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厂帮养殖户卖猪两万多头
前段时间,因为猪肉“黄膘”问题,广西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不少养殖户遭遇卖猪难,他们怀疑饲料有问题(本报2月11日曾作报道)。饲料生产厂家南宁某饲料公司曾承诺会积极处理此事。事发一个多月后,记者回访了这些养殖户。
“饲料厂的业务员按市场价帮我把猪卖出去了,27万多元现金也到手了。”3月22日上午,南宁市西乡塘区心圩街道可利村养殖户黄汉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他家喂了140多头猪,自去年12月出现“黄膘”以来,他一直担心猪的销售问题。如今,缠绕在他心头3个多月的阴霾一扫而空。
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一些养殖户告诉记者,饲料厂提供了两种解决办法:一是由厂家联系买主收猪;如果养殖户暂时不愿卖猪,厂家补偿一定的钱。不少养殖户选择由厂家帮忙卖猪,那段时间,不断有大货车从各省开进这些猪场。
“这些猪都不是病猪,只是肥膘呈黄色而已。广东等一些地方通过严格的检测后,证实这些猪肉可以食用,也可以进超市。”厂方一顾姓负责人说,因从外省过来运猪成本较高,收购商和养殖户之间在价格上有些分歧。为促成这些生意,厂方对收购商进行了适当补贴。
在柳州、扶绥以及武鸣等出现“黄膘”猪肉的地方,这家饲料厂都联系了不少外省收购商上门收猪,并对暂时不愿卖猪的养殖户作出适当赔偿。“饲料经销商对我们支持很大,有些人帮忙卖猪,有人还垫钱出来赔给养殖户。”饲料厂副总经理米国成说。据介绍,经过厂方和经销商努力,他们已经帮养殖户销售出2万多头生猪,向300多家养殖户赔偿了数百万元。
那蒙镇平福村养殖户胡瑞发家里还有60多头猪,他和收购商在价格上谈不拢。顾某说:“我们先后请了四拨人上门,他都觉得开价太低,实在没办法。”后来,厂方一共赔偿胡瑞发1万多元,剩下的猪由他自行销售。
“养殖户不用担心,我们已经找到解决‘黄膘’的办法了。”米国成说,出现“黄膘”问题后,厂方几乎天天在厂里杀猪,已多次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饲料中的大料(包括玉米、豆粕等,在饲料中占96%)没有问题,应该是预混料(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在饲料中占4%)有产生“黄膘”肉的嫌疑。为了杜绝“黄膘”现象,厂方决定与国内知名饲料品牌合作,在预混料方面,采用对方的工艺。“我们很有信心摆脱‘黄膘’阴影。”米国成说。
责任编辑: