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谁该为养猪业“环保成本”埋单?
作者:康大夫 编辑来源:新华网时间:2009-04-14 08:08点击:次
【核心提示】 今年春节过后,福建对省内第二大水系九龙江流域养猪业下达“限养令”:干流两岸1公里和支流两岸500米内的养殖场全部拆迁,禁止在干流两岸5公里、支流两岸1公里内新、扩建养殖场,禁建区外养殖场要达标排放,否则一律关闭。“限猪”行动开展以来,福建龙岩、漳州两地上万养猪户的猪舍被拆迁,几十万头生猪被清栏,经济损失上亿元。 “限猪”行动大限将至,养猪大户一筹莫展 3月18日中午,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顺益养猪场,一辆货车载着20多头母猪,正要搬迁到近百公里外的漳浦县。这个郭坑镇最大的养猪场,猪舍已被拆得一片狼藉。在含泪处理掉3000头生猪后,老板郭瑞花病倒了。 “目前除银行贷款100万元外,还有80多万元的民间借贷,十几年的辛苦都在这里,我连死的心都有。”郭瑞花说。 按照福建省要求,龙岩、漳州两市从2月上旬开展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限猪”是其中重要一项。漳州市要求,到2月28日,禁建区所有养殖场都要拆迁、关闭。龙岩市也要求,3月5日前,九龙江北溪干流两岸养殖场关闭或拆除;5月5日前,支流两岸养殖场关闭或拆除。 在约20天时间内,漳州市禁建区内1.23万养猪户的70多万头生猪需清栏处理。猪贩子则趁机压价,1公斤生猪比正常价低2元,一头能繁母猪之前能卖1500元,但整治期间降到了千元左右。 漳州市郭坑镇东溪村有3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走进村中,房前屋后均可见被拆的猪舍。谈起“限猪”的事,现年69岁的林友春说,一年多前听说养猪行情不错,就卖牛养了两头母猪。年前刚下了19头猪崽,还没卖一头就不让养了,母猪一头850元,五六十斤的小猪一头150元就处理掉了,一分钱没赚还赔了不少。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估算,漳州市拆除、闲置的猪舍价值超过亿元,因压价、病害造成的生猪价值受损也有上亿元。 “还有100多头不久就要下崽的母猪在圈里,政府天天催着尽快搬走,可往哪里搬呢?”4月10日上午,郭瑞花一筹莫展地说,这100多头怀孕母猪的最后搬迁期限是4月15日,还是有关部门对大型养猪场的“特别优待”。 两个月来,她几乎跑遍了漳州的平和、长泰、诏安等所有县,寻找可以建养猪场的地方。“以我们的养殖规模需要50亩左右的地,找的地方不是路不通就是水不通,至今没有丝毫进展。”郭瑞花说。 截至3月19日,漳州市共拆迁关闭12262家养猪场,面积达222万平方米,处理生猪69万多头。在规定期限禁建区内自行拆除猪舍的养殖户,每平方米给予50元的补贴,而寻找新的养猪地点、新建猪舍等都落到养猪户头上。 水污染告急,养猪业成主要污染源 九龙江水污染告急是此次福建省“限猪”的直接原因。一月中旬以来,九龙江水质出现恶化,并一度对漳州、厦门两市的供水安全造成威胁,这一事件引起了福建省高度重视。 记者从漳州市环保局了解到,1月中旬,在漳州与龙岩交界的华安县河段发现水颜色变异,现场观察后认定为甲藻流行,一些河段水质出现反弹,局部河段水质恶化,出现超标现象。龙岩市有关材料也显示,近年来由于生猪养殖数量超过载畜总量,导致九龙江北溪流域水质急剧下降。其中,龙岩中心城区上下游河段、雁石溪流域水质全年绝大部分时段均为劣五类水质,有机污染严重,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龙文区郭坑镇的郭坑大桥两侧,分别是漳州市和厦门市城市供水的取水口。郭坑全镇2万人口养了10多万头猪,养猪是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环境日益恶化。镇长陈奕杰说,村中沟渠里的水全是黑色,农民家里苍蝇成群,老远就能闻到猪粪的味道。 漳州市副市长刘文标表示,养猪业是九龙江主要污染源之一,不少养猪场的排泄物直接排到江中,治理已刻不容缓。 多数受访的养猪户告诉记者,治理污染他们也赞同,但他们需要在技术和经费上得到帮助。“我们也希望喝上干净水,也不想将污染物排到江里,但怎么处理呢,总不能不养猪吧!”龙文区漳滨村的养猪户说。 政府整治决心大,环保达标困难多 福建省此次整治决心十分坚决,漳州市在20天左右拆除了上万户猪舍足见“动了真格”。刘文标表示,在10月底前要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50头以上的养猪场必须进行环评,实行排污许可。下一步将加强环境监测,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确保达标排放。 据介绍,漳州市治理养猪业污染主要采用两种技术模式,一是推广“零排放”养殖技术,一是采取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但在农技人员和养殖户看来,这两种技术施行起来存在很多问题,能否奏效令人怀疑。 记者了解到,“零排放”技术要先在猪舍中垫上木屑等原料,再加入发酵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将猪的排泄物分解掉。漳州市农业局能源环保站副站长纪旺盛说,“零排放”推广两年来,漳州使用的养殖场“寥寥几家”,现在连树都不砍了,哪里找木屑。而对于“猪-沼-果-鱼”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养猪户普遍认为,现在养猪规模动辄上百头,这种模式已不适用。漳滨村一养猪户反映,过去他家还有七八亩山地种果树,现在都被征用搞开发了,到哪里找果树施肥,哪里去挖鱼塘。 环保部门也认为,现在工业污染的执法处理都很难,何况千家万户的养猪户,光靠执法来“堵”难度很大。漳州市环保局相关人士感叹:“九龙江流域有几万养猪户,进家入户巡查,要多少执法力量才够用!” 环保成本需合理分担 养猪业岂能“一限了之” 漳州农业局的农技人员告诉记者,养猪污染是个老大难问题,比起处理技术,更关键的是治污成本,治理效果越好则成本越高,养猪户越难承受。 一些基层干部担心,虽然政府并没有明说限制养猪业发展,但如果环保成本都落到养猪户头上,事实上就是抑制养猪。养猪户张少华说,这次大家损失这么大,未来还要大量投入搞治污,有多少农户投得起?肯定有很多人就此退出养猪。 厦门大学政治系教授余章宝认为,在生猪供应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上,地方政府极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境地,缺乏科学性的“禁令式”政策,难以取得长久之效。 “如果每个地方都这样搞环保治理,而不在如何实现环保养猪上多帮助农户、补贴农户,未来生猪供应肯定出问题,准会按住葫芦浮起瓢。”余章宝说。 漳州此次养猪业污染整治行动中,明确提出“谁污染谁治理”。对此农业部门人士表示,又要猪肉便宜又要养猪不污染,此事难两全,养猪业作为弱势产业,要养殖户承担所有环保成本显失公平。 刘文标表示,环保养猪关键要搞好规划,在规划区内实施集中饲养、集中治理污染。他坦承,漳州整治养猪业、实现环保养猪的决心很大,但由此带来的财政压力也不小。 环保养猪成本几何?纪旺盛表示,经过测算,如果采用“零排放”技术一头猪要摊100元,立体种养模式一头猪要摊86元。记者了解到,以目前的猪价行情,一头出栏生猪的毛利润还不到100元。漳州市目前在九龙江流域的存栏量有180万头,按一头86元计,就要1.5亿元的首期环保投入。2008年漳州市地方级财政收入60.49亿元,这个投入占地方财政收入2.4%左右。 余章宝表示:“养猪业设立环保门槛势在必行,但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办法,其中环保成本是个关键问题,必须有相应政策来分担环保成本。”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