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结构调整都兰仔猪成了"大气候"

结构调整都兰仔猪成了"大气候"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15:02点击: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2月09日电    盘点过去的一年,村民解占贵心里很是满足。依靠扶贫科技示范项目,给他家配套的5头母猪一共下了25头仔猪,如果全部卖掉的话,可以收入5000元。但他只出手了7头,剩下的全部用来育肥,仔猪长大后可以挣更多的钱,而像他家这种情况的在都兰县香日德镇兴盛村有100户。

    香日德地区是我省的主要产粮区,春小麦产量在全国来说是数的上的高产区。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这里的粮食供求关系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就拿解占贵一家来说,一家四口人,共有18亩地,保守计算1亩可以打600公斤粮食,除去化肥租用农机等200多元的费用,1亩地也就是收入个400多元,就算把粮食全部卖掉,全家收入也不过8000元。简单说,依靠种粮卖粮的模式是不能让农民从根本上增加收入的。

    经过几年探索,都兰县认为只有积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这个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靳世明说:“每天都能看到好几车的生猪从这里经过,运往格尔木、拉萨地区,据我们调查,仅格尔木市每年就有10万头生猪的市场需求,上亿元的市场前景不能不让我们心动。”巨大的市场前景,加之地区的优势产业,从去年开始,都兰县就把实施“粮食―饲料―畜产品(猪)”的思路确定为发展方向。

    就养猪的成效,靳世明副县长算了一笔账:每户配套的5头母猪今年将进入正常的繁殖期,保守计算一头母猪一年可以产两窝、16头仔猪,育肥一头仔猪需要300公斤的粮食,一亩地产的粮食可以育肥2头仔猪,育肥后一头可以卖1100元,也就是说一亩地通过转换可以收入2200元,比单纯卖粮增加了5.5倍的收入。

    通过“粮食―饲料―畜产品(猪)”这一过程,可以极大地提高粮食产品的附加值,粮食销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种植业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从现代农业的角度讲,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在一产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分量,是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这一过程的实施,也让农民们全年都处于“农忙”状态,考虑到我省农民的技能素质以及当前外出打工的种种问题,在家里挣钱,怎么也比在外挣钱稳当得多。

    “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思路明晰,账目心中清楚”。县上有关部门及兴盛村村民对这一项目的实施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户积极投工投劳,县上有关部门严格把关,项目共完成总投资83.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33.3万元,共新建65平方米的猪棚100座,防疫室2间,饲料加工房10间,引进四川长白猪485头、种公猪15头,每户种植柴花苜蓿1亩等,每一项都达到100%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项目,村里还成立了“兴盛村仔猪繁育协会”,组织项目户到海东地区考察学习,加强了项目管理能力和科学养殖技术,同时对每个仔猪建立了“牲畜档案资料”,并签订了“扶贫牲畜发展合同书”,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项目已初显成效,县上又确立了“将都兰县建成我省西部地区的仔猪繁育基地”的发展思路,去年初,通过招商引资在香日德镇东山村建成了“都兰通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公司有母猪300多头,今年开春时,将有大量育肥仔猪提供给周边农户,届时香日德地区的仔猪繁育将形成规模化养殖。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姜海军

编辑:李文筠

责任编辑: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