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企业财经 > 大北农玉米和大豆育种进入“第四代”
作者:佚名来源:证券日报时间:2018-04-25 09:47点击:次
“大家都给提提建议,觉得我们下一步怎么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4月23日下午,在大北农股东大会召开现场,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向参会的三十多名股东和机构投资人提议。而在此之前,因对公司关注点不同,有机构投资者现场互“怼”起来。 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集中在两个方面:公司长期在科研上进行投入,什么时间能够实现商业化;生猪养殖行业处在下行阶段,以饲料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大北农,是否会受到影响。 有参会股东在和《证券日报》记者的交流中指出,对于大北农而言,未来三年的业绩释放,仍主要是依靠饲料前端的进一步突破,而生物技术的投入,对公司的业绩影响是长期的。 研发投入长期坚持 根据年报显示,2017年,大北农实现营业总收入187.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9%,营业利润15.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47%,利润总额15.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5亿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34%。 其中,大北农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饲料业务。2017年,公司饲料业务收入占比为87.95%。 “大北农的定位,一直是农业科技公司,由于主营业务中饲料占较大比重,这也给外界造成了一些误解,以为大北农的科技含量不高,其实公司产品毛利水平上市以来一直都是20%多。”大北农董秘陈忠恒解释称,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2017年度执行研发经费预算制度,投入的研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2.81%。 《证券日报》记者查询公司过往公告得知,在最近三个会计年度里,大北农在研发上的投入,皆超过5亿元。 “最近大家关注的‘芯片’的新闻,对其它行业也有借鉴意义,农业领域的核心技术,也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长远的战略布局,持续的科研投入,系统的人才队伍,才可能形成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优势。”陈忠恒介绍,基于多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大北农目前在生物技术领域有不错的积累,在传统育种方面,去年水稻国审品种达到15个。目前,公司一直在积极推进作物生物技术的研发,拓展阿根廷、巴西的大豆玉米生物技术广阔市场,先行试点,形成作物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大力推进大豆生物技术在南美市场的产业化步伐。“大豆和玉米都进入第四代技术研发过程中,大豆今年在阿根廷申请种植许可,玉米生物技术也早具备可商业化的条件。” 邵根伙介绍,大北农的定位,仍是农业科技公司,目前公司已做好推广玉米技术的准备,可以和海外竞争。“农业技术投入,时间节点非常重要,大豆培育至少需要15年,一般的公司扛不住这样的周期,大北农在时机、决心、团队、战略等时间节点上,都踩的比较准”。 未来三年业绩释放仍靠饲料 相比生物技术为未来业绩埋下的可能,另有一部分投资者更关心饲料、生猪领域的业务对未来三年业绩的影响,“我们评估分析过,公司未来三年的业绩,仍要看饲料行业的发展。”有投资者在股东大会现场称。 “当前猪价大跌的原因,在于供需失衡,生猪存栏量依旧较高,即生猪养殖行业的饲料需求量并没有下降,因此,对于大北农这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服务商而言,今年的机会更多。任何产业都需要时间的培育,在低谷期大北农发展员工合伙创业的生猪养殖业务,正是好时机。”在股东大会中,面对投资者对于当下行业的利空影响的提问,大北农带来了东北地区负责人张立忠给投资者现场的答疑解惑。 “随着养殖行业日益规模化,中小养殖户会陆续退出,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在未来五年到八年将迎来扩张的机会。为此,大北农调整了自己的人员结构,对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在员工结构中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增加技术人员,减少销售人员,通过对客户的驻场指导、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突出大北农的科研优势。”参加股东大会的大北农华北地区分公司高管解释称:“通过这些办法,大北农的直销比例在销售中的占比在扩大,华北区域已经做到70%,服务中大型养殖场的能力在加强。”
责任编辑:程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