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地方猪种在云南养猪产业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15:02点击:次
连林生 严达伟 苟潇 鲁绍雄 王天喜 谭鸿明 袁跃云 杨荣昆/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秘书处 摘要 调研表明,以地方猪种作母本的二元、三元杂优猪,适应当前云南养猪方式和饲养水平,支撑着云南肉猪出栏率 102%的生产效率,其产品符合消费和火腿产业加工要求,养猪收入是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因此,云南6个地方猪种基本保存完好,但有重利用轻保护、数量减少的趋势,从规模养殖、提高养猪效益和猪肉加工需要,DLY组合和PIC猪仍有加大发展的空间。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众多民族,造就迥异的各族文化习俗,复杂多元气候,交通不便,导致地区间农耕生产、养畜水平的差异,并形成与生产、消费相适应的猪种资源,近十多年来在市场经济推动下,云南养猪生产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一些生产基础较好、交通发达的地区形成一批商品猪生产产业带。传统火腿产业做强做大的同时要求提供保持传统火腿风味的优质原料猪,当地原住民的消费习俗(乳猪、猪油、肥膘肉),影响着云南养猪的猪种分布与发展。 一批适应外销(出省)和加工业的商品猪产业带,需要饲养 DLY和PIC配套系适应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而我省曲靖市宣威火腿、昭通市的云腿、昆明、楚雄的撒坝火腿、丽江的三川火腿、大理的鹤庆火腿、保山的施甸火腿以及迪庆藏区的琵琶肉的制作都需要特定的地方猪种及其杂优猪,傣族、拉祜族、傈僳族、摩梭人等喜食乳猪、仔猪,这样虽然外种猪在全国各地长驱直入取代当地猪种,而云南的六个地方猪种,虽然纯种数量上也急剧减少,但在其原产地,仍然是当家品种,纯种肥猪仍占一定数量,但更多的作为母本与外来猪开展的二元、三元杂交猪和因繁育体系未跟上,形成血缘不清的杂血猪。 1 地方猪种的分布,见表1 表1 地方猪种的分布与数量
表 1显示云南6个地方猪种在其主产区及周边仍然保持相当数量种群,且分布于边远市州的滇南小耳猪、藏猪数量更大,所占全省母猪数的比例:保山猪3.85%,撒坝猪4.28%,滇南小耳猪7.72%,大河猪0.93%,藏猪4.28%,明光小耳猪仅0.04%。 2 地方猪种和以地方猪种为母本的土二元、土三元的饲养量,见表2 表2 地方猪种及土二元、土三元的饲养量
表2表明,肥猪出栏量、纯种肥猪以保山市的保山猪、楚雄州的撒坝猪最高,分别占出栏猪的23.07%和23.89%,而土二元、土三元和杂血猪出栏量以昆明市的最高,占出栏猪的91.78%,依次为曲靖市86.24%、临沧的77.82%、保山的76.25%,表明以地方猪作母本的杂优猪依然是商品肉猪的主体。 3 引进猪种间的杂交 表3 引进猪种间的杂交
* 与《云南省畜牧局 2004 年畜牧业资料汇编》的出栏猪数的比较 表 3表明DLY三元杂以玉溪市849208头最高,占全市出栏肉猪的52.89%,依次为昆明和曲靖,分别占0.82%和0.25%;LY或DL二元杂以昆明市96241最高,占出栏猪的3.38%,依次为曲靖和丽江,分别占1.34%和1.52%;PIC配套系近三年才进入云南,处于刚起步,上市肉猪均不超过万头,最多为昆明和西双版纳,分别为5053头和5058头,表3说明:养猪生产水平高的商品肉猪产业带和肉猪出栏多的市州,DLY和LY(或DL)的饲养量也高,DLY和LY(DL)肉猪占全省肉猪的4.19%。 4 生产水平 以主产区所在市州反馈的农户饲养资料列于表4、表5。 表4 生产水平
表4表明,地方猪和土三元、土二元育肥期较长,而DLY和PIC猪饲养周期较短,这与饲养方式和饲养水平有关,前者以农户散养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能量蛋白饲料,而后者多为适度规模饲养以能量蛋白料为主饲养。饲养效益,地方猪以滇南小耳猪90.33元、大河猪80元最高,土三元以大理、曲靖111.6元和102元最高,DLY仅有昆明的63.86元反馈信息,PIC除昆明的73元外,都在100元以上。 表5 繁殖性能
表 5繁殖性能表明,在农户以青粗料为主的饲养条件下,窝产仔8~9头之间,最低为藏猪6.5头,母猪年均育成仔猪以撒坝猪17头最高,最低为藏猪、明光小耳猪的11头,土二元母猪窝产仔以昆明的长撒10.85头最高,依次为楚雄的长撒9.8头,红河的长大9.5头,母猪年育成仔猪数以昆明长撒18.44头最高,依次为楚雄的长撒和保山的杜保18头,窝均效益地方猪以保山猪1284元最高,依次为红河的575元和大理的576元。 5 讨论 5.1 本次调研虽然时间仓促,反馈资料不够系统完善,有些数据也未经核实,但总体反映云南6个地方猪种在其产区及周边仍然保持一定数量种群,并在当地养猪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2 云南地方猪种及其二元、三元杂优猪其习性及性能基本适应当前云南养猪以千家万户为主(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猪户15492户仅占养殖户的0.27%)和以农副产品为主的饲养方式和饲养水平,农户饲养能获得较高的效益,是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支撑着全省102%的生产效率,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然会发挥其作用。这是因为可达到资源(猪种、农家饲料)充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而且地方猪种及其杂优猪病少好养、猪肉品质优良、口感好,适合消费者要求(西双版纳州至今为招揽顾客在酒店设圈或笼圈养滇南小耳猪),火腿产业要做强做大,要保留火腿传统风味,亦需要地方猪种的杂优猪提供优质原料,试验证明地方猪种的土二元、土三元制作的火腿的品质和风味是其它猪种不可替代的。 5.3 随着云南肉猪外销数量逐年增加,商品猪产业带的养猪户,为追求生产效率和迎合外地生猪市场洋三元价格较高的现状,必然会加大DLY和PIC的饲养量,从目前占出栏的5%左右,未来5~10年有可能增加到10~15%左右,但云南的能量蛋白质饲料不能自给,远离产区和港口,饲料成本相对较高,为此,当地相当长时间内土二元、土三元杂优猪还会占主导地位。 5.4 地方猪种也存在一定隐患,重利用轻保护的现象日渐突出,这是因为地方猪主要作母本,公猪除少量作种外,大多丢弃,一些地区地方猪纯繁不了,导致血缘混杂,产生数量可观的杂血猪,纯种地方猪数量锐减,目前设有保种场和纯繁场的保山猪(1个和3个),撒坝猪(6个,3个),滇南小耳猪(3个,1个),大河猪(3个,15个),保种场一般为市州或县设,而纯繁场则以村寨、农户经营,规模小,管理也不规范,从维护猪种遗传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角度,应加大地方猪种繁育体系建设,完善已有的保种场,藏猪分布我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具有适应高原缺氧能力,为维护地处三江流域迪庆州的生态平衡,发展藏民特色风味食品-琵琶肉开发,应着手保护和开发利用藏猪。 5.5 地方猪种也有随生产水平提高不断选育提高的问题,在杂优利用中,以其独特的种质特性,促进特色养猪业发展同时,应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性能,开展针对影响养猪产业化效益(生长慢等缺点)的选育。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