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山东网济南4月29日电 (记者 孔凡元 通讯员 王祥峰)当前,猪价持续走低,如何降低成本,尽快走出低谷,成为广大养猪户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从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获悉,以鲁农Ⅰ号猪配套系和鲁烟白猪为代表的我国本土猪新品种具有耐粗饲、抗病性强等特点,饲养成本显著低于国外猪种,而高繁性能、猪肉品质则又优于国外猪种,成为养猪业节本增效的新选择。
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武英介绍说,针对我国猪种资源丰富,但种猪质量却落后于猪业发达国家,瘦肉型种猪长期依赖进口这一现状,确定了“高繁、快长、抗病、优质”的育种目标,以莱芜猪、烟台猪和国外杜洛克猪、大约克猪等为素材,提高地方猪的生长速度和引进猪的适应性、改良肉质、增强抗病力,从拓宽种质遗传基础、培育优良种猪入手,经十余年的连续选育,育成了适应我国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鲁烟白猪和鲁农Ⅰ号猪配套系。
鲁烟白猪是课题组根据烟台猪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利用引进的丹系长白猪、施格猪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的适于山东半岛地区的优质瘦肉型专用母本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能选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抗病性能突出,与外种母猪相比,一头母猪每年能省出50多元药费。目前,鲁烟白猪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的当家猪种,大连等地区也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
鲁农Ⅰ号猪配套系是山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猪配套系。配套系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肉质优良,肌内脂肪含量比国内外猪种高39%至83.6%。该配套系猪对饲养条件要求宽泛,尤其适宜于中小型规模饲养。
目前,鲁烟白猪和鲁农Ⅰ号猪配套系建立了完善的种猪繁育体系和产业化开发体系。课题组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发、技术转让等形式,建立了配套系商品猪场110处,并开发出系列优质安全冷鲜肉、熟肉产品。据统计,2003年至2009年已累计推广优质种猪150万头,杂交生产良种生猪年达到1000万头以上,累计获得社会经济效益达48亿元。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