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猪肉价格连续下跌 触及到救市底线

猪肉价格连续下跌 触及到救市底线

作者:康大夫 编辑来源:互联网时间:2009-05-20 06:58点击:

持续下行的猪肉价格,近日已普跌到盈亏点附近,目前的猪粮比价为6.18∶1。发改委此前设定的盈亏平衡预警点为6∶1,是指6斤玉米和一斤猪肉的价格相比,低于这个比率,意味着养猪必然赔钱,政府将展开一连串救市动作,而目前,一斤玉米的价格已经在0.85元左右。实际上,一些养猪户已经将饲养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但资金链仍然开始告急,三年前曾发生过的“猪贱伤农”似乎又要重演。


  “现在情况和三年前很相似,从今年年初开始,母猪生产已经开始减少了。”著名经济学家袁钢明忧心忡忡地表示,“市场有可能形成反转,猪肉价格很有可能在明年中旬开始报复性上涨。”


  ■小养殖户:价格不上去肯定亏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收购商品猪的单位,定价回收我们的商品猪,就是给猪找个‘婆家’。”电话另一头的山东东明养猪协会会长韩雁冰声音有些沙哑,“手头的资金已经快撑不住了,过去两年赚的钱全贴进去了。”


  肉价从2007年5月每公斤11元到2008年5月每公斤20元,再到目前每公斤10元,整整两年的时间,猪肉价格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轮回。韩雁冰和养猪协会会员们也在经历着过山车般的震荡。


  作为当地政府支持的农民合伙单位,2004年5月韩雁冰与当地几家养猪大户成立东明养猪协会,主要从事养殖商品猪,养殖量由成立初的年出栏500头,曾经一路攀升至去年最高峰时的8000头。不过据韩雁冰介绍,由于今年猪价一路下跌,目前东明生猪饲养量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二,饲养的种猪也少了一半。


  “2007年时每头能赚800块,去年每头只能赚200块钱,照现在这个趋势,只能赔本了。”韩雁冰无奈地表示,“一斤肉的毛收入才5块钱左右,可是出一斤肉用的饲料、防疫价格等等,都快有5块钱了,还不包括猪苗的价钱。”


  韩雁冰表示,对于小养殖户来说,价格大幅度下跌也就意味着亏损和资金流动问题,“价格要是不上去的话,肯定亏,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养猪巨头:去年9月已觉察风声不对

  相比养猪散户目前面临的严峻的市场形势,规模化、产业化的养猪企业就显得从容得多。


  “本轮调整对我们影响不大,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调整是暂时的,我们仍对国内养猪行业看好。”国内养猪巨头艾格菲集团副总裁周峰表示,“早在去年9月份,公司已经觉察国内生猪市场价格的变化,将今年生猪出栏目标从每年的100万头下调至80万头。此外,我们决定放缓甚至是停止下一步的收购计划,后来市场的发展态势基本上符合我们此前的预判。”

  作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艾格菲去年投资一亿美元建了不少种猪场和肉猪生产基地,已拥有30余家万头以上规模猪场。目前艾格菲的产业链涉及猪用预混料、教槽料、浓缩料的研制、生产、销售、规模化种猪和商品猪养殖。

  除了及时的信息和完整的产业链,资金、技术以及管理上的优势,也是众多养猪散户无法企及的。

  周峰表示,艾格菲的应对措施就是趁行业低迷,加强自身的精细化管理,引入优质猪种等,静待行业复苏。

  ■价格趋势:市场有可能形成反转

  生猪市场正在经历的变化也引起中国社科院欠发达地区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的关注,他表示,2006年上半年,是我国生猪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当时,生猪价格一度跌至每公斤5.96元,为近期历史最低点,由于猪贱伤农,不少养猪户不得不减少母猪和肉猪的养殖。

  作为国内农产品与宏观经济的权威专家,袁钢明表示:“后来的情况是,猪肉市场在随后的几个月开始转暖,而由于此前的母猪存栏太少,导致猪苗市场短期难以恢复,由此引发了上一轮由猪肉主导的物价迅猛上涨,通胀压力直到去年中旬才有所缓解。”

  “随着各地减少母猪和商品猪饲养,市场有可能形成反转,猪肉价格很有可能在明年中旬开始报复性上涨。”袁钢明忧心忡忡地表示,“现在情况和三年前很相似,今年年初开始,母猪生产已经开始减少了,这对市场未来恢复极为不利。”

  袁钢明表示,“目前养猪户最缺的还是资金,希望相关部门在市场恢复之前这段最困难时期加大对饲养母猪补贴力度。”

  ■政策应对:将适时启动猪肉收储
 
  事实上,近年来中央和部分省市已经在制定相关的生猪保护价政策,日前发布的 《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要求各地落实包括母猪补贴在内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央将继续投资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5日表示,为防止猪肉价格过度下跌,稳定猪肉生产,促进猪肉产业健康发展,包括商务部在内的国务院相关部委正在积极研究政策措施。根据预警方案,如果猪粮价格比连续四周低于6:1至5.5:1之间,商务部将启动收储措施。

  相比之下,一些地方政府的行动则更超前。山东此前出台《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准备随时启用“三级响应”预案,并指出将通过发展生猪订单生产,以此稳定养殖市场。江苏也在本月启动了救市预案,先期启动猪价、存栏量等9项监测,并将大幅增加猪肉储备。

  ■专家建议:产业化是最终出路

  出台生猪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和推广生猪价格保险尤其是生猪期货,成了养猪行业近来呼声最高的建议。袁钢明表示,国际上比较常见的做法有三个,一是建立国家主导的猪肉产品储备库,便于在市场供给不足的时候能够及时补充;二是建立生猪期货交易,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锁定市场波动的风险,避免暴涨暴跌造成的投资损失;三是鼓励大规模产业化养殖,逐步淘汰个体养猪,借此来提高供给方对于市场波动的信息理解能力。

  袁钢明同时表示,世界上一些农业先进国家的生猪生产早已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形成了规模经营,从生猪饲养、出栏、宰杀直到猪肉包装,再到送往超市、饭店,都是“一条龙”式的作业。由于是“规模经营”而不是“家庭散养”,其生产经营的规模也就更易于按照预测的市场需求量来调控,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市场供求平衡,保持肉价相对稳定。

  袁钢明的产业化建议得到艾格菲集团副总裁周峰的认同,“对于散户养殖者而言,如何解决资金紧张是目前最紧迫的难题之一。养殖业本身作为一项入门门槛低、风险相对较高的产业,最终还是要走向集约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