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生猪市场进入三年一次谷底 “猪周期”

生猪市场进入三年一次谷底 “猪周期”

作者:康大夫来源:长江商报时间:2013-04-03 09:46点击:

  养猪16年,这样的暴涨暴跌,让宋继善倍感疲惫,“风险太大了,作为养殖户,我希望猪价能相对平稳,能稳定盈利”。

  不好的消息是,也许还未到最坏的时候,武汉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加明认为,多年下来,不少养殖户已经掌握了规律,硬扛着不杀母猪,等下一波上涨,“今年的低谷期,可能比以往更长。”

  而且,他认为,夏季猪是肉消费淡季,或将进一步刺激猪肉下跌,“今年猪肉要步入上行通道,也许要到十一之后了。”

  观点

  产业发展倒逼规模养殖

  宋继善和殷家启都期盼,政府能尽快出手调控、收储猪肉,以提振市场信心。

  但“猪周期”的症结,并不是收储猪肉所能解决的。冯永辉认为,“猪周期”在全世界都存在,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现象,中国的问题,在于频次很高,周期很短,波幅很大,“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猪周期’的频率是4-5年,上下盈亏幅度只有几十元,而中国高达700元—800元。”

  李加明表示,规模化程度较低是“猪周期”反复发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散户对市场预测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也小。”如上文中提到的王老板,行情好时扩大规模,行情不好时退出,中国存在大量的散户,这让生猪的供应量也随之大幅波动。

  李加明透露,武汉市是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但3000头以上养殖场出栏的猪,仍只占武汉市场50%的份额。冯永辉告诉记者,全国500头规模以上的猪场,市场占有量仅35%。

  而在冯永辉看来,除规模化程度不够外,还有更深层次的产业顽疾,“比如说,每逢猪价低谷期,养殖户为降低成本,用差的饲料和药物,紧接着都会发生较大规模的疫情,进一步加剧生猪供应减少,这说明对疾病管控不得力;再比如,对养殖户缺乏资金扶持,让小养殖户没有抗风险能力。”

  他认为,在基本实现规模化养殖之后,更应根治各种行业顽疾,才能保证出栏量相对平稳,从而做到供需基本平衡,逐步走出暴涨暴跌“怪圈”。

责任编辑: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