示的容器,其空间布局、设计理念和展示形态也已成为展馆整一、概述 (一)经济环境及畜禽养殖行业概述 1、宏观经济环境 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消费需求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延续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全年GDP总量规模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3%。 农林牧渔业发展形势稳中向好,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质增效,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农林牧渔业国内生产总值68009亿元,比上年增长4.1%,提高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3%,提高了1.1个百分点。 2、畜禽养殖行业环境 2017年,畜牧业生产形势相对稳定并逐渐趋好,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新进展。以生态发展为导向,行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供给、安全、生态各项内容得到协调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猪肉产量5340万吨,同比增长0.80%,占猪牛羊禽肉肉类产量的63.34%,禽肉产量1897万吨,同比增加0.50%,占猪牛羊禽肉肉类产量的22.5%。国务院、环保部、农业部制定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及《"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要求明确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布局,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强化养殖污染防治,引导大型养猪企业在东北、西北等区域布局,产业集中程度进一步升级。养殖行业环保治理持续,促进畜牧业生产规模的调整集中。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及"环保政策"陆续出台,行业进入门槛大幅提升,供给侧改革下的行业供应格局已出现趋势性改变。在猪肉消费成熟的国内市场,供应的增加导致2017年度猪价进入下行趋势区间。 黄羽肉鸡行业2017年度上半年受行业供应、活禽销售渠道及H7N9等因素影响,养殖环节亏损;下半年,行业供应规模调整逐渐恢复,肉鸡价格回暖,突破盈亏平衡点,行业开始扭亏为盈。 国内粮食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粮食在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基础上丰收、总量供需宽松。2017年国内玉米饲料原料价格受供需变化、政策贴补、陈粮拍卖等因素影响触底后整体恢复上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偏弱,养殖业饲料成本整体下降。 3、公司经营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以"面向未来,促进温氏各项业务协调发展"为年度工作主线,紧跟时代发展节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开展行业竞争力分析、明确业务转型升级为切入点,提高业务模块专业化管理水平,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6.57亿元,利润总额70.9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51亿元。公司各业务模块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主要经营管理及业务发展情况如下: (1)推进各项业务,提速增效养猪业优质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以适应产业战略布局需求为方向,增强养猪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扩大三系配套种猪生产,基本满足新场引种与老场更新的种猪需求。围绕肉猪"高品质、大体重"的饲养目标,调整了种猪品系及配套选育措施,确定了不同区域终端父本的配套模式,基本完成了终端公猪优化更新。全年养猪业立项规模1326万头,新开工猪场规模726万头,竣工猪场规模502万头,完成了全国区域种猪育种基地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肉猪1904.17万头,同比增长11.18%;销售均价14.98元/公斤,同比下降18.59%;销售收入337.95亿元,同比下降6.74%,。商品肉猪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60.72%,商品肉猪销售毛利占总毛利的82.57%。公司商品肉猪收入、毛利水平下降,主要是受商品肉猪销售价格下降所致。 养禽业务推进转型2017年,公司养禽业以转型升级为目标方向,上半年面对活禽销售受阻及H7N9事件影响等问题,通过调整产投苗计划、促销、调整项目等方式扭亏;下半年,随着行情逐步回暖,通过适度增加投苗,发挥肉鸡销售联动优势,分区域、分品种进行精准定价,对肉鸡上市节点的科学把控,带动公司肉鸡销售价格持续稳健攀升,实现年度扭亏为盈。 推进养禽业务转型升级,以"掌控渠道,直配终端"为转型目标,积极转变观念,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探索、布局鲜品、屠宰业务。报告期内通过新建及收购肉鸡屠宰厂,公司肉鸡屠宰产能提升到1.3亿只。 推动鲜品批零中心建设,报告期内已有51家鲜品批零中心投入运营。 2017年度公司销售商品肉鸡7.76亿只,同比下降8.49%;收入168.68亿元,同比下降6.85%,销售均价11.65元/公斤,同比上升0.1%。受黄羽肉鸡行业景气度波动及四季度肉鸡价格回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养鸡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盈利。 说明:本报告期肉鸡类(产品)相关数据包含了公司销售的冰鲜鸡,为保持口径统一,对可比期间的数据进行了调整。 其他养禽业中,共销售商品肉鸭3,097.90万只,收入11.49亿元。 动保业务增强创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发展动保产业,继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全力推动H5+H7疫苗生产资质生产和供应,通过改进降低马立克种毒使用代次、改进球虫卵囊分离技术、改进球虫疫苗免疫法等生产工艺,提升了生产应用效果,对肉鸡、肉猪疫病防控作用显著。科研工作有序开展,加大创新研发力度。2017年公司获得1个新兽药证书,12个专利(其中有2个美国专利),35个产品批准文号,5个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主持或参与4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乳业加快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以"加快乳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为主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促进养牛和乳品加工产业协调发展。规模化、自动化乳品加工厂——大旺乳品厂顺利投产,乳品加工业产能和销量大幅提升;连州、江华乳业项目顺利投产,进一步巩固了华南地区奶牛养殖的龙头地位。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奶牛存栏2.17万头,报告期内共销售原奶5.53万吨,成品奶1.8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90亿元,同比增长25.53%。 农牧设备制造水平提高报告期内,公司拓宽业务领域,推进农牧装备转型升级,自主研发推动料线控制器、料塔称重系统、环境控制器、养殖设备联网系统、埋刮板干粪提升机等新产品的应用;通过开发母猪食槽(焊接式)底板滚圆专机、建设自动化车间立体仓库及引进自动化机械及环保设备等方式引进生产工艺技术,提高设备制造水平。 生鲜业务加快推进报告期内,公司以"掌控渠道,直配终端"为转型升级目标,加快推进实体经营业务,初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温氏生鲜连锁经营管理体系,使"公司+店主"的经营模式更加完善。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215.28%,累计签约门店197间,已开业178间,业务已拓展到深圳、广州、东莞、肇庆、云浮(含新兴)、苏州、杭州等城市,温氏生鲜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2)发挥优势,提升效益 集中采购: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采购管理,与生产创新联动,结合原料供应资源以及片区的实际,对能量类实行专业线集中采购管理,对蛋白类原料实行"专业线采购为主、片区采购为辅"的采购管理,激发集中采购管理优势,行情把握更加准确;建立与生产技术沟通机制,分析原料行情走势及配方成本影响,及时使用优势原料;探索东北玉米收储模式,有效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技术研发:公司组建广东省畜禽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中心获批,饲料检测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认可或认证,具备第三方检测资质;腹泻新型疫苗、多种禽病基因工程苗、鸭疫里默氏菌多价苗等技术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养殖废水安全回用有效解决,养殖废气处理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效;育种、营养、疾病防治、环保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了公司的环保优势。 环保优势:继续加强公司环保优势,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全年累计投入环保资金9.27亿元。种猪场推进环保设施运行的监控措施;合作家庭农场的环保升级改造按计划推进,公司养殖业配套环保优势进一步加大。 人才培养: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培训,针对公司内部高管团队专业、行业经验丰富,中层管理团队畜牧业管理实践经验强等不同特点,开发了公司文化理念、行业知识、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并完成了公司内部培训硬件扩建,传承公司企业文化与发展经验,促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3)信息覆盖,助力管理 公司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工作,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报告期内,财务共享中心项目按照计划完成并初见成效,OA办公系统上线并进一步增强拓展和集成功能,生鲜项目后端供应链系统开发上线;种猪电子系统、种鸡孵化电子系统等物联网系统逐步推广应用,在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等方面更加规范、高效。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从事畜禽、水产养殖业务》的披露要求 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养殖模式的具体内容、模式的特有风险和模式变化情况 2、报告期内未出现重大疫病流行且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公布重大动物疫情。 3、报告期内未发生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是 畜禽水产养殖业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养殖模式、育种技术、食品安全、环保技术、信息支撑及企业文化等多个领域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公司在畜禽养殖行业的优势地位。 (一)养殖模式产业化 公司创立并发展了"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张:公司承担源头育种、种苗提供、饲料生产、疾病防治等产业链配套与管理的关键环节;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提供必要的资产、土地及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承担肉鸡、肉猪的现场饲养管理。双方分工合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产业扩张。 促进生产成本控制:公司为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服务和市场销售服务,减少中间交易,降低中间成本,形成了完整的畜禽养殖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与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有效减少种苗、饲料、兽药等物料的市场波动,强化了整体生产流程的可控性。 有助于生产规模化发展: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饲养规模保持在合理水平,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逐步提升机械化和智能化养殖水平,符合国家提倡的适度规模养殖、现代养殖的发展方向,促进畜牧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二)育种技术体系化 公司形成了规范的生产技术体系,搭建了公司总部研究院(技术中心)、事业部、区域管理公司生产技术部、养殖一体化公司技术小组的四级技术管理架构。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的公司育种技术创新体系,拥有一支由10多名行业专家、68名博士为研发带头人,531名硕士为研发骨干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企业研究院及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2017年申报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1项;共申请国家9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9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6项,为公司育种技术培养行业领先水平人才。 研发掌握了畜禽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立"广东省畜禽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中心"、获批枯草芽孢杆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构建了完善的饲料品控体系,保障了饲料的质量安全和畜禽产品的安全,建立了完善的疫病防控管理体系。 (三)食品安全规范化 公司成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出台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针对下属企业的生产特点,分别建立了ISO9001、HACCP、GMP等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无公害认证和出口认证,并通过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强化对种畜禽、兽药、饲料、生鲜乳和无公害畜产品的市场销售规范与操作流程,规范养殖户科学投药、用药技术的应用,从源头上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严禁不合格畜产品进入市场;树立起"温氏食品,自然好品质"的品牌理念,建立了源头质量把控、生产过程监督以及上市畜禽质量检验检疫为关键控制点的食品安全质量规范管理体系。 (四)环保技术新优势 面对养殖行业环保政策要求与压力,公司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在技术上,依托公司科研体系与养殖生产运营相结合的模式,开发出养殖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环保微生态产品、承担了2017年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和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等科研项目,巩固提高公司的环保优势。 在生产上,针对大型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已形成了成熟的环保工艺,新建养殖场项目严格遵循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原则,即养殖场主体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把清洁生产、污染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合作养殖农户(或家庭农场)建设配套环保设施,使用包括干湿分离、粪污处理及发酵降解等方式,实现能源化利用。公司坚持发展生态畜牧养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五)信息技术全覆盖 公司运用互联网管理思路,建立了企业数据管理信息中心。高管团队运用大数据辅助经营决策,对全国各地下属的经营单元进行充分授权,既激发公司内在经营活力,又能实现有效管控,使授权与管控协同发力,提高公司管理效率;依托物联网技术和高度集成的ERP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运行财务共享系统、上线和优化OA办公系统,并围绕畜禽养殖业务、生鲜项目加快布局物联网建设应用,实现公司供、产、销、人、财、物等生产经营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达到生产运营和层次管理的信息化全覆盖化。 (六)优秀的共创共享企业文化 公司坚持以"齐创共享"为核心理念,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兼顾多方利益,实现企业发展成果共享。 公司秉承"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企业文化理念,注重公司股东、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客户、员工等合作各方的利益,通过股利分配、内部项目投资及保护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收益等方式,践行共享文化理念;开展公司创业历程宣传、与行业同行高层互动等交流,公司与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客户的合作关系更稳定牢固,全体干部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吸引力及凝聚力增强。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17年12月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根据会议要求,完善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破解养殖业用土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供给侧改革更多的从环保和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着手,有利于大型品牌养殖企业布局;扶贫政策要做到更精准扶贫,有利于"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应用;公共财政将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补贴方向也会向养殖环保方向倾斜。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给养殖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养猪业2018年预计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新项目产能持续释放,预计肉猪出栏量整体将持续增长;受行业供给形势影响,养猪业的周期波动趋向底部振荡,猪价仍在相对低位徘徊。 肉鸡行业经历了2017年的行业危机,随着存栏肉鸡后续产能恢复,预计2018年肉鸡价格将逐步回归到正常水平;同时,行业进入更加注重市场需求的转型升级阶段,以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结构,延伸行业产业链,打造生产、屠宰、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才能促进肉鸡行业市场稳定发展、保持行业合理盈利能力。 饲料原料供应基本保持稳定,预计原料价格继续稳中有涨。据农业部预测,2018年我国农产品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其中,粮食价格改革继续深化,加工产能增加利好,玉米库存消化、价格将基本稳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预计,全球玉米产略小于需,价格将以稳为主;大豆受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价格将震荡走强。 (二)公司发展战略 1、外部环境 发展机遇:宏观经济环境向好。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中国GDP增速达6.9%,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经济发展稳定,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国家持续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扶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打造乡村绿色发展新格局,给规模化养殖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行业环保政策要求日趋严格,生态、环保成为畜牧养殖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更加有利于拥有环保优势的品牌规模养殖企业布局。 面临挑战:行业竞争压力加大,长期来看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将是趋势;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养殖用地减少、合作家庭农场队伍不足;行业突发事件或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可能给养殖企业带来威胁。 2、公司总体发展思路 以公司"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温氏文化核心理念为依托,加快发展养猪业,稳定发展肉鸡业,加快发展乳业、动保及农牧设备业,加快推动向食品加工、生鲜营销产业链延伸。结合资本市场力量,持续提高公司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向"千亿企业、百年温氏"的目标稳步推进。 3、面对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结构和布局,养猪业务:重点促进养猪产业在各区域的协调快速发展;提升养猪业生产指标和养殖效率;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公司育种资源优势;继续探索养殖环保新模式,完善种猪场及家庭农场配套环保设施设备。肉鸡业务:以效益优先、稳定生产为目标,合理调控、分配区域产量和比例,完善探索新的饲养模式;加大探索适合屠宰品种的研究,扩大生鲜业务的品牌影响力。 (三)公司经营思路 2018年,是公司实施"四五"规划的第四年,公司将围绕"顺势而为,保持高质量增长,努力实现新突破"的年度工作主线,加大创新力度,促进公司保持高质量增长,延续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2018年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促进主营业务稳健发展 养猪业务:巩固体系化运作、种猪育种、生产技术、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在种猪生产、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优质发展。加快种猪场项目布局与建设,尽快形成新区域规模优势,计划年度新增开工产能607万头、竣工产能563万头,保持养猪业稳定发展。 力争在废水资源化利用、臭气治理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公司环保优势,保障公司养猪业务可持续发展。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大生产中的应用,加大物联网技术研发力度,试点推动全站式物联网猪场建设。 养禽业务: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工作,推进活禽、鲜品及食品业务协同发展,构建养禽业竞争优势。做好产能转移规划,推动高效生态小区建设;拓展鲜品业务,科学规划各区域屠宰厂的布局,争取年内屠宰项目开工产能7300万只、竣工产能3800万只;探索食品业务,加快食品业务发展。 统筹考虑养殖业合作家庭农场的发展规划,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向高效、集约、环保的小区型"公司+家庭农场"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加大环保的投入与管理力度。继续推进养殖场、家庭农场环保设施升级与改造,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2、促进相关产业业务做强做大 动保业务注重开发和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提升竞争力。继续提高人均效率,保持高质量增长。积极发展微生态制剂等添加剂新业务,以适应新时期养殖业发展的需求。 乳业继续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工作,提升品牌宣传效果;加强成品奶新产品开发,加大营销力度,进一步拓宽成品奶和原奶的销售渠道,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 农牧设备业务引进和开发拳头产品,增强行业竞争力;加强内部协同,满足公司养殖业的需求;加强建设、安装等配套服务,促进养殖业不断提升机械化水平;探索新业务,加大产品外销。 生鲜营销业务加强营销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启动食品物流园项目,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优化生鲜产品供应链配套,加快生鲜门店布局。 投资业务要加强渠道建设,依托深圳分部、广州分部地域优势,集中力量持续发力核心业务,适时探索新业务模式,扩大业务量,降低财务成本,稳步从投资公司向财富管理公司转型。 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强化公司竞争优势加强企业创新的条件建设,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外部优秀团队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扩大物联网技术在猪场等领域的应用;开展抗病育种、饲料报酬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研究,加快遗传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推动地方猪资源收集和优质配套系选育,继续开展屠宰型肉鸡品种选育;深化饲料营养精准化研究,推进仿生消化技术应用,提高饲料加工水平;不断加强环保新技术的研发。 4、深化企业管理,提升管控能力进一步明确业务流程职责分工,强化职能,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利用各种手段,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成效;促进公司业务布局更加优化,提升专业化管理程度。加强部门组织建设和专业线体系建设。 5、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竞争软实力 公司坚持"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核心理念,兼顾股东、员工、合作者及社会各方利益,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丰富和创新企业文化表现形式,激发全体干部员工的活力;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提升社会影响力。 上述经营思路、重点工作,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提醒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思路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投资者在评估公司投资价值时,应特别认真地考虑下述各项风险因素。下述风险因素根据重要性原则或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程度大小排序,该排序并不表示风险因素依次发生。 1、行业竞争风险随着国家对规模化养殖转型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不少企业进入畜禽养殖行业,行业市场集中度提 高、竞争程度越加激烈。同时,畜禽养殖行业仍有大量的散养农户,其市场行为往往滞后,加剧了市场周期性的波动,对规模化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造成一定冲击。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应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调整市场营销策略,未来公司的市场份额和收益水平可能因激烈市场竞争而下降。 2、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畜禽养殖业受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波动及饲料原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其产品价格和养殖成本会产生周期性变动。如果未来期间市场行业供需发生供应大于需求情况,则公司将面临产品价格、销售收入下降的风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出现下滑甚至亏损。 3、畜禽疫病或公共卫生风险畜禽疫病是畜禽养殖行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一旦发生畜禽疫病,引起市场消费需求下 降,生产产量下降、生产成本上升。造成公司面临销售价格、销售量下降,给企业经营效益带来下滑风险。 4、食品安全风险 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出现食品安全危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消费信心将受到打击,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建立的品牌信任,直接影响到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造成企业经营业绩严重下滑。 5、经营模式风险 公司推行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的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公司负责其他环节,包括种苗生产、饲料生产、疫病防治、技术服务、回收销售等环节,农户作为养殖产业链诸多生产环节中的一环,负责肉鸡及生猪的饲养管理环节,公司与农户以委托养殖合同方式合作。在合作执行中仍可能存在某些农户与公司对合同相关条款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潜在的纠纷或诉讼,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如果出现疫病爆发、当地政策变动或其他规模化企业采取竞争手段争夺农户等情况,可能导致公司对合作农户的吸引力下降,对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6、存货减值风险 公司采用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且畜禽产品的养殖生产周期较长,该模式决定了报告期内存货金额及其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受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肉鸡、生猪价格波动较为明显,若肉鸡、生猪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导致公司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下降,并低于其取得成本,则公司面临存货减值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公司当期经营业绩受到较大影响。 7、自然灾害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发展与养殖区域布局,养殖场地遍布在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及西南地区等,部分养殖场地有可能面临台风、地震、水灾、雪灾等各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养殖场建筑设施损坏、畜禽死亡,并进一步影响到公司下属区域机构正常生产经营。 8、投资项目预期收益无法实现的风险 公司在养殖、生鲜等业务方面有多个在建投资项目,虽然这些项目经过可行性研究论证分析、投资建设管理来保证顺利建设投入运营,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产业政策变动、国家政策法规变化,以及公司自身的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市场占有拓展等能力因素影响,对投资建设项目如期完工、正常运营可能存在不利影响,造成预期收益可能无法实现。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拟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继续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与竞争优势;提升自身资金与技术优势,适应养殖行业规模集中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延伸一体化产业链,推动从重视生产端向重视销售端转移。 2、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应对畜禽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继续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业务结构,分散市场风险;进一步优化原材料集中采购模式,降低原料采购成本;优化饲料配方结构,降低饲料配方成本。 3、形成育种、养殖及饲料、防疫保健、环保治理一体的产业结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加大疫情防控技术研发投入,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技术体系,降低、减少疫病的发生及损失。 4、加强对合作养户前期甄选、养殖管理、物料供应、技术服务、质量控制及收益结算等养殖过程各方面的合作监督与支持需求,形成合理的流程分工与责任义务,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 5、做好自然灾害预防与判断,关注气象预报等灾害天气预报;建立完善自然灾害应急与启动预案流程,做好安全部署与报告畅通机制;建立定期购买财产保险管理规范,为资产设备、畜禽产品等购买保险,提前做好风险转移与分散。 6、面对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系列过程的不确定性,采取吸收、分散及转移等风险管理方式多措并举。结合畜禽养殖、屠宰、生鲜等业务链布局,分散项目集中风险;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建立项目责任管理体系,完善项目配套考核机制,提高项目运营管理能力。 体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馆空间为参观者进入展示系统、体验展示内容的全过程营造全方位感官氛围,辅助各展示体验环节效果的有效实现。随着展示空间与展示内容融合度的逐渐提高,将为参观者带来全时沉浸式参观体验。 3、展示手段不断更新 近年来,行业发展较为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场馆利用率不高,甚至长期闲置,场馆经营效率低下,效益较差。除了场馆建设布局需要进一步市场化、科学化外,如何提高场馆利用率,吸引目标受众入馆参观成为大部分展馆需要面对的问题。传统展示通常为文字、图片、模型的静态展示,手段单一、枯燥,展示内容单薄,不易引起参观者兴趣,也不能充分满足主办者的展示需求。在数字科技力量的帮助下,数字展示灵活应用声、光、电、影视等技术多层次多维度的表现展示内容。另一方面,现代展示由过去参观者被动接收展览信息发展(300469)到互动式的参观体验,在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同时大大增加展示的娱乐性,充分调动参观者参与积极性,提升参观体验。 (二)公司发展战略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继续秉持“以设计领衔、科技依托、跨界总包”的经营理念,坚持“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业务模式,深度挖掘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体验,为客户提供品质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夯实和巩固公司在现有业务领域的领先优势和主导地位;此外,公司将努力把握公司成功上市的历史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公司强大的创意设计、科技创新与跨界整合能力,加速在科技、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整体布局,将先进的创意设计理念和数字化展示技术应用到更为广阔的主题产业领域。 公司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并十分重视对股东的回报。着眼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对科学研究与技术成果的创新与应用,努力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将公司打造为中国科技文创领域中的领军企业,力争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跨界融合产业平台。 (三)经营计划 未来五年,公司将围绕“科技+文创”的主题,巩固传统优势业务领域,开拓其他新兴业务领域,具体工作包括: 1.业务发展与市场开拓计划 (1)深度挖掘客户潜在需求 公司目前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与一、二线城市包括直辖市及各省会城市等关系密切,但对三、四线中小型城市缺乏全面有效的覆盖。未来公司将加强业务团队建设,在维护和深化现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加大加强新客户的开发,尤其是中小型城市客户的开发;除了城市馆、园区馆等传统优势业务领域,公司还将积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特别是在博物馆、科技馆与企业馆等服务领域的开拓,进而扩大业务储备量、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 (2)推动行业在商业和消费场景的应用 目前,数字化展示技术和多媒体互动技术的应用正在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景迅速向商业和消费场景蔓延。商业和消费场景的应用还处在市场发展初期,是一片未被开发的蓝海市场,公司将抓住行业发展趋势,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平台资源,加大对商业和消费场景应用的投资力度。同时,公司将利用数字化、互动化的技术手段,全力推动行业下沉,培养“新零售”市场需求,在行业变革中,为传统商业积极赋能,快速完成在商业领域中的布局。 (3)挖掘文化价值,服务旅游产业,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创意是文化价值的重要表现手法,科技是文化展示的重要手段,优秀的创意和文化IP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能够赋予文化本身以强大的生命力。公司有着丰富的文旅项目开发经验,秉承“文创EPC”的开发理念,公司将继续深化文旅产业的融合,在城市RBD建设、地方文旅资源培养、特色小镇文旅建设、美丽乡村民宿开发等领域不断发力,用EPC的模式打造各地的文化品牌,用创意与科技挖掘文化价值,服务旅游产业。随着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出台,文旅产业的下沉发展找到了有力的突破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将在文旅行业中积极拓展。 (4)积极开拓青少年互动娱乐教育市场 中国人历来重视对文化教育的投入,中国城镇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快速增长,且这种增长趋势已经由单一的学校知识型教育消费转向校外技能型教育消费。公司在既往的项目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知识游戏化的开发理念,积累并积攒了大量的知识游戏化产品和经验,为切入青少年互动娱乐教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情景化、融入化、立体交互式的感知学习方式,能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学习模式,公司将利用具有情景化、融入感强的AR增强现实技术和互动技术,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玩商”,提升青少年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对新兴事物的创新力、对自我生活的控制力。 2.运用资本市场、以“科技+”为市场赋能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当前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放眼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态势已经日趋明显,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已经成为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未来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以“科技+”为手段,引领主题空间展示的发展方向,增强主题空间的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强化文化对科技手段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达到令人惊喜的融合效果。 3.加快数字研发中心建设,促进科技与文创深度融合 作为数字文化展示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始终坚持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研发路径,坚持运用业界领先的数字文化展示技术,打造具有设计感与创新性、互动感与体验性的展示系统。 公司将扩大数字研发中心的规模,更新研发设施,优化数字研发设计团队,增强数字文化展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升数字文化展示产品的展示效果。通过加快推进数字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持续深化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不断促使公司创意设计理念与科研创新水平推陈出新,为公司打造世界级的科技文创产业平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加大展示体验营销中心建设项目,做大做强展示经济 展示体验营销中心建设项目的重点在于参观者的体验环节上。公司将对风语筑(603466)设计大楼进行整体展示项目的新建或改造,采用最先进的创意设计理念、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提升参观体验者的视觉冲击力和互动体验感,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品牌影响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5、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在过去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储备和积累了丰富的管理人才和经验,但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公司上市后,公司的业务及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管理也变得日益复杂。 因此,公司将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的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益。 6、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 人才是科技文创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公司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致力于将员工满意与企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公司将加大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力度,完善现有的人才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培训机制。同时,公司将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的高端创意设计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打造一支优良高效的员工队伍;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公司将继续发扬公司的优良传统,并持续深化创新、正直、高效的企业文化理念。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客户结构单一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等单位投资建设的城市馆、园区馆等展示体验系统的策划、设计及实施服务,其服务对象以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为主。如未来公司不能拓展展览展示行业内的其他市场,一旦政府部门对展示行业投资减少,将对公司持续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公司将积极研发和丰富产品体系,扩大营销和服务网络,开拓新的市场区域和新用户,在城市馆、园区馆之外积极开拓企业馆、商业体验馆、旅游景区展示体验中心、会展、其他主题馆、各类场馆展示系统改造升级等业务,同时加快公司于文化旅游业、青少年教育领域等行业的融合,不断拓宽行业维度,提高自身抵御政策风险的能力。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及改进措施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培养和积聚了一批核心技术人员,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公司主要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员工持股不断完善薪酬制度体系,以加强员工凝聚力。从以往情况看,公司未发生大量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问题,团队保持稳定。 但如果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稳定发展。 公司一直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已于2018年1月16日公告公司2018年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该激励计划充分调动公司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并将提高公司员工凝聚力和核心团队稳定。 3、毛利率波动风险及改进措施 公司业务与一般的商品销售及工程项目不同,所承接的项目均属于非标准化项目,其无论是项目价款或是项目实施成本均差异化较大,导致毛利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风险。 公司针对各展示项目制定成本预算,按照预算价格与客户、供应商签署合作协议,并通过持续优化采购业务管理流程、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等手段降低采购成本,减少毛利率波动的影响。 4、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等,客户资金中有较多来源于财政资金投入。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各方对于展览展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逐步认识,各地政府、规划建设及文化旅游等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和投入各类城市馆、园区馆、博物馆、科技馆、旅游景区展示体验中心等场馆建设,以满足其地区品牌宣传、招商引资、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市民教育等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公益基础配套需求。如果未来政府对展馆建设及数字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出现变化导致政府投入出现较大波动,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5、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 2015年10月,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GF20153100046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规定,公司2015年至2017年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果未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生调整,或者公司不再满足相应政策要求,将导致公司无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行业地位 2017年10月20日,风语筑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数字文化展示行业中唯一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公司服务项目众多,是行业内较早采用"设计领衔、科技依托、跨界总包"的经营理念,并在具体项目实施中运用一体化全程控制的运作模式的公司。公司凭借深刻的行业理解、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品牌美誉度使得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已发展成为中国科技文创领域的领先企业,也是打造中国最多城市馆成功案例的公司之一。 2、公司市场占有率 根据中国招标网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公司在城市馆和园区馆展示领域的合计中标金额达15.76亿元,同比增长15.54%,占当年城市馆和园区馆展示服务领域中标总金额的50.26%,占有率同比增长15.99%,位居全国第一。 ○1数据来源为公司按"城市馆、规划展示馆、规划展览馆、规划馆"四个关键词在中国招标网公布的2017年度中标数据中对城市馆、园区馆中标数据进行整理,不包含未通过中国招标网公布的中标数据。 3、公司竞争优势 公司坚持"设计领衔,科技依托、跨界总包"的经营理念,以"国际+本土"的专业化团队,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设计特色。与国内同类企业相比,公司具备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1)跨界创意设计优势 公司坚持以设计师负责制为原则,打造了一支拥有丰富创意设计经验、专业的数字技术知识和深刻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曾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2014年度优秀设计师团队和2012-2013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设计机构。公司在多年行业实践中保持开放的创意理念积极进行创意试验,并结合项目特色开发新创意和技术应用。同时,公司已出版了三部行业专著,并将公司的跨界创意实践进行了总结。 (2)业内领先的数字文化展示技术优势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字科学技术对创意设计实现的重要性,不断创新和开发展示新技术、新应用。公司目前已掌握了数字沙盘、立体投影技术、虚拟现实、动感影院特效技术、多媒体互动技术、全息成像技术、裸眼3D技术等诸多高科技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应用。以展示体验系统的重要环节影视动画制作的技术应用为例:公司在项目实施中运用超高清数字拍摄和4K高清航拍、超高清三维动画渲染等技术制作模型沙盘总规影片;运用隔空互动技术与三维动画影片相结合制作隔空互动体验空间影院;运用三维特效动画手段实现大型裸眼3D数字空间制作数字沙盘影片;采用高清数字拍摄和后期达芬奇调色系统,真实展现人文历史与风景;通过各类高科技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使主题空间达到最理想的展示体验效果。公司目前已拥有36项专利技术和86项软件著作权,多年积淀的技术优势确保公司的先进设计理念能实践落地,使参观者有更好的观展体验。 (3)从创意到实施的一体化全程控制运作服务优势 公司拥有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等行业内顶级资质证书。公司采用"设计领衔、科技依托、跨界总包"的经营理念,在具体项目实施中运用一体化全程控制的运作模式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各类空间展示需求场景提供数字文化展示体验系统。公司已构建起涵盖策划、设计、实施和维护服务的完整数字文化展示体验业务链体系。 (4)业内具有良好口碑的品牌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和客户成熟度的提高,科技文创领域正在由粗放型向品质型转变,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关系竞争向品质竞争、服务竞争转变,客户愿意为更专业的服务支付更高的费用。公司一直坚持通过高品质的创意设计和技术实现成果构建自己的品牌,坚持通过质量管理、诚信经营和完善的服务来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新一代的技术和系统,为客户有层次、有重点、立体地呈现展示内容,满足客户个性化展示需求。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公司在业内已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设计并实施完成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项目。长期积累的市场品牌、丰富的成功项目经验和持续领先的行业地位是公司不断拓展市场、获取订单的有利条件。 (5)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企业文化优势 公司采用"设计领衔、科技依托、跨界总包"的经营理念,同时公司的企业文化也与跨界息息相关。报告期内,公司协同建筑、规划、室内、艺术、时尚等各界人士不定期举办国内外大师论坛、学术讲座、设计展览等跨界艺术活动,以文化洗礼带动推陈出新,目前已形成具有较为广泛行业影响力的专属企业文化。同时,公司提出"好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口号,企业负责人身体力行,带动公司全体成员积极开展马拉松、篮球联赛、中国建筑师好声音、朋友圈手机摄影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正能量活动,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6)强大的后台支持优势 公司精心打造的行业内国内首幢复合型设计大楼,以独栋、创意、数字化为设计理念,集创意设计、数字科技、艺术文化于一体。整座近20,000平方米的跨界式创意基地内,拥有公司独立投资建设的超大规模企业用云渲染农场,并配备了达芬奇电影级数字调色系统、专业摄影棚、录音棚,为数字文化展示服务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撑。 (7)一流的管理和人才优势数字内容服务技术水平和创意设计能力是保证展示效果的关键要素,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和创意设计人才的能力水平和持续成长直接决定了公司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通过多年来在人才引入、培训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公司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技术水平、创意设计质量不断提升。公司定期选派骨干赴国外进行考察学习,与国外同行交流,了解国际最新行业走向和信息,保持与国际先进数字创新技术、文化创意发展的同步伐,让团队时刻保持对海外专业动向的高敏感度,打造了一支强大的专业团队。同时,公司注重人才梯队的战略储备,与同济大学合作建立教产研基地,并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深入合作,结合产学研形式,不仅提高了人才的设计素养,而且促进了理论的社会再实践。
责任编辑:程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