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作为我国传统养殖中的优势产业,是城乡居民肉食品的主要来源,在满足国民肉食品需求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农民增产增收致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刘汉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由于政府对养殖业大力扶持,生猪养殖开始由分散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快速转变,并对养殖的安全、环保、销售、资金需求、技术管理以及盈利控制等方面都有了全新标准和要求,但从目前国内生猪规模化养殖总体发展情况看,还存在诸多制约。
首先,由于缺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生猪养殖产业化程度不高。养殖基地、种源、农户、屠宰加工、销售等各方关系松散,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各环节利益分配矛盾突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和上下游产业链没有形成,产销信息服务网络不完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生猪养殖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牵引和带动,导致农村养殖基础设施落后,技术管理滞后,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层次结构不分明,种猪饲喂条件较差,选育水平低,供种能力小。目前国内每头母猪年产存活猪仔与国外的平均水平相差几乎一倍,难以适应规模化生产发展的需要。
其次,集约化生猪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包括生猪养殖在内的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第一污染源,每年排出粪便31.9亿吨,2010年将达到45亿吨,是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3.2倍,造成了广大农村严重的水体、土壤、空气污染,成为影响生猪健康的重要因素,使得我国生猪常见疫病趋于多发,大大增加了规模养殖疫病防治的难度,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
刘汉元指出,受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加剧了饲料原料的供应紧张情况,造成饲料价格持续上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参与养殖的劳动力大幅减少,人力成本急剧增加,集约化生猪养殖成本明显加大。加之农村信贷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猪场的圈舍和牲畜无法作为资产抵押,养殖户无法从银行借贷,阻碍了其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不利于生猪养殖产业的升级换代。
他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议,通过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和实施可控盈利保障体系,“所谓可控盈利保障体系,是通过猪场选址、猪舍场地建设、优良种源、饲料、疫情防治、保健、环保、饲喂管理、人工授精和生猪销售等十个子体系,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将种源供给、猪场建设、饲料投入品、养殖户和肉食品加工各方面结成紧密的产业联盟,并实现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
刘汉元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可控盈利保障体系,在确保生猪养殖上下环节完全可控,以及各方利益合理分配的同时,将节约大量的养殖成本和粮食消耗,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规划。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