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闻 > 产业观察 > 猪易原创 > 要养猪,先与当地政府签协议!牧原、温氏、正大、大北农都是这么干的
作者:静书来源:猪E网原创时间:2016-09-20 16:04点击:次
就畜牧业来讲,一方面原本发展最迅速的饲料业进入饱和甚至下降的状态,另一方面,生猪养殖业进入散户退出,规模上马的阶段,业内牧原、温氏、正大、大北农、禾丰等一大批巨头为抓住此次产业变革的机会,大力布局生猪养殖业务,纷纷提出了在未来三到五年中实现成百上千万头的目标。而由于环保的问题,大规模的生猪养殖项目必须是得到当地政府的同意。因此,我们今年看到了以往从未看到过的景象,不管是养猪还是卖饲料的,到处与各个地区的县政府签订养猪协议。 一、9月20日牧原与湖北老河口县政府签订了100万头生猪养殖协议 总投资11.5亿,投产后生猪出栏100万头、饲料产量30万吨,包括养殖场(后备场、繁殖场、生长场、公猪站)及其配套建设项目饲料厂、畜禽有机物处置中心、无害化处理中心为一体的养殖项目。 当地政府需要协助牧原依法取得生猪养殖、饲料生产用地,协助牧原办理生猪养殖、饲料生产等项目所需的各种证件,以及在施工完成后的环评,确保牧原养殖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9月13日禾丰与安徽利辛县签订40-6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 该项目为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和有机肥加工等为一体的生猪产业化项目,采用“公司+现代家庭农场(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实行产业链全程管理的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在利辛县域建设相应规模的种猪场、养殖小区及有机肥加工示范厂。 禾丰享受利辛县招商引资的相关政策,以及利辛县鼓励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利辛县政府保障路通、电通乙方养殖场门口。 利辛县城府在用地、用水、排污、项目建设、项目货款、企业发展等方面为禾丰提供政策允许下的支持。 三、7月10日正大与湖南嘉禾县签订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 正大集团用4年时间在嘉禾县投资40个亿,建设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年产值100个亿的全程安全可追溯产业链项目,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安全可控”的食品安全目标。 项目建成后,可针对农村贫困群体进行精准扶贫,解决约6万人就业,拉动民间资本投资100亿元以上,全县年GDP总量可提高30亿以上,年财政增收3-5亿。 通过实现“政府引导、企业经营、银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受益”四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将政府、龙头企业、银行和农业合作组织各自的政策、技术、资金和土地资源优势聚合,为农民提供长期有保障的收入来源,走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道路。 除了湖南嘉禾,正大还在今年8月30日与内蒙的和林格尔县签订了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并且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正大在建设猪场、饲料厂、粪污处理场的同时还布局了食品加工厂。 四、3月25日温氏与河北沧州签订200万头生猪项目 3月25日,温氏与沧州政府签订了200万头生猪项目为粮经饲、种养加一体化经营模式,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地区优质瘦肉型猪养殖基地。 五、3月17日大北农与乾安市政府签订6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4.3亿元,将建设种猪场、配套饲料厂、自建标准化商品猪育肥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收入12亿元,并将带动农民创业,可为地方带来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以上几个例子仅仅是今年大企业跑马圈地的一小部分,可以说,以往任何一年都没出现过这种景象。总结下来,这些巨头进军生猪养殖的动作主要有三点。 1、 从区域上来看,几大企业圈的地方集中在华中、华北、东北。 2、 大多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模式 3、 都是要建集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粪污处理为一体的养殖项目,都是几十万头到上百万头的大手笔。 并且,这些企业的入驻作为当地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在土地批复、扶持政策上也是占据了优势。而最终,这些都将汇集成竞争力,体现在生猪的养殖成本上。另一方面,通过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这些生猪养殖项目无疑是拿到了“免死金牌”,只要各项指标都符合规定,并且合法经营的前提下,猪场都能够正常运转下去(不会出现各项指标都合格还被强拆的情况),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说养猪已经成了有钱人玩儿的游戏。 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养猪业,其利润必然需要依靠规模推动。为什么温氏养猪二十多年没有亏损过,甚至是在2014、2015年猪价深度亏损的时候温氏仍旧是盈利的?就是因为温氏的规模效应。随着未来生猪养殖业的利润回归到100元/头的时候,生猪养殖企业必须依靠规模、依靠品牌才可以活下去。
责任编辑:静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