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闻 > 企业 > 张卫元:回盛究竟应成为怎样的企业?
作者:回盛生物来源:猪易网时间:2025-02-08 14:28点击:次
张卫元:“我一直在思考回盛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一路走来,回盛凭借着诚信、务实、勤劳以及团队的奋斗精神取得了今天的一点点成绩。但为什么这两年发展速度放缓了?为什么增收不增利了?为什么公司股票一直表现欠佳?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又在哪里呢? 01科技型企业 动保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唯有坚持技术创新才有美好前景,行业的终极本质是“高质”产品。纵观全球动保行业,欧美知名动保企业都是靠创新、靠“高质”产品取胜。2022年勃林格一款宠物驱虫药阿福拉纳米尔贝肟年销售超过10亿欧元;硕腾在2024年预计营收可达92~93亿美元,预计增长10%~11%。这些企业凭借创新和产品获得了巨大成功,得益于对创新的持之以恒以及超强的执行力。 更令我辈汗颜的是,现在经济动物、宠物用药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如氟苯尼考、替米考星、泰万菌素、恩诺沙星、吡虫啉莫昔克丁等都是欧美发达国家动保企业的专利,我们吃的都是“残羹冷炙”,我们国家还没有一款享誉全球的兽药产品。科技引领企业发展,没有强大技术做支撑的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动保企业。 (一)打造科技引领的文化氛围。一是要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理念。人才需要专业,尊重专业就是尊重人才,尊重人才就是敬畏专业。我们要积极探索,让科技人才能够充分享受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红利;二是要以项目制为依托,营造良好的研发氛围,倡导创新、开拓、勤勉的研发精神,培养具有回盛特色的标签型人才;三是打造全员交叉融合创新的理念与模式,促进研发、质量、生产、市场、临床等各环节的协同合作。 (二)提高技术性产品收入占比。鼓励产业化创新,通过持续研发,打造大环内酯类产品的工艺优势、产业链优势、成本优势和应用优势。凭借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技术优势,构建较强的技术和成本壁垒,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品种类。对于模仿创新的产品,要加快产业化速度,丰富集成手段,最终实现创新产品(高毛利产品)的营收占比达到50%以上。 (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华为在2023年营收超7000亿,研发创新投入1647亿元,占比达23.4%;硕腾2024年上半年收入46亿美元,投入研发10.4亿美元,占比22.4%;默沙东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50.8%。回盛接下来将依据公司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需求,制定详细的研发投入预算计划,确保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提高,使公司研发费用占比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预计到2025年,研发费用占比达到5%以上,在未来五年内,每年将研发投入比例提高1~2个百分点,直至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我们的目标是达到10%以上。 (四)提升研发人员占比。华为拥有员工20.7万,其中研发人员11.4万,占比55%;宁德时代研发人员占比30%;恒瑞药业研发人员占比20%以上。回盛目前研发人员占比为17%,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及合作,不断强化研发团队建设,研究并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广泛吸纳优秀的科技人才。同时,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共建的方式,将研发基地建到大学(譬如华中农业大学-回盛研究院(洪山实验室)),与跨学科顶级科学家合作,“但求所用,不求所有”。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为研发人员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内部晋升和跨领域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和研发人才。争取在五年内使科技人员在公司总人数中的占比提升至30%以上,高级技术人员在科技人员中占比不低于30%,为公司向高科技型企业转型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五)丰富研发成果。回盛要志存高远,敢于造梦、勇于追梦,坚定科技强企的信念,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一方面,研发要紧紧围绕产业化和前沿技术方向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敢于尝试敢为人先的项目,特别是以AI技术为手段的创新药开发,要大胆探索。在原料药方向,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改变传统抗生素的生产方式,实现环境友好,成本更低的目标。在制剂产品方向,要大力开发新制剂、研发新工艺,尤其是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精准用药方面,回盛要积极作为,切切实实解决市场中实际的临床问题。 除了上述战略部署外,还要确保研发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明确科技成果产出短、中、长期目标,并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 短期目标(3年内):聚焦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和新产品(仿制药)的研发与上市工作。每年获得新兽药证书和比对文号10项以上,持续推出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新产品。同时,深入挖掘现有产品技术潜力,坚定不移地朝着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方向努力。 中期目标(5年内):将工作重心放在创新药、生物药等重点领域,以及AI药物设计、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方向上,搭建技术平台,布局创新药研发项目,研制具有回盛标签的“一类”新兽药,力求在五年内实现创新化药、单抗等生物药领域的重大突破。 长期目标(5年以上):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致力成为行业技术引领者,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产业技术进步,实现科技成果在全球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为行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02、“时尚型”企业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崇尚“以简化促增长,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的经营理念,过去几年,美的集团在多元化业务上突飞猛进,贡献了集团总营收超过25%的业绩;硕腾公司2024前三季度营收69.39亿美元,其中伴侣动物业务营收47亿美元,占比67.7%;默沙东2023动保业务56.25美元,伴侣动物业务22.5亿美元,占比40%,国际动保巨头伴侣动物业务不断增加,创新产品不断推出,盈利能力越来越强。我认为,要成为“时尚型”企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成为一家“值钱”的企业。“值钱”的企业首先得赚钱甚至持续赚钱,其次是要能快速响应外部环境变化,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回盛靠传统的畜禽动保业务起步,并在动保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然而,今天传统的畜禽业务已极度内卷,产能高度过剩,行业整体处在亏损边缘,行业标准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存量市场我们只能在“零和”中求发展,发展空间非常有限,我们要向存量要份额,在存量中求创新。 (二)要转型发展。中国乃至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率下降,伴侣动物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情绪价值,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在这样的趋势下,我认为回盛必须转型。 1.从传统(ToB)业务向传统(ToB)业务+快消(ToC)业务迈进,探索出回盛特色发展路径。积极布局宠物诊疗、动保“线上+线下”业务,争取在3年内,将线上业务和伴侣动物业务占比提升至25%以上、利润贡献占比提升至50%。 2.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当前,AI不仅仅是新一轮的技术风口,我们要看到它将为我们的生产方式、协作模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有一句话很热:“所有行业都可以用AI重干N遍”。目前,我们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搭建的AI+创新药平台,就是通过建设药物合成的AI大模型,借助海量的数据,将新型药物分子的发现和筛选效率提高10倍以上。此外,我们还需提前谋划布局,利用AI重塑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的衔接模式和效率。例如,在智能工厂、原料药产线中如何布局工业AI,使其深度参与到制剂生产、生物合成的生产工艺流程优化中;如何借助AI辅助财务、品宣等各个部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当我们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让AI逐步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生活等各个环节时,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变得“时尚”,否则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3.实现市场全球化。回盛的外贸业务已经过亿,其中大部分是原料药。那么,如何实现市场的全球化呢?可以分三步走:先易后难,通过原料贸易走出国门;接着试水越南等东南亚周边国家市场,采用贸易、合作建厂等方式拓展业务;最后向东欧、俄罗斯、南美市场拓展。 4.要打造简单高效务实的工作氛围。不唯大,但求美、求强、求快;待遇丰厚,标准严格;不为上,只为事,流程简化,关系简单、员工自发工作。 03、打造老板企业 (一)管理机制要从职业经理人向事业合伙人进行转变。我们要让相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现利润导向、独立经营、财富共享。 (二)落实真正的事业部制。总部负责制定战略,掌握资金投入、重大人事任免、重要人员激励等决策权;事业部则拥有独立的自主经营权,包括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板块的业绩负责,比如回盛的制剂业务(猪、禽、水产等)。 (三)逐步让独立的分子公司拥有100%的经营权。总部主要负责制定战略、制定核心人员的激励政策,以及定期进行监督监察审计。例如施比龙、新华星、宠栎、盛宠、牧盛、越盛等分子公司。 (四)划小核算单元,强化总部的赋能、支持、监督检查、人员遴选与考核、机制创建等职能,弱化经营职能,充分激活基层组织。让每一个工厂、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班组等都成为一个利润单元,并且每个利润单元都具备利润再分配的职能。
责任编辑:静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