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适度提高粮价有利于中国走出通缩阴影?
作者:康大夫 编辑来源:网络时间:2009-04-03 10:52点击:次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由上月上涨1.0%转为下降1.6%,连续第10个月下滑,并且6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5%,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呈继续下降态势。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双双下降,预示着通缩风险在加大。
2007、2008年连续两年的高通胀,曾让我们左支右绌,疲于应付,然而效果不佳。实际上,我们缺乏应对通胀的经验。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绝大部分时间困扰我们的是通缩而不是通胀。因此面对倏忽而至的通胀来袭,我们显得缺乏准备。但是意想不到的是,通胀来之既快,去之也速。半年多的时间,整个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通缩阴影卷土重来。 1998年以来,中国享受了近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美妙时光,这是如何做到的?归纳起来,笔者认为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其一,加入WTO,“中国货”行销全球,巨大的外部需求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其二,极度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是低通胀最重要的原因。对于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而言,劳动力成本是最重要的成本。农民工工资10年来没有明显的上升,劳动力成本低使得中国制造具有极强的价格优势,也造就了中国制造业超凡的竞争力。(当然,这里的低工资并非是指绝对工资,而是说相对劳动力的产出来说,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是相当低的)。低工资也压制了普通劳动力的消费能力,国内需求长期不足,“低通胀”局面由此形成。 现在全球面临号称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经济有可能陷于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危险的境地,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外部需求大幅萎缩。外需不足,更多的出口产品必然在本就狭窄的国内市场空间竞争,导致国内供给骤增,价格水平下行,通缩压力陡增。 前面说了,中国经济长期以来通缩的根本原因在于低工资,特别是产业工人的低工资。低工资成就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但这也是中国迟迟不能摆脱内需不足、经济长期面临通缩阴影的重要原因。 政府并不是没有认识到“低工资”的害处,《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地方政府所谓的“工资倍增计划” 均是着眼于此。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更是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些人士认为该法直接干预劳动力合约,对整体就业和经济效率不利,危害甚大。 那么,政府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一方面这种选择不干预由市场自由竞争决定工资的基本制度,也即工资由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决定;另一方面又可以实实在在地提高工人的工资? 有的,实际上政府近些年来也在着手在做,那就是提高务农的收入,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为什么说提高务农的收入就可以提高社会整体工资水平? 中国30年来的经济大发展时期,也是一个城市化急剧发展的时期,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产业工人。这完全是一个自发的迁徙运动,没有人拿着皮鞭强迫这些昔日的农民去城市“搵工”,并最终定居下来,成为城市人口的一部分。为什么?道理很明白,城市务工的收入远胜务农的收入。长期以来,为支持工业的发展,透过各种制度和政策的安排,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价一直人为压低,“农业补贴工业”的结果是不但工业获得了低廉的基础原材料,更重要的是工业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前一点,许多人都看到了,而后一点却并不广为人知。实际上,大批的高素质的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是长期压制农产品价格的结果。 如果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务农的收入增加,城市的工厂要想吸引农民工去就业,必然会开出更高的工资,因为务农收入的增加使得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增加了。务农收入足够高的话,会吸引农民工回流,劳动力的供给减少自然会提升产业工资。其实,10年来农民工的工资没有明显提高的背后正是农产品价格的长期徘徊不前、务农收入的长期低下。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