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月31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第七次锁定“三农”。回顾七年畜牧业特别是猪业政策的变迁,大约可以把握产业发展政策的脉搏。本文试图对今年的政策走向进行一番解读,仅供参考。 |
强调调控 猪价上涨有顶
补贴改变 普惠政策渐无
虎年春节,广东经历了建国以来第三个最冷的春节,仿佛受寒潮的影响,全国猪价骤然下跌。猪价下跌之时,恰逢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但所涉养猪业的政策并不能给猪价带来太大的鼓舞。尤其是“做好猪肉调控预案,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语句预示着2010年猪价难有2007-2008年的好时光。
坚持调控猪肉价格
一号文件第二点、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做好棉花、食糖、猪肉调控预案,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在一号文件里第二点就提到了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强调保持猪肉等农业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何谓“价格合理水平”?
这就必须弄清楚“猪价调控预案”的来龙去脉。猪肉调控预案这一说法最初见于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其中首次提到“启动猪肉储备,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随后作为2009年的第1号公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六部委罕见地联合发布《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以下简称《预案》)。
在《预案》中就明确提出猪价的各种范围:加强监测,猪粮比价在9∶1-6∶1之间时,价格正常,政府无需采取特别措施,重点是做好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猪粮比价、仔猪价格等指标的变动情况。信息预警,《预案》提出在猪粮比价在6∶1-5.5∶1之间时,及时向社会发布生猪市场预警信息。
也就是说,猪粮比价在9:1-5.5:1的范围内都属于正常的价格。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华南信息部提供的2月广东玉米价格1890元/吨计算,也就说,猪价在8.5-5.2元/斤时是正常价格。
在2009年4-6月期间,猪价暴跌,政府启动了《预案》,大量收储冻猪肉。7月后猪价回复正常,直至今年1月。
但也正是《预案》的支撑,原预计会跌入低谷的猪价却来了个“V”型反弹,并没有出现很长时间的低谷,因价格暴跌而大量淘汰的猪农并不多。相反的是,不少在2007-2008年赚到的养猪企业还在迅速扩张,原来并非养猪的企业,如中粮等与养猪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纷纷进入养猪业。
从农业部统计的数字分析:2010年1月份我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870万头,较2009年12月份下降0.81%,较2009年同期下跌2.79%;生猪存栏45500万头,较2009年12月份下降2.99%,较2009年同期下跌0.25%。这一数据分析可知,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的变化不大,数量略多。能繁母猪的数量始终难以下降或者下降不明显的态势决定了猪价的走势必定只能在成本线左右徘徊,有猪农戏称这是一种煎熬。
决定猪价还有一个因素是,尚不清楚数量的冷冻猪肉的上市问题。据沈阳的媒体报道,沈阳一国家储备冻猪肉的企业在2月底开始向市场提供去年收储的冻猪肉。虽然这可能是个别事件,但早在去年冻猪肉收储时便有行业人士提出疑问,此时收储的冻猪肉何时上市?相信受储备成本和猪肉质量的影响,会有越来越多的冻猪肉上市,这会对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最起码的是,如果不放空这些冻库,当前猪价暴跌,国家能启动收储吗?
从今年的一号文件可知,国家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还是采用调控机制,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收储手段来保证价格的平稳。在冻猪肉要出库和调控政策的双重影响下,2010年猪价想高涨很难。
补贴不再人人有份
一号文件第七点、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畜禽水产养殖规模化。支持建设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推进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支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早在一号文件发布之前,有不少养殖户向本报咨询,2010年还有能繁母猪补贴吗?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这一颇具争议的补贴没有了踪影。而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一号文件中,还强调了此项政策。
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是近年来我国在养猪业上一项非常有代表性的政策,这一政策代表着政府对养猪业实行的普惠性政策。类似的政策还有:能繁母猪保险补贴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这些政策的实质就是鼓励农民养猪,鼓励散养户养猪。
这一政策的历史背景就是至今还阴魂不散的“猪高热病”,在2006-2007年期间,一场被称为“猪高热病”的疫病席卷全国,导致了猪价暴涨,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在“猪粮安天下”的重压下,为保证居民能买到平价肉,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鼓励养猪的政策。
2007年7月30日国务院专门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这些政策的首次亮相,当时首次能繁母猪补贴仅仅为50元/头。
2008年一号文件强调“继续实行对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2009年则提出“继续落实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实施范围”。
但连续施行三年,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的弊端逐渐显现,在具体的发放补贴过程中问题频现。而最大的弊端就是普惠性地鼓励养猪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数量,给猪价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这时候政府要做的不是鼓励养猪,而是提醒和如何化解可能的猪价暴跌风险。
于是在2010年一号文件里这些普惠性的政策不再出现也是顺理成章,也是必然。
在2007年《意见》中,在2010年继续执行的可能仅剩下生猪良种补贴。在一号文件中,仍保留“支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事实上,良种补贴不但保留,还可能加强。在2009年8月4日农业部发布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这一计划希望在未来十多年改变当前我国对国外优良种猪的过度依赖,提出了要初步形成以联合育种为主要形式的生猪育种体系。
《计划》提出完成100家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完善400个种公猪站。这些目标预示着在将来,有更多育种方面的扶持补贴,但相应的要求也会提高。
2月23日,农业部官方网站刊登《关于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当中就提出了中央和地方扶持种畜禽场发展的政策或资金要向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开展较好的种畜禽场倾斜;2015年起没有性能测定成绩的种公猪不得参加畜牧良种补贴项目。
补贴政策的变化,显示了政府在养猪业上的政策变化,从原来普惠性地支持养猪,逐渐转变成有重点(重点扶持规模场和种猪场)地扶持。这既减少了普惠性政策可能带来的麻烦和压力,也能帮助养猪业能够良性地发展。
扑杀补贴值得期待
一号文件第七点、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完善扑杀补贴政策,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一号文件中,关于养猪业的政策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出现了“完善扑杀补贴政策”的字句。
虽然在一号文件中这仅仅是八个字,但可能有助于解决我国一直以来猪病流行暴发的局面。此前,国内在疫病防控方面一直采用的强制免疫和扑杀政策,虽然有提到扑杀,但更多的是注重强制免疫。这虽然是根据我国的国情而制定的,但却无助于猪病的暴发和流行。
如2006-2007年的“猪高热病”,有专家认为,病猪的全国性流动是疫病席卷全国的原因之一,因为养猪户往往是以个人利益为首位的。当猪场暴发猪病时,养猪户在治疗无效后,往往将病死猪抛售到市场上,以弥补个人的部分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疫病的蔓延。
2007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扑杀补偿和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等政策就是为弥补这一漏洞,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却难以执行或执行的效果不理想。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扑杀带来的损失可能远远超过补贴、补偿和补助。
如今一号文件提出“完善扑杀补贴政策”,是否能对当前养猪户抛售病死猪的情况有所改善呢?值得期待。
令人欣喜的是,一号文件中跟着“完善扑杀补贴政策”的字句是“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这说明了政府已经明白:没有完善的基层防疫体系,疫病防控、扑杀等政策措施就无从谈起。
但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字句并不能体现“完善扑杀补贴政策”的可行性,更具体的措施有待相关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
七个一号文件的政策变迁 越来越具体
从2004年开始的中央一号文件便涉及了畜牧业,但在2004年开始的几年,一号文件中的涉及畜牧业政策更多的是一些笼统的字句,一些大而空的政策。如“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
但从2008年开始,相关的政策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致了。如2008年提出的“继续实行补贴政策、探索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2010年提出的“完善扑杀补贴政策”等,都将政策细致具体化。
责任编辑:骆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