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闻 > 猪市行情 > 饲料涨跌 > 山东、东北集体上涨 玉米这回是真要涨了?
作者:佚名来源:新农观时间:2025-02-10 16:43点击:次
自从玉米年后“开门红”以后,市场的情绪就算是被调动起来了,看涨的情绪是一浪高过一浪。 而市场行情呢,也倒是给力。 东北玉米就像一辆重型卡车,虽然说走得慢,但是架不住开得稳,稳稳上涨的局面也给了市场不少底气。 而山东呢,就像是过山车,忽上忽下,没点儿承受力还真扛不住。 但跌了几天后,人家又涨起来了,又是一片全线飘红,并且多家企业还是不止一次地上涨。 这再次令市场信心大振,现在是山东、东北两大产区携手共涨,是不是意味着玉米真要大涨了呢? 我们不想泼冷水,毕竟这不讨人喜欢,但是我们依旧维持之前的观点,即长期来看,玉米重心有上移的趋势,但是短期来看,至少目前,玉米的动荡仍未停歇,此时谈涨,为时过早。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山东玉米就安稳不下来。 别看现在又涨了,但是闭眼不用想,都能知道为啥涨了。 肯定是上量减少了嘛。 再睁眼一看,果然山东深加工门前的送粮车从前一天的700辆减少到了200多辆,一下减少了500多辆,能不涨吗? 减少的原因也是令人哭笑不得,不是因为没粮了,而是因为天气,天气,天气。 重要的事件说3遍。 近期这一轮大降温来得比较猛烈,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入冬以来最冷的天气,其中多地还出现了大风。 比如,像内蒙古、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局部地区的风力达到了10到12级。 所以可想而知,这样的天气下玉米的上量肯定高不了。 其次,时间尚早。 虽然现在年后企业陆续复工了,但是玉米真正要打开购销怎么也得十五以后。 虽然说这波大变天给玉米提供了不少利好,至少短期内持粮主体不用担心玉米的霉变问题,有更多的时间来观望市场,但是鉴于去年的情形,即便是年后售粮压力已经减轻,但是惜售的人也不会太多。 再加上到后期天气回暖,玉米仍会有集中卖粮的风险。 第三,需求恐不及预期。 现在市场情绪基本都集中在两件事上: 一个是玉米年前售粮进度偏快,基层手里剩的余粮已经不多了,很多地区基层已经没粮了。 所以玉米供应压力明显减轻,而去年进口玉米数量大降,为1376万吨,同比减少了49%,这也相当于减轻了玉米的供应压力。 而另一件事就是政策端的支撑。 不说年前,就说年后针对玉米政策端就没少发力。 先是在2月3日中储粮发布新一轮玉米增储的消息,随后就公布了各地的增储库点,然后5日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发布通知,对进一步做好玉米收购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这么一连串的动作下来,也给了市场不少底气,所以玉米的看涨情绪就这么水涨船高了。 但是我们分析过,政策的主要目的不是拉涨,而是托底,促进玉米流通,所以玉米要持续大涨还得看需求。 那么,玉米的需求如何呢? 深加工预计会延续去年的格局,表现不错,但是增长缓慢,所以对玉米更多是支撑,而非拉涨。 饲料方面,至少短期来看正值需求淡季,且猪价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探底,在这种情况下,饲料需求比较谨慎,所以对玉米的支撑力度也就不大。 尤其是一旦玉米涨幅过快,饲料需求很可能会转向替代,这么一来也就抑制了玉米的涨势。 最后,再从区域来看,东北在政策的支撑下比较稳定,但是这种稳定是因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供需。 而山东呢,和东北不一样,情绪波动比较大,所以行情波动也就大。 所以你看山东涨那是真涨,涨得不含糊,一天可以提价好几回,3天可以涨3分,但同样,跌起来也不含糊,怎么涨上来的就能怎么给你跌回去。 但是东北就不一样,虽然东北一直在涨,但是涨幅不大,所以这也是为啥很多人纳闷,总喊玉米涨涨涨的,涨半天一看东北玉米还是八九毛钱,连1块都没到。 所以短期的上涨先不用太激动,玉米的行情也不是看短期的,还是要放长远来看待。
责任编辑:滕海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