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猪价行情短信  猪e周刊  VIP专区
首页 | 技术 | 财经 | 商城 | 种猪 | 仔猪 | 兽药 | 饲料 | 器械设备 | 招聘求职 | 康大夫 | 猪猪问答 | 猪猪报价 | 猪猪论坛 | 猪友圈 | 博客 | 百科 | 导航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养猪新闻 > 国内新闻 >

18个返乡汉子“抱成团”养猪

时间:2009-03-2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点击:   网友评论
     这是一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农庄,初步形成“生猪养殖、围堰养鱼、无公害蔬菜瓜果”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这个生态农庄是溆浦县桥江镇堰塘村18名返乡农民工合伙创办的。他们给自己创办的这个实体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林秀养殖专业合作社。

  18个返乡汉子“抱成团”,风风火火再创业,在溆水河畔传为佳话。

  3月16日,在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海点缀的农庄前,我们见到了林秀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袁东。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个合作社是我们摆‘龙门阵’摆出来的。”

  几年前,24岁的袁东怀揣着致富的梦想,只身到上海市普陀区一家种猪繁殖场当学徒。3年后,他完全掌握了生猪配种、防疫、饲料加工等全套技术,跳槽到浙江省龙游县一家养猪场打工,每年有6万元收入。没料到金融危机爆发,去年6月,他被“裁”回了原籍。

  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袁东吃过晚饭来到村头的大树下乘凉,村里其他外出打工返乡的村民也三三两两走了过来,大家围坐在一块,摇起大蒲扇,摆起了“龙门阵”。

  大伙儿谈起在外打工的快乐时光,话题自然涉及到今后的打算。

  “我本想办一个以养猪为主的生态农庄,可惜资金不够啊。”袁东叹息道。

  “可不是吗,我也想搞生猪养殖,可是靠自己现有的资金,只能小打小闹,规模上不去,也赚不了什么钱。”在深圳一家养殖场打工5年的村民周生建随声附和。

  在深圳一家艺术品加工厂流水线上“坐”了13年的村民黄逢德更是一脸无奈: “我打工积攒了一点钱,但没学到什么技术,现在不知道搞什么好。”

  村民周生铁说:“我在外地打工是跑营销的,与人打交道还可以,可现在回到乡下,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袁东灵机一动:何不利用各人在外打工学到的特长、优势,合起来办一个以生猪饲养为龙头的生态农庄?他把这一想法说出来,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同。有人提出:既然是大家合起来的,干脆叫个什么合作社吧。

  夜深了,大家围绕办合作社的事,越谈越来劲,越谈思路越清晰。

  在袁东的带领下,18条汉子拧成一股绳,注册成立了林秀养殖专业合作社,不到半年时间,生猪养殖就小有规模了,已成功繁殖能繁母猪102头;周生建利用“零排放”标准的肥料,搞起了无公害蔬菜;曾魏群在庄园内围堰养鱼;周生铁则发挥自己跑营销的特长,进省城,跑广东,建立销售网点,社里的生猪、蔬菜等产品尚未“出嫁”,早就被“婆家”下了订单。

  “今年出栏生猪在2500头以上,争取3年内实现年出栏优质生猪1万头以上,并带动其它循环产业的发展。”袁东对合作社的前景充满信心。

  合而有为

  志林

  合作合作,合起来就有事做,合起来就有作为。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在外闯荡期间,你学到了这门技术,他学到了那门特长,你开阔了眼界,他更新了观念,各有所长,把各人的特长和优势结合起来,组合到一块,就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创造出一番新的事业。十八汉子“抱成团”,成功办起了林秀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注册会员
图片新闻
今日热帖
热门文章  
热门日志  
推荐商品  
猪猪问答  
关于猪e网 - 广告宣传 -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网招聘 - 网址导航
©版权所有 1999-2009 中国猪网 - 猪e网 - 猪易网
业务联系: (010)82921526 82920653
京ICP证090350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