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专家解读:中国经济增长过热了吗?

专家解读:中国经济增长过热了吗?

作者:康大夫 编辑来源:环球外汇网时间:2008-06-27 11:45点击:

        央行在今年发布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而后,央行行长周小川亦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不排除继续使用包括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货币政策来确保宏观经济稳定的可能。

  第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的各项经济指数继续给出一个信号——中国经济可能出现过热势头。

  针对上半年的中国经济状况,央行上周末继续就利率水平和利息税进行调整。

  那么,中国的经济目前究竟处在怎样一个状况?是已经过热,还是处于过热边缘?本周,本报和读者一起分享三位活跃在中国经济前沿的专家的看法。这些看法仅代表专家本人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议题一:又一次通货膨胀?

  【引子】

  6月的CPI增幅超过了4%,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猪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这些生活消费品的价格上涨,是否说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通胀后,再次遭遇通货膨胀?

  茅于轼:不能说明通货膨胀情况的存在

  部分生活品价格上涨的表象,不能说明通货膨胀情况的存在。虽然有的东西价格在上涨,但同样的,有的东西价格正在回落。以石油为例,由于石油进口的关系,石油的价格涨了很多,本应该引起通货膨胀,但实际上没有。这是因为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在提高,压制了通货膨胀。

  同样,现在猪肉价格上涨,是由粮食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的,特别是玉米,本来玉米主要用来做粮食和饲料的,而现在被用来生产燃料。这会引起猪肉的价格上涨,但是燃料的价格会相应下降。

  仲大军:中国确实正在通货膨胀

  实际上,这一轮通胀的苗头在2002年就已经出现了。虽然目前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引起了关注,但是,中国更严重的问题是资产通胀。资产通胀的特征是:其他消费品价格不涨而带有资产性质的消费品价格上涨。

  对于中国来说,资产通胀是通货膨胀在新形势下的一种新形式,它的实质是富余货币更多地涌入资产性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中去。资产通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议题二:CPI能否反映经济过热

  【引子】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的CPI增幅已经超过了4%,上半年的平均数据也已经突破3%的界限。CPI一直被看成是经济冷热的指标之一,就最新公布的数据,三位专家有各自不同的判断。

  茅于轼:不能说中国经济就过热了

  尽管6月的CPI增幅已经超过了4%,但是仍然不能说中国经济就过热了。物价指标是反映经济过热的一个指标,但并非惟一的、充分的指标。经济过热肯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CPI增幅即使达到4%,也不能单一反向证明经济就是过热了。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动力仍然十分明显。

  仲大军:目前的CPI正是中国经济过热的证明

  而且,真实的CPI可能还要高过公布的数值。由于房价、教育费等属于居民的重大开销没有纳入CPI的统计,所以当前很多的涨价因素没有纳入CPI的统计范畴,因此这一数据也就很难真切完整地反映出当前的物价水平。

  曹凤岐:经济过热问题确实到了应该引起注意的时候了

  CPI能够反映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增大,也就是说,不能确切地说已经经济过热,但是,经济过热问题确实到了应该引起注意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