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当前养猪业持续低迷的成因

当前养猪业持续低迷的成因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15:02点击:

  调查表明:今年以来,各地肉价先后涨至每500克12元,同比上涨高达60%以上,一些大超市精瘦肉每500克已突破13元,直逼14元大关。有权威人士分析认为,近期内猪肉价格总体仍呈上涨趋势。时下,猪肉市场一头热,“热”得暴出天价;而农民养猪一头却冷,“冷”得寒不胜寒。农民养猪这一头“冷”,表现在近年来农村养猪业的主力军“散养户”纷纷放弃养猪,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度减少,一般减少30%~50%,有的地区竟减少80%;尽管规模养猪有所增加,但总存栏量仍同比下降30%以上,有的地区减少高达50%。养猪业如今为何如此不景气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无利可图,放弃养猪 近年来,除有个别生产条件较好,经营管理周密的养殖户生产勉强维持外,大多数散养户是无利可图。养猪的“得失账”显而易见:即使生产经营正常(无疾疫病风险),按近期行情(近5年平均水平)计,农民养1头猪,在不包括人工的情况下,减去购买猪苗钱及饲料、防疫及医药费等支出,1头猪的纯利仅100元左右。一个农户每年养3头~5头猪盈利也只有500元左右,不及外出打工1个月的收入。可见,养猪业如不上规模,“小打小闹”大多得不偿失,养猪无利可图,农民放弃养猪也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成本过高,养不起猪 目前许多地区苗猪价格居高不下,每500克买价已高达18元,一些农民计划补栏,却买不起苗猪。而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的市场价为每500克0.85元以上,有时竟逼近0.90元,另外,豆粕等主要配料的价格也十分坚挺。虽然肥猪卖价(每500克7.2元)诱人,但不少农民因力不从心,也只好“望而却步”:买不起饲料,养不起猪!
  风险太大,不敢养猪 大家知道,2005年的毛猪价可以说是从历史的最高价“一落千丈”,最低价位跌至(每500克2.9元)低于成本价(当时每长500克约需成本4.0元),致使不少农民尤其是中小型养殖户蒙受重大损失。原想这只是“阵痛”,保住存栏就有希望,眼看转机在即,没想到,这两年饲料价格的高企和难以抗力的“猪高热病”,使养猪业雪上加霜……这一次又一次来自市场和疫病的冲击,令众多的养殖户心有余悸,养猪业也因此深深陷入迷茫,一时回天乏力。
  疫病肆虐,恐惧养猪 从现行肉猪价格等综合因素看,时下是进入养猪业的黄金时节。据测算:饲养1头100千克的肉猪,按时价每千克14元计,可获毛利1400元。而所需成本包括购苗400元、饲料594元、兽药(含疫苗等)10元、其他(含人工、水电费)40元,共计为1044元,收支相抵盈利356元。这一效益较近5年平均赚100元高256元,而比2005年每头亏200元则多赚556元。如此的盈利可谓千载难逢。然而,近两年来生猪重大疫病如狼似虎,防不胜防,使一些农民谈疫情色变。如2006年春夏之交的“猪高热病”,使不少养殖户的猪“全军覆没”,其损失触目惊心。有的在经历第一次打击之后,试图观望一年,准备东山再起。不料,今年春夏季节“猪高热病”卷土重来,又给蓄势待发者当头一棒!“猪高热病”如此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淘汰率,让不少看好养猪行情的农民也不得不敬而远之。
  劳力短缺,无力养猪 时下,农业生产机械化(如耕田机、收割机、插秧机)和新农药(如除草剂)及新技术(如免耕、抛秧栽培等)的普及和应用,农民每年花在农业种植上的时间仅两三个月,四分之三以上的时间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赚钱。而老弱病残及儿童成了农村中的“留守族”,这些“留守族”基本没有技术和能力从事养猪生产,这也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养猪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广大农民重要的增收途径,目前陷入如此境地,令人堪忧!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扶持措施,引领农民走出低谷,使养猪业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首先国家应动用调控手段,平抑玉米等主要原料上涨的势头,调适当前猪粮的价格比,以规避市场风险。其次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面向“三农”,广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特别是要通过普及科学养猪(如防治“猪高热病”等)知识,让农民消除对养猪的厌恶和恐惧心理,树立信心,重振生猪产业雄风。此外各有关部门要帮助养殖户切实解决引种、补栏和扩产等方面(如资金、建猪舍的场地)的困难;科技部门要配合当地政府多发展生猪养殖联合体和养殖带,培植更多的养猪专业户上规模、上档次,巩固和增强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