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南埝村“怪事”:猪比人住得好

南埝村“怪事”:猪比人住得好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15:02点击:

开篇语
  行走乡间,为求真。鲜活的人物和事件,满耳浓重的“县音”,夹风带雨的村言,人如掉进新闻富集区,活得真实,也就写得真实。
  行走乡间,为使命。踩在山乡巨变、升温发烫的土地上,睁大眼睛,见证时代,这样的使命,值得报人去扛。
  从今日起,本报记者以“行走新闻”方式,自驾车,走田坎,推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走乡间》连续报道。敬请关注。

  阳春三月,简阳坛罐乡南埝村。记者见一村民正修四合院,院门很漂亮,还用琉璃瓦铺顶子,只是院子显得小了点。村民一语道明:“这是修猪圈!”
  放眼四望,家家都有这样一座精致的“八戒馆”,称为“标准化养猪家园”。圈舍由畜牧局统一设计,每圈10平方米以上,空气通透,地面倾斜,便于猪粪从低处排污口流进沼气池发酵产气。
  相形之下,一些村民的居所倒差劲一些。今年2月,有省领导来看过,打趣说:你们这里,猪比人住得好哟!
  村民对此津津乐道:先搞好养殖,再说盖房子。“没有钱,哪有家?没有票子,何来面子?”南埝村一带,卖小猪至少有30年历史。“念好‘八戒经’,如有提款机”几成“村训”。
  不过,多年来受困于草棚小圈,低矮潮湿,当地村民养的猪易生病,长势慢。一般,两头肥猪活动的空间仅4平方米,一头睡楞子,另一头只能睡在自己排泄的“流滩”中。长到四五十公斤,关节必生风湿包儿。
  如对猪圈改造,可使粪便走低,干湿分明,猪随处可躺。圈内有自动水嘴,饮用方便。墙上砖孔通气,加之沼气化粪,入圈不闻其臭。
  为推动改圈、建沼,政府和农户大约各出一半的钱:国家补贴4100元,农户自出4200元。不改者,尊重意愿,没有补贴。随即,村上掀起热火朝天的猪圈改造潮。改后,猪儿长势确实不一般。有人又要求修第二批新圈。农民夏仲良竟一口气修了6个圈,建沼气池2个。
  有8户村民原来舍不得出钱,现在非常希望修圈。政府照例补贴。沙石、砖头的价格已涨,须自筹的钱增至7000元,8户村民都认了。
  圈好,猪随之又好又多。大户养母猪几十头,散户也有三、四头,都是杜洛克、太湖猪杂交的良种杜太猪。1头猪年产两次仔猪,少则12头,多则近20头。最不济的农家,每年亦可产仔猪约80头,收入上万元。村民李素琼的仔猪每公斤曾卖到11元,获毛利5万元。今年跌价,每公斤只卖4.8元。李素琼不慌:“我逢贵不撵,逢贱不丢。仔猪不行,就换一种做法―――喂成肥猪卖。”钟成、钟林兄弟更能干,各养母猪数十头,年收入约20万元。
  现在,村民们有了新想法:发展瘦肉率更高的三元杂交猪,销往全国各地;收入增了,自己住的新屋也该开建了……

责任编辑: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