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四川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他们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恋人,他们大学毕业,不当公务员,不做公司白领,不顾众叛亲离,历经磨难,只为重返农村的养猪理想。 他们的养猪方式与传统的养猪方式完全迥异,创办并在四川、河北发展了12家“普兰克”连锁养猪场,成为传统农业产业变革中的一个新亮点。 王旭被震撼了,她成为龙波坚定的支持者和合作者,他们憧憬着毕业后到农村去大干一场 1997年,当王旭考入了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工程系时,她从未曾料想到,进了四川农业大学,就注定了她一生的命运。 成都市新都区的学生在四川农业大学里有一个同乡会,每逢新生入校,他们都要举办一次聚会。在同乡会上,一个高王旭一届的男生对王旭一见钟情,王旭也被这个不善卖弄取巧的同乡师哥以及他的经历深深吸引…… 这个同乡师哥名叫龙波,家在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龙波父母办起了养猪场,龙波父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猪把式”,龙家也成为了当地令人羡慕的殷实之家。然而父母对龙波的最大期望就是学文化考大学,“脱龙(农)皮”、“跳龙(农)门”,进城去过新生活。龙波不负众望,成绩优秀,1996年拿到了四川农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录取通知书。 走进大学的第一年,龙波就开始思索自己今后的发展道路,所有课余时间都用在读书和研究了解学校的科研机构上。 学校有个专门从事新型饲料研究开发的科技公司,龙波了解到这家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他在对这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进行专门论证以后,相信这种产品在家乡很有市场,于是他找到公司经理,以自己的学生证作抵押,代销了2000多元钱的货。 第一个暑假,龙波兴致勃勃地将饲料添加剂运回家里,指望打开新都区市场。他一边用自己家里的猪进行实验,一边向附近的村民推荐。然而一个暑假过去了,一袋新型饲料添加剂也没有卖出去。假期结束后,龙波回到学校,一边反思着假期的经历,一边寻找另外的项目,他始终坚信,成功科技在农村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会带动农村快速发展。 果然,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父亲突然来到学校告诉龙波,2000多元钱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全部卖完了!龙波喜出望外,原来,经过一个暑假在自家养猪场里的实验,新型饲料添加剂效果得到了印证,农民们从来都是不信嘴巴信眼睛,接受了新型饲料添加剂。 龙波潇洒地到学校科技公司付清了欠款,取回了自己的学生证,并且更为大胆地取得了整个成都市新都区的销售代理权。 龙波告诉王旭,现在国内养猪场几乎全部养殖白毛洋猪,而他要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在中国的黑毛猪里面繁育筛选良种猪,这种猪的效益将会是白毛洋猪的3-4倍。他已经在父亲的养猪场进行选育良种猪的工作,等毕业的时候,选育良种猪的工作就会取得明显成效。他的梦想就是要开办一家自己的养猪场。 王旭的父亲在新都区一家银行里担任领导,母亲自己开了一家生意兴隆的茶房,家里殷实祥和。她是独生女儿,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于是,当从小就养尊处优的王旭听到这个同乡师哥的经历与理想时,被震撼了,她毫不犹豫地成为龙波坚定的支持者和合作者,他们憧憬着毕业后到农村去大干一场!
在理想和亲情面前,王旭毅然选择了理想,她眼含泪水地站起来,坚定地朝门外走去 龙波经过测算,告诉王旭,他们必须要拥有了10万元的资金后,才能够把梦想变为现实。于是,在学校,龙波和王旭一起学习,一起到农村和贸易市场做社会调查,一起销售龙波代理的学校科技公司的新型饲料添加剂,他们把每一分钱都积攒下来,渴望着毕业后回到家乡去开办自己的养猪场。 2000年7月,龙波大学毕业,同学们有的进了机关,有的受聘去了城市里的各种公司,只有龙波收拾好行囊后,悄悄回到家乡,他一心想在家乡希望的田野上实现他和王旭共同的开办养猪场的梦想。 然而,当龙波回到家乡后,首先遭到了父母的训斥:“你大学毕业了,不到城里去工作,跑回农村来干什么?你是不是脑子里面出了什么问题?” “我要回来办自己的养猪场!”“我们家养了一辈子的猪,我都不想养猪了,你还跑回来凑什么热闹?你要是赶快到城里工作,我们还认你这个儿子,否则,别怪我们不认你!”父亲说得斩钉截铁。 王旭安慰龙波说:“家里不支持,只是暂时的。等我回去,我们一起干!” 然而在王旭毕业前,家里就已经在成都市区里的一家银行里为她找到了工作。 当王旭毕业回到家里向父母宣布她要与龙波一起开办自己的养猪场时,气急之中的父亲扇了她一记耳光。父母对她说:“都是那个龙波把你教出了毛病,你要是还认我们,就赶快到成都上班。不然,就永远不要进这个家门!”在理想和亲情面前,王旭毅然选择了理想,她眼含泪水地站起来,坚定地朝门外走去。 回到家里的第一天,王旭就这样离家而去。
英语中,“普兰克”是勇敢者的意思,王旭和男友龙波认为,大学毕业回到农村办养猪场,就是勇敢者的行为 离开家,王旭找到龙波,两个年轻人抱头痛哭。看着泪流满面的王旭,龙波动摇了:“要不你到成都去上班,办养猪场的事,以后再说。”“不行!办养猪场是我们共同的理想!绝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就半途而废。”王旭红红的眼睛里透露着永不回头的坚定,龙波倍加感动。 为了攒够10万元钱,王旭和龙波开始到市场上去卖菜,辛苦一天,他们能够挣到20~30元钱。于是,他们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一个星期只吃一次肉。 2002年春,王旭和龙波看到新都区一个大建筑项目即将开工,开工工人将在千人以上。于是王旭和龙波赶紧结束了卖菜生意,第一个来到工地上开起了便民店,他们给自己的店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叮叮当当折扣店”,从日用百货,到劳保用品,只要是民工们需要的东西,他们都能够提供。小小的便民店经营得红红火火,销售收入扶摇直上,最多一天仅纯利润超过900元,他们两人相互鼓励鞭策,只要挣够了开办养猪场的钱,他们就立即开始转入养猪业。 两个年轻人的执著感动了两家父母。一天,王旭的父亲经过他们的便民店时,远远看见了正在起劲叫卖的女儿。走过去一看,眼泪顿时止不住地夺眶而出,便民店孤零零地矗立在工地旁边,周围的生活垃圾散发出阵阵恶臭,多得不计其数的苍蝇像蜂群一样漫天飞舞。父亲把龙波叫到一边,将3000元钱塞进了未来女婿手里,对他说:“从现在起,你们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来,我叫王旭妈妈给你做好吃的。”龙波父亲也给了儿子一亩自留地建猪场,并允许儿子从家里的养猪场拿走30头良种猪。 2002年9月,他们梦寐以求的养猪场终于建成,他们为自己的猪场取了一个寓意丰富的名字――“普兰克”,“普”就是普通,因为他们选育的良种猪是从普通猪里面筛选出来;“兰”取兰花之意,兰花是高贵的象征;“克”是攻克难关的意思,同时在英语中,“普兰克”又是勇敢者的意思,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回到农村创办养猪场,就是勇敢者的行为。 由于采用一系列新技术,王旭和龙波养猪投入产出比其他养猪场成本节约30%。 2003年下半年,成都市温江区的一个老板上门找到龙波,要求与他们联办养猪场,龙波以“普兰克”品牌、养猪的相关技术和30头仔猪入股,占60%的股份,建立了第一个养猪场分场。这给了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创办“普兰克”连锁养猪场的思路。此后,主动上门来要求合作的人源源不绝。不到1年半的时间,“普兰克”连锁养猪场已经发展到了12家,年出栏绿色生猪超过1万头。 如今,初战告捷的王旭、龙波正在建设连锁养猪场的网络管理系统,过不了多久,他们只要坐在办公室里,所有养猪场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情况就可以一目了然。龙波告诉记者:“也许我们可以坐在高档写字楼里,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商家贸易往来,这或许是中国传统养殖业的一场根本性地变革,也是令我们激动不已的梦想。” 记者相信,在这个渴望奇迹,并且能够创造奇迹年代,或许他们真的能够在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上书写别样的辉煌。
(李西平 周蓉 侯建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