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留守老人成了“养猪大户”:一人一年咋养300头猪

留守老人成了“养猪大户”:一人一年咋养300头猪

作者:康大夫 编辑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08-06-30 10:46点击:

       “过去一年养两头猪忙得团团转,现在一年能养300头,还轻轻松松。”在四川省大英县隆盛镇三家店村,农民陈祥龙得意地说。

 

  记者在三家店村看到,农民按统一标准修建的猪圈,白墙红瓦,整齐排列,成了一道惹人注目的景观。作为遂宁市的标准化养猪示范县,大英县推广一套标准化模式,让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变成了养猪能手。

  截至2007年年底,全县涌现出4500多户养猪大户,饲养人员的平均年龄在54岁以上。

  标准化模式

  ——来之不易的选择

  县委书记蒋志明说,大英县地处川东丘陵地区,人均只有7分耕地,如何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经过多年探索,大英县确立了“发展现代畜牧业,助农增收奔小康”的思路。

  现在,大英农村青壮年大多数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妇女,怎样能让他们省心省力多养猪

  县里在试点的基础上,摸索总结出一整套科学养猪的标准化模式,上百条细则科学易懂,比如,猪场选址,要背风向阳,相对独立,远离污染源;猪场设计,必须达到规定的尺寸;饲料配方,必须按规定搭配;粪便处理,必须全部进沼气池等等。随后县里先是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动员,然后县畜牧局干部与乡镇村干部一道,上门帮农民搞规划,做示范,逐步在全县推开。

  谈起标准化养猪,卓筒井镇三星村农民钟显庆还有点脸红,他说:“现在是发财了,可当初县畜牧局干部向我讲标准,我还跟他们较劲!”

  原来,畜牧干部当时告诉钟显庆,猪圈应由2平方米改造成12平方米,粪便要及时清理……可话还没说完,钟老汉就不爱听了,他说:“我祖祖辈辈就是这样养的,不也过来了?”事后,畜牧干部派车把老钟接到隆盛镇三家店村示范小区参观,看到了标准化养猪的好处,回来后钟老汉二话没说拆除了旧猪圈,建起了8间大猪圈,养了100多头猪。

  如今在三星村,不到一年的时间,已 有38家农户修建标准化猪圈108间,养猪近万头。

  照章办事

  ——标准化养殖并不难

  看到周围的人都改屋改圈,在小区集中搞起了生猪标准化养殖,陈祥龙老汉动了心。可他老伴说:“咱们都是60岁的人了,腿脚不太灵便,文化又低,标准化养殖怕是搞不了,还是把现在圈里的那两头猪养好算了。”两人反复商量,去年3月,陈家开始破土动工,推倒了原来的三间小圈,新建了10间标准猪圈。

  “过去一说科学养猪,很多人担心学不会,其实按规定办,并不难。”陈祥龙说。

  在陈祥龙家的标准化猪圈,院墙上整齐悬挂着《猪场无害化处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等技术规章。按照规定,陈祥龙每天给猪吃两餐,分别在早上九9点和晚上6点半,比他家人开饭的时间还准。清洁卫生也是定时做,每天清扫两次粪便,隔天进行一次消毒。

  最让陈祥龙感到满意的是,政府为养猪户提供的一整套完备的服务体系,使他老两口养猪真的不费劲。今年夏天,陈家有几头猪得了瘟病,老两口先是按照防疫手册进行前期护理,然后打了墙上的专家电话号码,畜牧局兽医很快赶到,病猪得到了及时救治。

  经历了一年多,标准化养猪技术已经全装在陈祥龙脑子里。如今,他担任了村里标准化养猪协会的会长,自己家每年出栏猪多达300多头,收入十分可观。

  高效节本

  ——人均增收过千元

  大英县的农民普遍尝到了标准化养猪的甜头,实行标准化养殖的农户年人均增收达到1000元以上。

  过去农民养猪一年出栏只有一批,而现在,农民按照标准化的饲喂技术,饲养周期大大缩短,三个月出栏一批。天宝镇秀白山村农民陈云丰仅一年多就出栏了530头猪,纯收入10多万元。

  另外,标准化养殖省工又节本。过去一家人围着一两头猪转,起早贪黑,又忙又累。现在供水自动化,饲料进行了科学搭配。一头猪过去每顿10多斤杂料,现在只要两斤左右的复合饲料;过去饲喂一天三顿,现在每天喂两顿;过去喂两头猪煮食要花两个小时,现在喂100头猪,包括清洗猪圈,也只要花一个半小时左右。如今在大英县,老头老太一年饲养一两百头猪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蓬莱镇吊脚楼村农民陈大春已经六十好几了,今年和老伴一起养了220头猪,他说:“现在养老,再也不靠儿女打工挣钱,自己养猪的钱都够花了。”

  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农户实行人畜分离,独立建圈,再也闻不到臭气了。猪粪为沼气池提供了足够的原料,养猪户家家都建起了沼气池。足够的沼气,使农民煮饭不用柴火,告别了烟熏火燎。洗澡,一年四季都能用上热水。美化庭院、装修房屋,购买家电,这些现代文明也走进了农家。

  标准化养猪的服务体系,解除了农民后顾之忧。现在由畜牧防疫部门为养殖户提供“一个小时防疫服务圈”,只要农民一个电话,兽医准在一小时内赶到猪场

  养殖户还有了政府、银行、企业的互利联动协议保障,待在家里,猪仔、饲料就能送上门。过去养猪愁销路,现在养猪户全都参加了养猪专业合作社,签了订单,生猪出栏时,食品公司的车开到家门;信用部门按养殖户信用等级提供贷款,使养猪资金有了保障;有了政策性保险,更让他们吃了“定心丸”。

  如今,大英农村标准化养猪迅猛发展。去年冬季新增养殖小区13个,新增规模以上的良种猪场6处,全县举行的社会评价试点,生猪标准化养殖工作测评满意度达到了97.4%。

责任编辑: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