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农民的活力―――荥阳市市场化农业发展调查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15:02点击:次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增加农民收入引发的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成为一种风潮,波及了农村的角角落落。怎样调整?种啥挣钱?政府部门和种粮农民都曾经一度迷茫。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荥阳市的农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那就是生产订单化、技术标准化、产业规模化、管理协会化的市场化农业之路。记者不久前采访了该市市场化农业的发展情况,亲眼目睹了当地焕然一新的“三农”面貌。 一、“农民协会运动” “那两年俺农民办协会就像搞运动!种土豆的刚办了个土豆协会,种大葱的跟着就张罗大葱协会。山上栽果树的果农听说了,也办了个林果协会。搞饲养的,养猪户有养猪协会,养鸡户有养鸡协会……一拨儿一拨儿的,多得很哪!” 7月23日上午,在荥阳市广武镇唐垌村村委会办公室里,50多岁的村支书唐留保说起当地农民协会的事儿,激情就像窗外骄阳中的热气一样冲腾。 “运动”这个词,乡下人如今已经很少讲了。老唐的话让人心里蓦然涌起一种冲动。 唐支书的话并不夸张。2002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引导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帮助农民实行自我管理、自主经营,尽快把自己的农业生产融入市场经济。市里的决策得到了农民的响应。结果,当年该市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多个行业都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了农民行业协会。 农民对协会何以有这么高的热情?这些协会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实惠?该市汜水镇滹沱村的17个奶牛饲养户,用他们这几年来的发展经历对此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滹沱村农民养奶牛是从1999年开始的,当时有13户。协会成立前,各家养各家的、各家卖各家的,大家很少往来。农民买奶牛本来是想致富的,但这样持续了两年多,许多原先意想不到的难题困住了这些奶牛饲养户。首先是销售问题。因为滹沱村临着郑州市上街区,当初买奶牛时农民是冲着“城里人爱喝牛奶”这个市场才开始养奶牛的。他们每天清晨把生产的牛奶送到城里,在路边待售,但遇到下雨天市民出来打奶的少了,奶就卖不出去,一旦阴雨连绵就更不好办。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时,人们忙着过节,喝奶的人少,但奶牛不过节,照样产奶,这样前后有20多天产的奶卖不出去。其次是价格问题。有的饲养户为图卖得快,低价倾销,常常引发“价格战”,致使饲养户在奶价上“自相残杀”。再次是奶牛因不能统一防疫而互相传染疾病,个别人在奶中搀杂使假损害整体声誉的问题等等,都令饲养户们头疼不已。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养牛户的饲养效益越来越低。 2002年5月底,在荥阳市畜牧局的帮助下,奶牛饲养户董永波牵头,联合村里的其他饲养户成立了互相扶助、互相监督、利益共享的奶牛协会。往日分散的饲养户经过协会的整合,形成了产业规模,很快就吸引来了需要有稳定奶源的大客户。首先和他们挂上钩的是郑州山盟乳业公司。山盟实地考察后,由荥阳市政府、汜水镇政府和山盟乳业联合投资10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奶牛饲养小区(图①),使其成为山盟的一个奶源基地。每天鲜奶挤出后由山盟收购,每公斤1.9元,比市场价高出3角钱左右。 饲养户再也不必每天起五更蹬车进城卖奶了,用不着再搞恶性竞争了,也不用担心淡季的销售了,奶价稳定又没人欠账。到年底,协会会长董永波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做了一次核算,发现每头奶牛平均比成立协会前多卖了780元。现在,该村的奶牛饲养户已发展到17户,奶牛存栏达到了365头,实现了集中饲养和机械化挤奶。 记者了解到,现在该市的广武镇大师姑村、贾峪镇楼里村、高村乡司马村、金寨乡金寨村、城关乡汪沟村等养牛比较集中的地方,也都成立了奶牛协会和肉牛协会,奶牛、肉牛饲养已经成为该市的一个支柱产业。 该市畜牧局副局长邢书灿告诉记者,在当地畜牧行业,名气最大的农民协会要数养猪协会。这个协会成立时只有43名会员,现在已发展到329名,不仅包括了荥阳的养猪户,还吸引了周边登封、新密以及焦作、平顶山等地的饲养大户。通过这个协会,每年有20多万头生猪销往上海、北京、深圳和江浙地区。 据一份统计数字显示,目前,荥阳市的牛、羊、奶总产量在全省各县(市)中居第二位,全市的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占到53.7%,高于全省平均数18个百分点。副省长吕德彬曾在一份材料里赞扬:“荥阳市以畜牧养殖业为重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近年来,荥阳市的畜牧业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大的发展,政府的指导和农民协会的运作是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该市的一位畜牧专家曾这样总结。 团结产生力量,也产生效益。农民协会的成立,不但使养殖户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让当地的菜农、果农等尝到了甜头。现在,全市有林果、蔬菜、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各类农民协会13个,下面的分会达50多个,协会会员有5000多人。 这些协会是怎样开展活动的呢?记者发现,它们大都以行业为纽带,充当着本行业经纪人的角色。它们不但组织农民生产,还组织农民进入流通领域,跑订单、找市场、从事农产品营销活动。每月一次的例会,是协会会员间交流经验、互通信息的固定时间。 这些协会的经费来源各有特色,基本上不增加农民的负担。比如,广武镇插阎村的蔬菜协会,是从统一外销的蔬菜中适当提取费用,作为协会的日常费用。市养猪协会不向会员收费,因为其影响较大,其每月召开的例会已经成了一些饲料厂家、兽药厂家等商家宣传自己的平台,经常有商家在会场上做广告,协会靠收取“广告费”维持自身运转。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不再当农民生产的“婆婆”了。这个空缺谁来填补?谁来整合农民单家独户的个体经济,使之形成有效益的规模经济?记者认为,荥阳市的农民行业协会是个很好的试验,它们已经成了带领农民闯市场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 二、插阎村的流行词:行情 报价 在广武镇插阎村采访,记者注意到,从村民的交谈中不时地会冒出两个很专业的词儿―――“行情”、“报价”。 其实,这里3年前还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该村正是靠发展市场化农业,不但一举脱贫,而且成了致富的典型村,农民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到了历练。 插阎村步入市场化农业,是从2001年开始的。那年夏天,因为该村贫穷落后,党和政府给他们派来了一个工作队。工作队想把插阎村的面貌改一改,但从哪里着手呢?几番调研后,他们决定让农民种蔬菜。 在郑州市蔬菜办的帮助下,村委会和郑州陈寨蔬菜批发市场里的一家公司签订了生产订单:公司提供种子、技术,村民种植芹菜,公司按每公斤保底价1元收购。公司提供的种子每桶100克118元,是当时国内最好的品种。 “这么贵的种子要是种砸了怎么办?” “公司不收购了怎么办?” “出现自然灾害了怎么办?” …… 一连串的“怎么办”吓住了忧心忡忡的村民,工作队只好动员35名党员、干部做示范。凡是种了芹菜的人,每亩收成美国西芹5000多公斤,纯收入4200多元。“示范效应”立竿见影,种菜的农民迅速多了起来。 然而,村民刚刚燃起的热情又被2003年初夏的一场“非典”给浇凉了。当时因为外面的车进不来,村里的菜运不出,菜农们蒙受损失52万元,说什么都不再种菜了。关键时候,村干部们又站了出来。村委会主任阎百行毁掉自家的一片庄稼,在蔬菜专家的指导下腾出一分地种了上海青,33天后收获,挣了1027元。事实教育了村民,使他们再次鼓起了勇气。如今的插阎村已经成了当地有名的蔬菜专业村。全村1600多亩地,现在一多半都是菜地;全村287户村民,有176户都是菜农协会的会员。 赢过,也败过;兴奋过,也失望过。几年来,市场的风吹雨打锻炼了插阎村的菜农,使他们明白了市场中有商机,也有风险,在赚钱的同时也有赔钱的可能。但是不进入市场,不把自家的生产融入市场经济,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现在,该村和“三全”、“思念”、“笑脸”等省内多家著名的大公司都建立了业务关系。为保证村里的蔬菜不但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村蔬菜协会派人每天在郑州蔬菜市场报价,参与大客商的采购竞标。市场行情,已经成了插阎村菜农收入的“晴雨表”。 像插阎村菜农这样,已经把自己的生产活动完全融入市场经济的做法,目前在荥阳的大多数农村已是普遍现象。有了生产自主权的农民,迸发出极大的创造性,他们开始以高昂的激情在960平方公里的荥阳大地上自由地描绘致富蓝图。市场化的农业,也促使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许多地方存在的农业结构调整难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破解。 比如在汜水镇滹沱村,由于奶牛饲养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秸秆被饲养户收购进行青贮。这种现象给当地农民带来灵感,他们有的把玉米秸秆连着玉米棒子一起作为饲料卖给饲养户,收获比单纯卖玉米还划算,还有的则干脆不种庄稼种起了牧草。 在号称荥阳“蔬菜第一村”的王村镇许庄村,当初全村只有七八户农民种蔬菜,后来农民看到种菜收益大,慢慢地都种起了蔬菜,现在全村建有大棚、温室2300多个,80%的农户都是菜农。农忙时节,附近郑州市上街区的下岗职工都到那里给菜农打工(压题照片)。 市农业局副局长石闺阁也给记者讲过一件事。她老家广武镇孙寨村有个农民,去年家里种了0.2亩红薯,因为雨水多,红薯秧一个劲儿地疯长。这个农民灵机一动,揪下薯叶和叶柄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卖了1100多元。这位主抓全市种植业订单生产的农业局副局长禁不住感慨:“现在的农民真是越来越能了!” 三、邵老板的两桌酒席 市场经济最讲究的是诚信。荥阳农民在发展市场化农业中是怎样讲诚信的? 记者在采访中曾听到过这样一件事。 7月13日中午,在郑州南郊高寨蔬菜批发市场做蔬菜生意的老板邵中华,在上街区的一家高档饭店里摆了两桌酒席,宴请荥阳市王村镇许庄村七组的吴运锋等十几户菜农。这些菜农都是他的供应商,每年他都要宴请他们一次。这已经是他第六次宴请他们了。 8月4日晚上,记者联系上了远在信阳出差的老邵。在电话中,他向记者畅谈了他和吴运锋等菜农的交往史。1999年过罢春节,老邵只身来到荥阳王村镇,想订购一批黄瓜。当时农村的大棚还很少,货源较缺,还属于“卖方市场”。最后,老邵找到了许庄村七组的吴运锋,两人谈得很投机,成了好朋友。那时老吴家只有5座棚,他就把自家的亲戚朋友都组织起来给邵老板供货。老邵每天将村里摘下的黄瓜装车拉到郑州市场销售,瓜价依当天行情随行就市,每公斤邵老板取1角钱,剩下的都是老吴他们的。一直到现在,邵老板始终坚持着每公斤只赚1角钱的诺言,从不多赚。老邵讲究信用,菜农们也以心换心,严格保证菜的质量。6年来,每年3月底到7月初,老吴村里的黄瓜都是邵老板给包销的。仅今年一个瓜季,邵老板就在许庄先后拉了500吨黄瓜。黄瓜卖完了,挣了钱的老邵就把供货的菜农们请到饭店里喝酒,而且每次他都要精心地写篇“讲话稿”,好在宴会上表达他真诚的谢意。 邵老板在当地名气很大,因为他出的价高,其他菜老板来了也只好随他的价收货,要不没人卖给他们。老吴对记者说:“邵老板让我们赚住钱了。”记者得知,如今他家的大棚已发展到10个,忙的时候要雇上十五六个人来帮忙。 邵中华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我们这叫‘双赢’。” 除了自律以外,协会的监督也在诚信经营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汜水镇滹沱村奶牛协会的董永波会长说:“我们协会的鲜奶是统一向外销售的,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在自家的奶中搀杂使假毁了协会的信誉,那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相互监督。作为会长,谁家的哪头牛生了什么病,用了什么药,我心里都有数。” 今年春上,为杜绝假蜂蜜,维护荥阳蜂蜜的质量信誉,该市养蜂协会的60名会员自发组织起来,在会长许东占的带领下拉网式检查了3天。 为了防止不法商贩利用虚假合同、“霸王”合同坑农、害农,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民协会也采取了多种措施。随着订单农业日益普及,该市农业局制作了种植业合同文本模式,提醒农民在签订订单时一定要写明“回收标准”、“回收地点”、“结算价格”、“结算方式”、“服务承诺”、“违约责任”等条款,确保合同严谨、规范。 四、21座冷库 农民对生产有了自主权,在农民协会的组织和带领下,开始按着市场需求朝着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安排自家的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的发展,使得在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原料越来越多,也刺激了仓储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振兴,拉长了农业产业经济链条。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荥阳市的仓储冷库目前已有21座,其中绝大部分是近3年来建成的。这些冷库仓储量大,专业性强,分工明确。除大部分分布在林果基地和蔬菜基地外,建在市区的有主要储藏肉类的食品公司冷库,有主要储藏蔬菜的供销社冷库,有主要储藏禽蛋的畜牧中心冷库,有主要储藏果品的润泽冷库等。 看到当地蔬菜、林果业迅猛发展,2002年秋天,该市的大型骨干企业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元,在该市经济开发区建成了郑州市润泽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农产品冷藏保鲜和加工业。该公司的一座果品标准冷库容量达5000吨。该公司的4条果蔬浓缩汁全自动生产线每年需要消耗水果、蔬菜20万吨,产品远销欧洲、美国。今年6月,该公司一次就和当地500户农民签订了5000亩胡萝卜的生产订单。 前两年不少地方的农民为“卖粮难”所困,但在荥阳市,种粮食的农民从没遇到过“卖粮难”的困扰。这要归功于近年来当地粮食加工业的振兴。天地人面粉实业有限公司本是乔楼镇楚堂村一家农民私营的小型面粉厂,看到国家对粮食收购政策开始松动,马上引进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两三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年产能力达11万吨的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包揽了周边四五个乡镇生产的小麦。该市的另一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郑州博大面业有限公司,原来以收购加工普通小麦为主,看到当地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越来越多,便立即转变方向,以生产优质专用小麦粉和加工优质中高档挂面为主。目前,该市种植的优质小麦有40%被博大公司收购。 荥阳市养猪协会副会长、广武镇益民饲料养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根祥,原先是个养猪专业户,后来看到当地养猪的农户多了,便立即转向,开始为养猪户提供饲料、防疫、配种、成猪外销等方面的服务。现在他的公司下设销售公司、养猪场、种猪场、技术服务公司4个子公司,已成为该市最大的养猪龙头企业。其“二供三包”服务(供应良种仔猪、供应浓缩饲料,包防疫、包技术指导、包商品猪销售)吸引了3238个养猪户归入其麾下,其中百头以上的饲养户有328户。 荥阳市南部山区柿子等果树较多,郑州国瑞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柿子醋灌装生产线(图②),使当地农民每卖1公斤柿子便能增加收入1元钱。 目前,荥阳市的“农字号”企业已发展到47家。 市场化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龙头企业的振兴,龙头企业反过来又拉动农业朝着更高层次的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农业和龙头企业相互拉动,盘活了农业产业资源,使农业经济更加活跃。 五、卖葱时,掂着你的尺子 记者到广武镇大葱基地采访,荥阳市蔬菜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掂着尺子卖大葱在俺这里不是新闻!” 据悉,荥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早在2002年11月就在广武镇建立了大葱标准化示范基地。这里的大葱从栽培技术到病虫害防治都有严格的“技术规程”,出售时从感官要求到卫生要求都必须达到规程标准。如果大葱的葱白长度、整齐度等基本的感官要求达不到规程标准,价格上就要打折扣。 该市农办副主任郑灵君告诉记者,发展市场化农业离不开签订合同或订单。农业合同纠纷主要出在质量标准的认定上,履约时商家往往称农户没有按必需的技术手段种植,导致订单产品达不到收购质量要求,因而拒绝收购或压价收购;而农户则指责商家吹毛求疵,要求商家必须履约。为了避免这些纠纷,该市在农产品的标准化种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记者在负责标准工作的荥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局的标准化专业人员先后为当地农民制定了多种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规程,还为“广武大葱”、“河阴石榴”等农产品制定了4个郑州市级地方标准。这些规程和标准涉及到农产品及其种子的品种、规格、质量要求,试验、包装、储存、运输方法,以及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 实行标准化种植、管理的农产品品质明显改善,农药残留降低,等级层次分明,销路很好。例如,推广标准化种植后的“广武大葱”成品,株高达150~170厘米,葱白长50~70厘米,单株重0.6~1公斤。每年10月以后大葱一上市,从广东、四川、北京等地来的客商都排着队来收购,菜农的种植效益明显提高。 目前,荥阳市的种植行业标准化基地已达到7个,依照各级标准生产的农产品有19种。其中,该市农业名优特新品种示范园区被评为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基地。 今年来该市的养猪业发展迅猛,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饲养户们都是按着“规矩”来养猪的。 2002年,荥阳市养猪协会成立后,协会就承担了“郑州市无公害商品猪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这一科研项目。去年6月,该项目又被列入“郑州市5212农业创新计划绿色农业示范工程”。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了9项成果,有些方面已被专家组鉴定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养猪协会每月一次的专家讲座,是促进饲养户们提高饲养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他们不但给我们送来了养猪的技术,更宝贵的是给我们灌输了先进的现代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理念,开阔了我们的思路和视野,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科学管理’,如何取得‘综合效益’。”该市养猪协会秘书长、畜牧局专家李慧曾这样评价专家们的讲课功效。 为了及时了解和把握饲养户的用料、用药、检疫等情况,畜牧局在每个饲养场备有《荥阳市动物饲养场生产经营记录簿》,要求饲养户将日常饲养管理事物分解为21个项目,逐项登记,以备监督。 2003年,该市有5家养猪场获得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先后获得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市的“准入证”。经国家商务部3次抽检合格,该市还被批准列入了国家商品猪活体储备库。 该市抓农业的副市长李文岭深有感触地说:“解决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思想观念转变了,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生产,就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小康。” 六、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发展市场化农业,政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下行政命令,要通过示范来带动,通过技术、品种、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来推动。因此,与农民的生产自主性相对应,就必须建立服务型的政府。在这方面,该市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荥阳市委书记丁福浩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在决策发展市场化农业的时候,就先敲定了自己的“职能”:放手发动,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强化服务。 在市场化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组织作用和领导作用的农民协会,就是该市市委、市政府的杰作之一。2002年5月10日,该市曾召开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动员会,市领导在会上希望农民们能够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自己的行业组织。一些协会成立之初,政府为了扶持,从一些职能部门选调了不少能力强、作风正的公职人员到协会担任会长或秘书长。“农民协会运动”就是那时出现的。 该市农办副主任孙德林告诉记者,对于走市场化农业道路的农民,市里在政策鼓励和扶持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2003年10月,荥阳市政府在市农办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开办了与国内各大涉农网站实现链接的“荥阳农网”,开通了24小时专家热线。该市财政还出资为全市各农民协会、种养大户配备了3200台中文信息机(图③),发布市场行情、农业技术和天气预报等。为方便农民打电话,政府还在种养基地安装了100部IC卡电话。通过这套信息系统,农民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技术信息,还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在网上发布,产销两头都联上了外面的市场。 荥阳市畜牧局作为该市畜牧业生产的指导机关,2000年3月成立了一支科技下乡服务队,一周对全市的畜牧、养殖生产巡视一遍,及时发现和解决饲养户的难题。该局还把市政府出资聘请的“5人畜牧顾问团”成员的联系方式印在各畜牧、养殖协会会员证的后面,以方便会员咨询。 该市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林业局等职能部门,也都针对市场化农业的发展制定了各自的工作重点。 七、几点启示 近年来,荥阳市的农业进行了大的转型,其表现为结构转型与体制转型的同步启动,即在实现大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进行了从自给自足的小农业和小打小闹的集镇农业向规模化、市场化农业的转变。目前,这一转变还远未结束。从荥阳市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从政府到农民,各个角色都要到位。 荥阳市市长杨福平认为,市场化农业的发展、振兴是一项综合工程,只有从政府到企业到农民各自的角色都站到位、扮演好了,这台大戏才能热闹起来。他把这台大戏的各个角色及其定位总结为这样几句话:“市政府的职能部门,是服务而不是干扰;乡级政府,是动员而不是命令;村组干部,是示范而不是干涉;龙头企业,是追求双赢而不是杀鸡取卵;农民,是科学巧干而不是盲目蛮干。” 二是农业生产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农产品市场的波动较大,因此在发展市场化农业的过程中,政府对龙头企业和农民要“扶上马,再送一程”。比如,该市在鼓励农民成立协会之后,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通过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在协会中兼职的办法,保持并增强政府对协会的引领和服务。 三是要拉长产业链条,扩大农产品的销路。 该市的一些主要农产品,其背后大部分都有相应的加工企业或服务行业作为产业后续,从而保证了农产品的销路和就地增值。比如,一场“禽流感”使不少地方的养鸡户产品积压,遭受了很大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但该市的养鸡户在这场危机中却损失不大,是近年来兴起的冷藏业给他们帮了忙。 四是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荥阳市的市场农业有了较高的诚信度,诚信、守约给农民带来了丰厚回报,违约现象极少发生。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的杨振国律师认为,订单是一种合同或契约关系,受国家法律保护,一经签订,订单双方必须严格履约。因此,农民在签订订单前一定要慎重,对来路不明的订单、单方面草拟的订单、收押金的订单、口头协议类的订单不要盲目签。这方面荥阳做得很好。 五是要重视村级组织建设。 根据该市市委、市政府督察室的一项调查,在该市市场化农业发展过程中,村级“两委”班子发挥着重要作用。凡是那些班子强、干部素质高的村子,村干部大都能够在市场农业发展中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不怕冒风险,不怕担责任,从而促进了村里市场化农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